常金花 (山西藥科職業(yè)學院)
怎樣把歌唱的更好,是每個聲樂學習者經常提問的問題,尤其對初學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對聲樂初學者而言,沒有老師的悉心教誨,完全靠自己琢磨學習,想要取得很大的成就和成功,實現(xiàn)的可能性極小。因此,要想唱好歌,先要拜好老師,學好方法。
要想成為實力派歌唱家,就應該在零基礎學唱歌的時候,找到好老師,認真學習歌唱呼吸的相關內容,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達到實力派歌唱家的水平和層次;反之亦同。如果最初學習歌唱時沒有學對,就很可能與成功絕緣,更不可能成為實力派歌唱家了。試想在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如“梗脖子”或者“用力挺胸”;或者多個問題同時存在,那么歌唱活動就會變成一種“活受罪”,無論多么努力,歌唱事業(yè)也就會與成功徹底絕緣。再如:要建立一個“放下唱”概念,但是如果沒有老師的正確指導,在“調身調心”各個方面做不到位,不能真正實現(xiàn)“氣息放下和聲音放下”和“把心放到肚子里”,就很難找到“放下唱”的感覺。所以,要想把歌唱好,首先要找到好老師。
好的學習方法是古今中外的歌唱領域專家和學者在實踐中經過不斷探討和研究,逐步探索和總結出來的科學歌唱的方法??此坪唵?、平凡、普通的一條練習,其實一點都不簡單,也絕不平凡和普通,其中蘊含著極其深刻的思想和哲理,涉及到了歌唱姿勢(調身調心)、歌唱心理、歌唱生理等很多方面,雖然一條練習并不能涵蓋聲樂學習思想的全部內容,但是找到好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從練習中領悟到更多的思想和哲理。例如:一流歌唱技術是很多的合理因素構成的,缺一不可。在哲學上叫做“一果多因”,或者叫做“多因一果”。我們常說“拳打千遍,其意自現(xiàn)”和“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的意思就是不斷地在實踐和理論的過程中有所思考,才能對事物的深刻本質極其規(guī)律有所把握,即所謂“得道”。在聲樂學習原則中特意將“持之以恒”和“行成于思”排列在一起,就是試圖在聲樂學習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思考,對準方法,特別是對很多方法、細節(jié)和問題的思考?!凹毠?jié)決定成敗”的意思就是一流的歌唱水平是由很多方法逐步練成的。如果在認知上出了差錯,往往會因為“一念之差,而導致滿盤皆輸”。這樣,多聽,多看,多思考,就成為專業(yè)歌唱家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
一些歌唱者經常說,老了唱不動了,事實上真有一大批學習聲樂的人在20歲、30歲、40歲甚至更早就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聲樂唱歌,難道真的是因為老了嗎?人人熟知的郭蘭英己90高齡,依然活躍在大舞臺歌唱《我的祖國》這樣的經典作品,76歲的李谷一老師在《經典詠流傳》身著二十米長的演出服演唱經典作品《卜算子·詠梅》,在場的觀眾稱贊叫好,2019年10位“80”后歌唱家的演唱會,觀眾反應強烈,拍案叫絕,尤其是于淑珍老師唱的《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比她當年還好,這足以證明,年齡不是唯一原因,唱不了也不是年齡問題,對聲樂初學者來說,掌握好的歌唱理論和方法,至關重要。
“唱好歌曲”絕對不是一句空話!這要經過系統(tǒng)學習聲樂的一系列知識與內容,掌握歌唱的技巧和技能。
在歌唱技術構成中主要有姿勢、呼吸、發(fā)聲、咬字、共鳴等幾個方面,此外,還要把握歌唱心理、藝術修養(yǎng)、作品理解、風格等多個方面。
這里“調身”指的是肩要自然放松、胸要微含、背要稍微彎曲、頸要微縮、腰要挺直、腹要繃緊、臀要微翹等各個器官各歸其位。“調心”指的是心要真正放到肚子里,松開心,做到心花怒放、容光煥發(fā)、雙目炯炯有神,盡量提高大腦的興奮性,這里最的忌諱是心理緊張,如果歌唱心理上出現(xiàn)了“提心吊膽”、“忐忑”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哪怕是一個與緊張相關的心理問題都足以讓你與成功失之交臂。所以,作為初學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無論是練聲還是歌唱作品,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個腳印,先從低聲區(qū)開始習唱,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高音“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在技術上做到“高音低唱”,也可理解為發(fā)音技術動作上的“乾坤大挪移”,當聽到一流歌唱家高音部分特別亮堂、特別穩(wěn)的時候,其實是因為他們的高音是在下面放著的,這也是氣息放下來,聲音放下來的最佳理由,所以,聲樂初學者要重視“高音低唱”的原則。
