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荷葉,又稱蓮花莖、蓮莖。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自生或栽培于池塘、水田內(nèi),主要產(chǎn)于我國南北各省區(qū)。夏、秋二季采收,鮮用或曬至七八成干時,除去葉柄,折成半圓形或折扇形,干燥備用。
《本草綱目》中對荷葉的功效描述為:“生發(fā)元氣,裨助脾胃,澀精濁,散瘀血,消水腫、癰腫,發(fā)痘瘡,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產(chǎn)后惡血、損傷敗血?!薄冬F(xiàn)代實用中藥》言其:“用于婦人慢性子宮炎,赤白帶下,男子遺精或夜尿證;又為解毒藥?!敝嗅t(yī)學(xué)認為,荷葉性味苦、平,無毒,歸心、肝、脾經(jīng)。有清熱解暑、升發(fā)清陽、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暑濕及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鮮荷葉具有解暑、清熱、利濕等作用。經(jīng)過炮制后的荷葉具有降血脂、升陽發(fā)散、助脾開胃等作用。荷葉炭收澀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出血癥及產(chǎn)后血暈。
荷葉藥食兼用,療疾保健,驗方頗多,現(xiàn)介紹幾款簡便效佳的藥膳如下。請在中醫(yī)師指導(dǎo)下使用。
荷葉9克(鮮品30克),干銀耳15克,百合6克,冰糖適量(可不用)。將荷葉用紗布包裝好;百合洗凈;銀耳用清水泡發(fā),去蒂,撕成小片。同入鍋中,加入4~5碗清水,大火煮沸,轉(zhuǎn)小火再煮30分鐘左右,撈出荷葉包,放入冰糖,略煮即成。分2次早晚溫熱食用,每天1劑。此羹有清熱去濕、降脂減肥、通利二便的功效。適用于胃腸燥熱、煩渴欲飲、大小便不利等。注意體瘦氣血虛弱、脾胃虛寒、食少泄瀉者慎用。
鮮荷葉1張,玉米須30克,粳米100克,冰糖2小匙。將鮮荷葉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玉米須洗凈,分別用紗布包好;粳米淘凈。一起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煮至米爛成粥,放入冰糖,融化即成。撈出荷葉、玉米須包,早晚佐餐溫熱服食,每日1劑。此粥有滋陰補腎、清肝利膽、明目活血的作用。適用于暑熱致頭昏腦脹、頭痛眩暈、胸悶煩渴、小便短赤及高脂血癥、肥胖癥等。
鮮嫩荷葉芽3個(帶嫩莖亦可),雞蛋2~3個,蔥、鹽、十三香粉、油各適量。將新鮮荷葉嫩芽洗凈,切成細絲。鍋里加水燒開,放入荷葉絲焯燙1分鐘,撈出控干水分。將雞蛋磕入碗中,放入鹽、十三香粉一起打散。鍋中放點油,加熱后,放入蔥花,小火炸一下,加入荷葉絲及少許鹽,翻炒1分鐘,再均勻地倒入雞蛋液,翻炒2分鐘左右,至蛋液凝固,即可裝盤佐餐食用,亦可早晚分食。每日1劑。此菜有滋陰潤燥、健腦益智、補血養(yǎng)肝的作用。適用于暑熱煩渴、頭痛眩暈、咽喉腫痛、食少腹脹、損傷瘀血等。
鮮荷葉50克,鮮山楂30克(干品12克),香蕉2個,冰糖30克。將荷葉洗凈切碎,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口;鮮山楂洗凈切片;香蕉去皮,切3厘米長的段;冰糖打碎。以上材料同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后,轉(zhuǎn)中火再煮20分鐘左右即成。撈出荷葉包,溫熱服食,亦可早晚分食,每日1劑。此湯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降壓降脂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泄瀉,肉食積滯,因瘀血、暑濕所致頭痛,高血壓,高血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