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xué)民生學(xué)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20世紀80年代,經(jīng)濟全球化浪潮席卷而來,推進了大型企業(yè)的國際化進程,也對跨國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項生產(chǎn)活動,本地化必須滿足特定市場產(chǎn)品用戶和政府監(jiān)管部門對語言、文化、法律的特殊要求;本地化不僅是語言和技術(shù)的轉(zhuǎn)換,更是以語言為媒介的文化交際。[1]所謂本地化,泛指“一切分銷全球的產(chǎn)品在進入產(chǎn)品使用地市場時,其宣傳材料及操作手冊適應(yīng)使用地市場語言和文化習慣的過程”[2],游戲本地化在此過程中孕育而生。隨著游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不同語言的游戲版本滿足了多樣化市場和玩家的需求;因此,研究游戲本地化翻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爐石傳說》(Hearthstone)是一款延由美國數(shù)學(xué)教授理查·加菲設(shè)計的萬智牌發(fā)展而來的集換式卡牌游戲,亦即Trading card game,簡稱TCG。暴雪娛樂開發(fā)的這款游戲,采取萬智牌規(guī)則,即玩家通過購買由隨機卡牌構(gòu)成的補充包,收集各種類型的卡牌。玩家通過設(shè)計一定的策略,選取一定數(shù)量的卡牌(30張),構(gòu)建一副符合規(guī)則的套牌,或通過牌組與特定的英雄組合,取得勝利。《爐石傳說》自2014年3月全球同步正式運營以來,獲得多項移動端游戲大獎。除去游戲本身的收集性、策略性和趣味性的吸引因素外,獨具特色的語言內(nèi)容也吸引了大量的玩家。
《爐石傳說》卡牌內(nèi)容包括卡牌名稱、卡牌效果及卡牌描述三個部分。
1.直譯
在對《爐石傳說》漢化翻譯的過程中,直譯是漢化工作人員采用最多的翻譯方式,即對照英文詞組對應(yīng)的翻譯,一般為形容詞與名詞組合的名稱,例如:Questing Explorer(奮進的探險者)、Crazed Alchemist(瘋狂的煉金師)、Elven Archer(精靈弓箭手)、Kindly Grandmother(慈祥的外婆)等。通過直譯的翻譯策略,有效傳達出卡牌原文本信息,保持原文文化特征,使譯文更利于理解和交流。
2.意譯
所謂意譯,就是保持原文內(nèi)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3]在《爐石傳說》中,有些卡牌名稱若是選擇直譯,既啰唆又難以反映名稱的特點;因此在翻譯時,本地化人員采用了意譯的方法。例如:“Power Overwhelming”簡體漢譯本將其譯為“力量的代價”,而臺灣繁體譯本直譯為“壓倒性的力量”,該短語的卡牌效果指的是給友人增加作戰(zhàn)力量,游戲結(jié)束后將結(jié)束其生命。顯然簡體譯本是根據(jù)卡牌效果翻譯更恰當。
又如:“Sleep with the Fishes”簡體漢譯本將其譯為“魚死網(wǎng)破”,臺灣繁體譯本譯為“沉魚落堰”,兩者均采用意譯,既簡潔明了,又迎合了漢語口語的使用習慣,以簡短精巧的四字詞語譯述這一動態(tài)畫面,反而留給受眾更為豐富的想象空間。若采取直譯方式翻譯為“與群魚同眠”,反而會讓受眾對該卡牌指代的內(nèi)容不知所云。
3.音譯
游戲卡牌中出現(xiàn)的人名,在源語境中沒有準確對應(yīng)的表達,這些人名的翻譯大多采用音譯的方法,例如:Valdris Felgorge(瓦迪瑞斯·邪噬)、Gromarsh Hellscream(格羅瑪什·地獄咆哮)、Great Jeffries(了不起的杰弗里斯)、Razorgore the Untamed(狂野的拉佐格爾)等。對于這些人名,目的語文化語境中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表達方式,譯員靈活采用異化的策略,保持原文的異質(zhì)性,采用音譯的方法,既保留翻譯本身的特色,又使其具有可讀性。
卡牌效果(In-hand effect)指在手牌中的卡牌發(fā)生的實際效果(例如打出等)。在漢譯本中,通常采用直譯的翻譯策略,使譯文達到意思準確、文字通順的效果。以個別卡牌中的效果進行翻譯分析,具體示例如下:
例1:
Battlecry:Spend all your Mana.Gain+1/+1 for each mana spent.
