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芳
漢字是這個星球最美妙的文字,是中國人民送給世界的一份厚禮。漢字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字,簡約卻意義豐富。漢字是未來世界最有生命力的語言,是世界上唯一傳承至今、仍不曾斷絕的古文字。唯有“東方魔塊”般的漢字,彰顯著旺盛的生命力和無與倫比的魅力。
讓我們走進漢字的前世今生,領略漢字之美。
漢字具有形態(tài)之美。漢字的字體變化演變過程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甲骨文神秘,大小篆古樸,隸書端莊,楷書雋秀,行書玉樹臨風,草書曠世奇美……其形體上的多變,使它顯現(xiàn)山川靈秀。書法大師王羲之的行草,流美飄逸。張旭的狂草,驚世駭俗。四大書法家,各美其美,風格迥異。顏真卿,雄強渾厚;柳公權,英氣逼人;歐陽洵,筆力險峻;趙孟頫,飄逸娟秀。文藝范兒皇帝宋徽宗,獨創(chuàng)瘦金體,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
漢字具有詩意之美。漢字背后蘊藏著中國的社會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每一個漢字都是方方正正的,代表著中國人“內圓外方”的人生哲學,更沿襲了端正的精神。
漢字是尚禮的,人與言合而為信,意思是人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才是誠信?!耙谎跃哦Α薄耙恢Z千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是中國人深植于血脈和骨髓的高尚品德。
《淮南子·本經訓》里寫道:昔者倉頡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傳說漢字造出那一天,老天爺感動得下了一場粟米雨,魑魅魍魎無處遁形,驚恐萬分,嗚嗚大哭。漢字,宛若一束光,照亮文明之前的矇昧與黑暗。
《說文解字》中漢字的主要造字方法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會意字代表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如煙,因火而成煙,濃郁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安,屋里有女人,則生活安穩(wěn),歲月靜好;休,正是勞作之人,樹下乘涼;仙,如人在山巔,臨風獨立;艷,豐富的色彩構架多姿的世界……
每一個漢字,都閃爍著中國人民智慧的光芒;每一個漢字,都孕育著人世間的動人篇章;每一個漢字,都展現(xiàn)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漢字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音調,這樣漢字讀起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鏗鏘有聲。宋詞元曲都是有韻律可以歌唱。平平仄仄仄仄平,陰陽上去中回蕩著慷慨激昂,傾訴著溫婉纏綿。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李清照“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婉約;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奔放;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沉郁;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意,都在這方方正正的文字中,在抑揚頓挫的韻律里,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更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悅耳動聽之聲。
漢字蘊含的音樂美更是妙不可言。
好的文字,一定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去感受文字之美。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边@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潯陽江上賣藝女子彈奏琵琶的曼妙技藝和動人情景。寥寥數(shù)語,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好的文字,是靜止的音樂。王小波說:“文字是用來讀用來聽,不是用來看的?!?/p>
漢字是祖國的文化瑰寶。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