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有人提出取消考試。難道“素質教育”就是沒有考試的教育?考試,能反映學生一階段知識的掌握情況,檢驗該階段學生學習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考試的情況查漏補缺,及時幫助學生補習未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一份高質量的試卷更是能激發(fā)學生考試的興趣,使學生主觀上喜愛考試,從而促進其自身的學習。因此,考試不僅是評價學生的重要手段,更是輔助和促進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一份高質量的小學英語試卷命題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命題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理念、體現(xiàn)教學重難點
小學英語試卷的命題要充分體現(xiàn)、貫徹新課標相關精神?!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不應把脫離語境的單純辨音題作為考試內容?!比欢?,我們的小學英語試卷,不管是平時的小練習還是期末考試,筆試部分的第一題基本是“辨音題”。幾十年來,樂此不疲。不知“考倒”了多少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1:選出畫線部分讀音與其余三個不同的單詞。
(? ?)1.A. football? B. school? C. look? ? ? D. good
(? ?)2.A. liked? B. helped? C. watched? ?D. listened
例1中第一小題考的是學生對長短音的區(qū)分,第二小題考的是對規(guī)則動詞過去式末尾ed的發(fā)音。這是典型的單純辨音題,對于小學生來講,枯燥,困難。實在是“為難”他們了。建議小學階段在還沒有涉及音標教學的情況下,盡量避免類似的試題。除了單純的語音題,語法題也緊跟其后。如:
例2:按要求寫單詞。
finish(第三人稱單數)________
sun(形容詞)_______________
three(序數詞)____________
meet(過去式)_____________
例2中,有要求寫第三人稱單數的,有要求寫過去式的,還有要求詞形變換的等等,看似考得很扎實,涵蓋了小學英語的基礎知識,實則考的都是單純的語法。類似的試題嚴重違背了新課標“筆試應避免單純語法知識題;增加具有語境的應用型試題”這一精神。盡管這些題教師教了學生也能寫出來,但完全是教師“填鴨式”教學,學生“死記硬背”的結果。
一份成功的英語試卷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會起到積極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反之,一份不好的英語試卷會嚴重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甚至令教師的課堂教學發(fā)生改變。為了迎合考試,提高所謂的“教學質量”,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剛“活躍”一點的小學英語課堂又回到了幾十年前枯燥沉悶的語法講解,課堂上充斥著語法味、考試味,說說、唱唱、演演成了評優(yōu)課、公開課的專利。像這樣的英語教學,談何感知,談何體驗,又談何興趣?有的教師甚至只教學單詞、句型和課文這幾部分,單元內后面的鞏固拓展板塊(如趣味閱讀、歌曲、小詩之類)被認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為無論是考試題型還是考試內容,均與這些教學內容不沾邊,倒不如多教些語音語法題更實惠。然而,用這樣的“語音和語法講解法”來教學,最大的缺陷就是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和學習,忽視學生語言技能尤其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語法、詞匯、語音的學習與文本脫節(jié),這種沒有語境依托的語言學習,不利于學生正確直接地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維。
既然我們的教材和教法,一改再改,要求“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最終“倡導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讓學生充分的體驗感知英語,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何作為重要評價手段之一的考試卻依然停留在以往的“語法翻譯”階段呢?難怪師生總抱怨“考的和教的不一樣”。從某種程度上講,考試是一根無形的指揮棒,考什么就教什么,如果考試的題型和內容“不變臉”,就算新課標的理念再“新”,教師也不會“理會”。因此,我們所編制的英語試卷只有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才能更好地引導和輔助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命題表述要用兒童化的語言、符合小學生心理年齡特征
大部分試卷往往以“題型陳舊、呆板,名稱嚴肅、冷峻”出現(xiàn)在小學生眼前。例如,5B Unit 1 同步測試:
選出所聽到的內容;聽句子,按照所聽句子的先后給下列句子編號;聽句子,選答案;聽錄音,完成對話;判斷下列單詞畫線部分的讀音是否相同,用T或F表示;翻譯詞組;按要求寫單詞;單項選擇題;句子搭配;根據要求寫句子;根據所給漢語意思,用適當的單詞完成句子;閱讀理解。
判斷正誤,選擇正確的答案,按要求完成……閱讀理解等等這些嚴肅正規(guī)的題目要求令小學生望而卻步,害怕考試。殊不知,我們的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活潑好動,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那些嚴肅呆板、抽象化的試題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會產生厭煩和恐懼心理。在這樣的試題面前,學生只是被動應試,久而久之必然會扼殺他們的考試熱情。小學英語試卷的題目形式一定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活潑,豐富、多樣、多變。題目要求的表述,語言要生動且富有激勵性。例如,改錯題,可以起名叫“火眼金睛”,或“大家來找茬”,然后再用兒童化的語言描述具體做題要求:下面的每個句子中有一處地方錯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再如,聽力判斷,可以起名叫“金耳朵”,聽一聽,找出正確的答案,比一比誰聽得準。另外,整張試卷題型要多樣,可以有畫一畫、涂一涂、圈一圈等。讓學生在閱讀題型后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智慧,引發(fā)其思考,激發(fā)其解題的欲望和興趣,使學生輕松地完成答卷,使考試真正成為學生主動求知的學習過程。
三、結語
不管是作為終結性評價的考試,還是平時學習過程中的測試,始終不是我們教育者的目的,而是輔助教學的手段。我們教師教學都應該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認真編制高質量的小學英語試卷,讓學生樂于考試,考好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