當然,歌唱的目的是好聽,賞心悅目,這就要求在平時練習過程中能夠正確做出自我評價,這個評價標準是舒服不舒服?自在不自在?自由不自由?如果在天賦音域內(包括練習音域的最高音),出現(xiàn)不舒服、不自在、不自由的情況時就說明不對了,要找出問題的原因并努力去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取得真正的進步。
作為初學者,只有真正掌握了發(fā)聲的基本行為模式,認認真真地反復習練有關內容,就會發(fā)現(xiàn)聲樂學科既深不可測又奧妙無窮,就會對聲樂學科有更多的理論認知和實踐體驗;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即找到自身能力的“成長感”,原來許多做不到的事情,能做到了;原來許多做不好的事情,能做好了。
怎樣在歌唱中得心應手,熟練應用技巧呢?聲樂學習本身是一項實踐性極強的項目,業(yè)精于勤。所以,聲樂初學者不僅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還要下大力氣去揣摩、體會、練習。古人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歌唱家劉秉義老師、李光曦老師、龔琳娜老師他們都曾談到自己每天多忙都要抽出一點時間練聲,只有不斷地日復一日,春去冬來持之以恒下功夫去練習,才能取得進步。行成于思,要想精益求精,還要勤于思考,花費必要的時間去研究它、掌握它。同時博采眾長,不斷的向業(yè)內優(yōu)秀的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學習一切有益的知識和經驗,打造最好的自己。在曲目積累方面,早期最好先以20—30首為基礎,力求唱好、唱對,精益求精!然后再適當?shù)臄U展10到8首曲目即可。擴大練唱曲目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多中選好,好中選優(yōu)。曲目積累方面不宜貪多,而在于求精、求絕,因為,開一次演唱會,也不過唱15—16首曲目而已。同時,在學習中還要貫徹“學而常習之”和“溫故可以知新”的教育理念,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掌握方法和技巧之后,要想把歌唱好,在舞臺上得心應手,還必須把歌唱前的準備工作做好。
就歌詞而言,要熟練理解歌詞。歌詞不僅要反復讀唱,背誦,熟練,逐步從機械記憶到隨口而出,達到不會錯詞、忘詞的程度;同時,要對歌詞內容揣摩、分析、理解,善于感受、體驗歌曲的情感,做到情意結合,完美統(tǒng)一。就樂譜而言,要保證歌曲的視練時間。樂譜有的地方簡單,有的地方復雜,所以,要留出充裕的視練時間,一遍又一遍視唱樂譜,把音準、節(jié)奏、速度等有機統(tǒng)一起來,達到完美和諧。就練習的方式而言,要多進行公開練習。為減少歌唱的緊張程度,平時應多請家人、同學、同行、同事、朋友、老師等聽自己練習演唱,鍛煉自己展現(xiàn)自我的能力。
首先,在歌唱作品時,先要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問題。從整個歌曲中找出其中的難點,從某個字、某個音、某個行腔等出發(fā),逐字逐句一步一步地加以解決,做到準確無誤。其次,在苦練技能技巧的基礎上,克服自己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在歌唱表演中,要高度注意因心理緊張而引起的聲音出不來、高音上不去等問題。
首先,為減少緊張,不管歌曲練到那種程度,在上臺演唱之前,要集中精力,像實際演唱一樣,小聲地把歌曲在腦海里靜過一遍,以便發(fā)揮出最好的水平。其次,平時要培養(yǎng)愛一切美好事物的良好情感,這樣在實際演唱時就會不自覺地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投入真情實感,并把它恰當?shù)剡\用到自己的舞臺實踐中去,放飛自我,取得以情帶聲、以聲感人、聲情并茂的演出效果。
總之,把歌唱好,不會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聲樂初學者應該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克服投機取巧的做法,切忌浮躁、自傲,認真分析總結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逐步掌握聲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盡快達到歌唱理想的路,即化復雜為簡單,怎么樣能簡單化,往往是要博釆眾長,與其他藝術融合在一起,而博釆眾長只是基礎,還不是至簡,而是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