譯文:戰(zhàn)吼:消耗你所有的法力值,每消耗一點法力值,便獲得+1/+1。
從構(gòu)詞法的角度看,Battlecry是“battle”與“cry”組合而成的復(fù)合詞,前者體現(xiàn)場景,后者展示效果。游戲中擁有戰(zhàn)吼技能的卡牌,在上場后將立即觸發(fā)效果。因此翻譯時,直接將其譯成戰(zhàn)吼,使該游戲技能的兩種形象同時展現(xiàn)出來,極具畫面感,沖擊力。
例2:
Give a minion Taunt and +2/+2.(+2Attack/+2 Health)
譯文:使一個隨從獲得嘲諷和+2/+2。(+2攻擊力/+2生命值)
此處的“taunt”翻譯為“嘲諷”。從游戲的效果看,這種技能起到“護衛(wèi)、保護”的作用,簡單直譯為“嘲諷”,容易給玩家造成誤解,建議改為“禁衛(wèi)、侍衛(wèi)”,會讓人一目了然。
卡牌的背景描述(flavor text),是在每個隨從被召喚和攻擊的時候出現(xiàn)的臺詞。如flavor這個單詞的意思。這種卡牌文字在游戲中作為一種“調(diào)和劑”,起到幽默娛樂的作用。以下通過對比不同版本卡牌描述的表達方式來分析。
1.雙關(guān)
雙關(guān)(pun)是利用諧音相同、語義不同的條件,使某些詞語和句子在特定的語境中帶有雙重意義,一種是字面意思即本身含義,一種是言外之意。[4]如以下兩處例子:
例1:
卡牌名稱:Bloodsail Corsa
漢譯:血帆海盜
卡牌英文描述:Every pirate uses the same four digits to access Automated Gold Dispensers.It's called the “Pirate's Code”.
簡體漢譯:每個海盜都用相同的四個數(shù)字來打開自動黃金分配裝置。這些數(shù)字被稱為“海盜密碼”。
繁體漢譯:每個海盜都必須用同一組四位數(shù)密碼來設(shè)定保險箱。如此一來,以后找到其他海盜的寶藏才不用猜密密碼?!1I法典
此卡中,code使用了雙關(guān)的修辭,一詞多義,作名詞時既指“密碼”又指“法典”,在簡體漢化的過程中,譯者將code直譯,避免不必要的外國文化聯(lián)想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困擾。而繁體版本的漢化人員在這里使用了“海盜法典”的譯法,是借用了海盜塞亨馬繆爾·羅伯茨創(chuàng)設(shè)的《海盜法典》原型,其中對海盜的部分行為紀律做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諸如按照一定比例原則實現(xiàn)的分贓權(quán)、禁止船上賭博行為等。在此,繁體譯本更多的是出于文化因素,加了注釋“海盜法典”,給讀者閱讀上增添了異族文化的新意象,使翻譯更加具體形象。
例2:
卡牌名稱:Sea Giant
漢譯:海巨人
卡牌英文描述:See?Giant.
簡體漢譯:嗨,巨人!
繁體漢譯:嗨!巨人!
