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三盛玉鎮(zhèn)中心小學 閆 健
小學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的重要科目,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過“愉快教學”的思想。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逼湟馑际钦f喜歡學習而且善于學習的人學習效果會很好,但是樂于學習的人學習效果會更好。在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學生的需求,我們要在教學上有所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在課堂上讓學生做到真正的“樂學”。教師要注意在平常的教學中,在提升教學技能的同時增加課堂趣味性。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影響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例如: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方式單一、枯燥,以“灌輸式”為主,整個閱讀教學氛圍死氣沉沉,毫無趣味性可言。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教學質量和效率想得以有效提升就是難上加難。
“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由此可以證明,學生課內知識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仍然需要課外知識的延伸。人文、藝術、科學等方方面面,對學生的審美發(fā)展與素質完善起著重要作用。許多教師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夠熟練,對于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應用較少,那么教學中的課外延伸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長此以往,學生局限于課內知識的學習,語文綜合能力無法提高。
在小學語文中,作文占很大一部分分值,所以作文教學是一項重點,而現階段,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都不夠成熟,在思維方面有所欠缺,寫作時大多是生搬硬套、語句堆砌,有的雖然辭藻華麗,但毫無內容可言,缺乏真實情感。有的小學生寫日記,如同流水賬一般,沒有新穎題材,記錄的生活瑣事,在日記中更顯枯燥乏味。
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在45 分鐘的有限時間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要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有所創(chuàng)新。積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打造趣味化課堂迫在眉睫,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的氛圍更活躍。以下通過閱讀、詩詞、寫作等多方面,積極探討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策略與方法。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詩詞的培養(yǎng)。以詩會友,就是設置一些詩詞鑒賞大賽、詩詞pk 大賽等,在課上模擬《中華好詩詞》的比賽規(guī)則,設置比賽獎品,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既學習了詩詞文化,又提高了文學素養(yǎng)。在語文課程上,語文古詩詞以及文言文比例都大有增加,教師在教授古詩詞的過程中,應要求學生在理解詩詞含義的基礎上能夠熟練背誦。以《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為例,講授一下課程重點、首先讓學生課前預習,標出生字音節(jié),查閱作者創(chuàng)作的背景。初讀一遍詩詞,再全班朗讀一遍。然后教師從上闋開始講起,抽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其如何停頓、讀重音等,讀出詞所描寫的磅礴畫面。接著再解析句子、手法的運用等,如上闋的寓情于景,敲重點,注意積累。教師講授課程時,切勿一味地灌輸知識,應適當地引導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學習,是在學到知識以后,能夠學以致用。“習”字最初的解釋中是小鳥學習飛翔,不斷地拍打翅膀練習。學習要見習、練習、溫習,才能背誦、默寫,這些都是基礎應用。所以,對整篇詞的掌握,在語境下學會運用是經??疾榈闹攸c。以默寫形式出題是不太常見的,詩詞往往結合語境,在不同語境下運用,才會達到了真正的語文教學效果。你在看到江南美景時,脫口而出的不是“哇,好美啊”,而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看到池塘荷花時,脫口引用的是楊萬里筆下的西湖“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其次還要注意課外詩詞的積累,拓展課外知識,提高文學素養(yǎng)。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漸漸走進了教育課堂,成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有效方法。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對于語文科目認識更加深刻,對于語文學習更加感興趣,開辟語文學習的新路徑。例如: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進行動畫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色彩鮮艷的動畫與形象豐富的人物對于他們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眼球,就要以學生為主體,投其所好,設計出更加有趣的教學動畫。例如:教師可以用PPT 設計出“鯉魚躍龍門”的幻燈片,來教授學生“l(fā)ǐ” “yú”“ yuè”的整體音節(jié),形象生動的圖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對拼音的認識和拼讀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借用流行的動畫人物,如小豬佩奇等,對幻燈片進行一些創(chuàng)設。還可以創(chuàng)建一些豐富有趣的多媒體游戲,幫助學生記憶與鞏固知識,如“青蛙跳荷葉”小游戲,學生在準確發(fā)音荷葉上的聲母、音節(jié)時,小青蛙就可以向前跳躍一步,可以進行趣味比賽,用時最短,完成跳躍目標的可以贏得最終的勝利。將這樣的益智小游戲與教學相結合,有助于學生復習課堂內容,提升多媒體教學效果。為避免固有知識的重復化,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例如:教師在做課件PPT 的時候,可以多借助于動畫。這類似于一款學習APP——樂樂課堂,這款軟件,就運用了動畫教學的模式,富有趣味性,講課的側重點詳略非常恰當,一小節(jié)大概五六分鐘的時間,而且包含課程總結,既不會太短,讓學生覺得一概而過,也不會太長,顯得冗雜,提升了教學效果。
語文能力的提高,可以實現與其他科目的有效交流,拓展學生的文化內涵。而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課堂形式,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活潑,更現代化。
我國小學的閱讀課本,都是編者依據小學生年齡階段以及心理方面需求進行撰寫的,貼合學生的需求。因此,在日常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課外閱讀課,例如每周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程,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在閱讀的同時,倡導學生記筆記,摘錄一些好詞好句豐富以后的寫作素材。在習作練習過程中,學生完成得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分析,解剖寫作技巧,或者利用其他的優(yōu)秀作文,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可以使其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夠達到技巧的遷移,讓技巧為自己所用。每周也可以設定習作交流課,分組交流自己小組中比較優(yōu)秀的文章,還可以設定主題班會,摘取社會、學校熱點進行交流,鼓勵學生自己組織,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作家余秋雨曾說過寫作的功用:“你要創(chuàng)作這個世界上未曾有過的思想火花。你要點燃它,久而久之,當你擁有更多的知識之后,你就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思考者。”他認為寫作有幫助思考的作用,我認為寫作可以把零碎、粗糙的信息,加以組合、裁剪要為精美的作品,給予后人啟迪,引人深思,豐富自己,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也為他人提供參照與啟示,利于他人,又利于自己。
總之,現在教育改革的新課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要發(fā)現該年齡段學生的興趣,以此為切入點,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識,實現合理、高效教學。真正的教育是引發(fā)學生去學習,具備獨立學習與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讓教育改革流于表面形式。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隨著教育的時代潮流,不斷地改進教育方案,找到讓學生喜歡的樂趣課堂,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