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婦幼保健院,云南 鳳慶,675900)
孕產婦產后出血是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因,其發(fā)病率約在2%~3%之間。而誘發(fā)產后出血的因素較多,大部分是由于子宮收縮乏力。而在孕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治療上,子宮按摩、肛塞米索前列醇治療效果均較差,研究證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效果理想[1]。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30例孕產婦產后出血3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由于子宮收縮乏力所導致的產后出血3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最小19歲,最大 42歲,平均年齡(30.2±2.1)歲,妊娠 37~39周,平均妊娠(38.3±2.1);初產婦24例,經產婦6例;終止妊娠方式方面,剖宮產18例,正常陰道分娩12例。產婦妊娠期高血壓4例,雙胎妊娠4例及羊水過多2例。分娩后,產婦24h內陰道出血或剖宮產術中出血超過500ml。陰道出血或剖宮產手術出血原因排除軟產道損傷、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礙,且經子宮按摩、肛塞米索前列醇治療等均無效果。
1.2 方法患者產后出血后,給予子宮按摩、肛塞米索前列醇及縮宮素注射治療均無效,因此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20111092)[2]。產婦分娩后,取臀深部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治療,對于剖宮產者將藥物注射于宮體,間隔15min~90min注射,將總劑量控制在2mg以內[3]。
1.3 療效評價本研究治療效果分三級,顯效:單次注射治療15min后產婦子宮收縮,陰道出血量顯著減少;有效:單次注射治療半小時后子宮收縮癥狀有所改善,陰道出血減少;無效:經治療子宮收縮未改善或加重[4]。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率(%)形式表示。
2.1 臨床治療情況本研究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治療顯效,顯效率為93.3(28/30),有效2例,有效率為6.7%(2/30)。其中,顯效患者單次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5min后子宮均明顯收縮,陰道出血量明顯減少。而治療有效的患者單次注射30min后子宮收縮癥狀改善,陰道出血量減少。
2.2 治療不良反應情況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輕度胃腸道反應者8例,出現(xiàn)臉面潮紅者3例,出現(xiàn)輕度胸悶者2例,出現(xiàn)心率加快者1例?;颊叱霈F(xiàn)不良反應后均未給予對癥治療,停藥1d后所有癥狀均緩解。
孕產婦分娩后會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產后出血是孕產婦分娩后常見和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據相關研究結論,在孕產婦分娩后,發(fā)生產后出血孕產婦約占全部孕產婦比例的2%~3%,屬于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并發(fā)癥。在臨床上,導致孕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損傷、凝血功能障礙和胎盤因素等,而子宮收縮乏力是導致孕產婦產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5]。同時,如果孕產婦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壓及巨大兒時,產后出血的危險性較高。因此,如果分娩前給予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可降低產后出血發(fā)生率。
在子宮按摩、縮宮素注射治療后經常效果不佳,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屬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種類之一,其含有天然前列腺素,這種藥物生物活性強及半衰期長的特點,可通過刺激妊娠平滑肌收縮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充分發(fā)揮止血作用,因此由于子宮收縮乏力而導致的產后出血可給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可收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上,產后出血多發(fā)生于分娩后2h內,且出血較多者出血量較多,會對產婦生命構成威脅,導致其發(fā)生休克,處于休克狀態(tài)。如果對產后出血的處理不及時、效果不佳,則可能會帶來出乎意料的后果。因此,在臨床處理產后出血時,應當鎮(zhèn)靜果斷,觀察和準確確定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性質,并分析出血的原因,針對病因做出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處理和治療。
本研究給予產后出血的孕產婦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30例患者中,28例患者治療顯效,顯效率為93.3(28/30),有效2例,有效率為6.7%(2/30);治療過程中,雖然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包括出現(xiàn)輕度胃腸道反應者8例、臉面潮紅者3例、輕度胸悶者2例及心率加快者1例,但停藥1d后癥狀均緩解消失,說明治療的效果極為理想。
綜上所述,孕產婦產后出血是常見并發(fā)癥和高發(fā)并發(fā)癥,對母嬰安全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產婦有不良影響,如果病情嚴重,則可能對孕產婦生命安全構成威脅。本研究認為,給予產后出血的孕產婦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可短時間內改善子宮收縮乏力癥狀,明顯減少陰道出血量,對產婦體力恢復、預后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