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搭配,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攝影后期專業(yè)課的學習來共同領(lǐng)會色彩的靈動的靈感,以及在平面設計和攝影后期中如何將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又能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意圖。通過學習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的本質(zhì),色彩的模式和色彩的屬性去共同領(lǐng)會有關(guān)于顏色的魅力以及色彩搭配的簡單方法。
關(guān)鍵詞:色彩搭配;色彩屬性;色彩模式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359
首先我們應該來認識一下色彩,色彩應該是我們生活當中接觸最多的一種設計元素,比如大家平時在周末購買一件新衣服,或者看到心儀的小飾品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但是我們平時對于色彩的認識只是基于一些感覺層面的經(jīng)驗之談,沒有對色彩具備理性的認識。
1 色彩的本質(zhì)
首先我們要認識一下色彩的本質(zhì),色彩的本質(zhì)是一種光,而光是電磁波的一部分。其實色彩的本質(zhì)就是光,我們有三種方式可以去看見這些光:第一種是光顏色,光顏色是太陽等光源傳來的光經(jīng)過折射呈現(xiàn)的色彩,比如平時我們所見到的彩虹就是一個絕佳的光源色的例子。第二種叫做透過色,透過色是在光源處覆蓋上一定的色彩所發(fā)出的色光,例如我們平時看到舞臺上的燈光所發(fā)出的五顏六色就讓人會產(chǎn)生一種激情澎湃的感覺,同時我們的電腦電視屏幕也是通過透過色的原理來讓我們看到色彩的。第三種是叫做表面色,這應該是我們見到色彩最多的一個途徑,表面色的是由光線照射到物體的表面反射到人眼內(nèi)的色彩,比如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最常見的就是蘋果,它分為紅蘋果和青蘋果,但是實際上真實的蘋果的表面是沒有任何顏色的。例如在一片黑漆漆的晚上當你走進房間拿起蘋果的時候其實你并不知道它是什么顏色,所以我們之所以能夠辨認到物體的色彩都是因為光的作用,我們看到的顏色本質(zhì)都是光。以上就是我們所講到的三種不同看到色彩的途經(jīng),這三種途徑中的透過色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RGB的色彩模式,而表面色也就是CMYK的色彩模式,這兩種色彩模式也是我們在設計當中最常接觸到的顏色模式。RGB的模式也叫做色光的三原色而CMYK模式叫做色料三原色,也有的把它叫做顏料的三原色。有關(guān)于攝影后期和平面設計的書大多都會講到這兩種色彩模式,對于這兩種色彩模式的學習一定要注意他們之間的相關(guān)性。
首先我們來看RGB的模式,R就是right表示紅色,G是green綠色,B是bule藍色,所以RGB就是紅色加綠色加藍色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成為白色。那么我們來看一下顏色的分別的組合會變成什么樣子。紅色加綠色的時候會看到它變成了黃色,而紅色加藍色就成為品紅,綠色加藍色就成為青色了。因此我們可以說黃色品紅和青色是這三原色的次生色。我們接著說的CMYK的三原色剛好就是RGB的次生色,包括黃色品紅和青色,有的地方也會把品紅叫作洋紅。CMYK這4個字母其中CMY分別也是代表了這三種顏色,C其中代表Cyan青色 ,M代表magenta品紅,Y代表yellow黃色,K比較特殊代表的是黑色。我們知道青色加品紅再加黃色混合而成黑色,而青色加上品紅成為藍色,青色加黃色又變成了綠色,而黃色加品紅又成為紅色,他們的次生色正好又變成了RGB的三原色。