此卡牌中,“sea”與“see”“海”和“嗨”屬于同音雙關(guān),從語言學(xué)詞匯和語音的角度看,二者的字形與音形在翻譯時都極其相似,其意思表達也完全可以實現(xiàn)重合;在表述時,受眾能夠輕松自如地領(lǐng)會其層含義。這種巧妙的語言,以其獨特的幽默讓人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極富吸引力。
2.復(fù)合詞
復(fù)合詞(compound)是指那些由一個以上的詞匯語素構(gòu)成的詞,或者由兩個獨立的詞連接起來構(gòu)成的新詞。[5]如以下示例:
例1:
卡牌名稱:Lightspawn
漢譯:光耀之子
卡牌英文描述:Spawn of the Light?Or Pawn of the Lights?
簡體漢譯:光耀孕育之子嗣,吾等子嗣之光耀。
繁體漢譯:圣光之子?還是圣光的棋子?
Lightspawn 屬于復(fù)合詞,意為“光耀之子”。簡體譯本從語言學(xué)的角度將其譯成文言體,且采用陳述語氣,直接譯出潛在的意思,屬于明顯的歸化;而繁體譯本則采用直譯的方法,讓游戲者自己去尋找答案,激發(fā)其興趣。
3.習語
英語的idiom 一詞語義范圍可大可小,從廣義上說,指一種民族語言中所有的習慣用法和特殊表達方法,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個詞組,還可以是一個句子。[6]詳見如下示例:
例1:
卡牌名稱:Argent Watchman
漢譯:銀色警衛(wèi)
卡牌英文描述:Who argent watches the Argent Watchman?
簡體漢譯:銀色警衛(wèi)負責監(jiān)督,那么誰來監(jiān)督他們呢?
繁體漢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沒有口令沒有動作。
卡牌的說明文字來自拉丁諺語:“Quis custodiet ipsos custodes?”意為“誰來監(jiān)督監(jiān)督者?”簡體譯本直接從拉丁語過渡到漢語,保留了最初的美感和文化特色;而繁體中文則從語言學(xué)的角度,采取直白的陳述句,將意思直接譯出,使得文失去了原文的文化意味。
4.仿擬
仿擬(Parody)是指通過仿照已有的語句文本,通過改造、創(chuàng)造新的語句語段,使讀者在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以新的語言文本引入或創(chuàng)設(shè)的意象與內(nèi)容,對比原有的語言材料,產(chǎn)生具有沖突的或者具有反差的戲劇化形象,使受眾感受到別致的詼諧幽默效果。具體示例如下:
例1:
卡牌名稱:Webweave
漢譯:蛛網(wǎng)
卡牌英文描述:O,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hoping spiders dodge the cleave.
簡體漢譯:毒蛛到死絲方盡。
繁體漢譯:某個不起眼的神秘東方少年所傳授的秘術(shù)。
卡牌的英文描述文字“O,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來自詩人沃特·司各特(Walter Scott)1808年創(chuàng)作的詩歌《瑪密恩》:“Oh,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When first we practise to deceive!”這一部分以仿擬的修辭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漢化組的簡體漢譯活動中,針對原文意象,同樣巧妙地化用了李商隱《無題》中“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一耳熟能詳?shù)脑娋?,將春蠶替換成本情景當中毒蛛這一意象,倍感親切,也使畫面感更加突出,強烈。
分析和研究《爐石傳說》游戲本地化翻譯得的目的,是期望對此后同類型乃至其他類別的游戲軟件本地化活動有所幫助。第一,游戲界面中的某些字體需要進一步美化,建議調(diào)整字體大小、顏色、菜單,并調(diào)整對話框的大小,使字體更清晰、完整;第二,研究表明,某些卡片效果的翻譯效果不理想,翻譯內(nèi)容與原作不同,影響了操作使用,建議重新調(diào)整校對翻譯,讓您玩家更容易理解;第三,游戲軟件可以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這將為中國玩家所接受。
《爐石傳說》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本地化案例;雖然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總體受廣大游戲玩家的喜愛。分析了幾種本地化翻譯策略在《爐石傳說》本地化的應(yīng)用,提出了幾點建議。為了給大眾提供更好的本地化軟件,需要本地化翻譯人員不斷的努力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