因此我們可以說它們是互為因果的關(guān)系,同時這兩種色彩模式之間還有另外一種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接下來我們會通過一個小的實驗來幫助大家體會一下他們的這種關(guān)系。首先在PS中打開一張五顏六色的圖片,進入圖像調(diào)整,找到色彩平衡,色彩平衡這個工具可以幫助我們?nèi)ダ斫馑鼈冎g的一個關(guān)系,我們在調(diào)到紅色慢慢增大的時候青色就慢慢降低,青色變大時紅色也就慢慢的減低了,同樣的到綠色不斷增大增強洋紅就越來越少,洋紅增大的時候綠色也變得越來越少,同樣的黃色慢慢變少,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這兩種色彩模式的關(guān)系是非常緊密的。
2 色彩的屬性
我們平時是怎么樣描述色彩的呢,根據(jù)色彩學的計算色彩的數(shù)目大概有750萬種之多,而我們普通的人眼能分辨出的3000~5000種,但是我們平時能叫出名稱的色彩卻非常的有限,比如一些不同程度的紅色有的人把它叫做大紅色,有的叫薔薇色很好聽,有的叫作夕陽紅還有的叫做西瓜紅,這4種叫法究竟哪一種是合適的應該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根據(jù)每個人的經(jīng)驗差別可以說用語言這一方式來描述色彩這一個方法是很不科學的,于是一個工業(yè)規(guī)格的機構(gòu)把平時常用的色彩進行了統(tǒng)一的命名,他們一共也只命名了269種色彩,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網(wǎng)上了解一下。于是就產(chǎn)生了解決色彩描述困難的方案就是我們今天這里要講到的色彩的三大屬性,這三大屬性分別被我們稱作是色相,純度,和明度。有的時候也把純度叫做飽和度,把明度也叫做亮度。
色彩的三大屬性第1個屬性叫做色相,這是識別色彩最重要的一個屬性,相就是外表,就像每個人的外表才是識別我們彼此的一個外在的屬性一樣,色相也是對色彩比較精準的一個描述,概念為色彩是色調(diào)的變化,是不同強度的光波的一個形成屬性。把色譜簡單的分為360個區(qū)間,每個區(qū)間表示一個色相的話就會產(chǎn)生360個色相,這些色相之間是相互獨立且唯一的。除了色相以外,我們還將認識到兩個色彩的重要的屬性,明度和純度,首先從我們的色相當中選出一個色相,然后將這個色相至于兩個維度之上,橫軸反映的就是該色相的純度的變化,縱軸反映的就是明度的變化,這就是明度跟純度一個直觀的描述。明度是對色彩明亮程度的一個反應,當明度不斷增加的時候色彩就越來越亮,亮到極點的時候是白色,除了黑白灰這些五彩色的色相中本身也自帶了所謂的明度值。比如黃色的明度是最高的而藍紫色的明度最低,這和我們平時在自然中觀察的經(jīng)驗剛好吻合,中午12點的時候太陽的黃色光線會照亮所有的色彩,而到了夜晚整個世界又成了藍紫色。這些生活當中的經(jīng)驗能夠幫我們更好的理解明度是什么,但是一個色彩并不是越明亮就越容易被人看見,這還關(guān)聯(lián)著另一個屬性就是色彩的純度也叫做飽和度,純度反映出色彩的鮮艷程度當一個色彩的純度降低到極點的時候是黑色或者是灰色。在實際設計過程當中這三大色彩屬性不是獨立發(fā)揮作用而是綜合存在的,所以在實際操作時會比較的復雜。但是有了這三大屬性對色彩的一個理性的判斷,大家在配色的時候就比較有把握,可以通過ps里的色相,飽和度這個工具來體會他們共同的一個作用。
3 色彩的搭配
學習了色彩的本質(zhì)和色彩的屬性以后就可以用非常理性的方式去看待色彩了,但是理性的知識只是一個起點接下來我們還將慢慢的體會到色彩的一種琢磨不定難以把握的特點,這可以說也是我們學習配色的一個目的。色彩之所以發(fā)揮作用其實并不是由于它的三大屬性,而是我們?nèi)祟惛鶕?jù)自身的經(jīng)驗和心理聯(lián)想而給色彩賦予的心里的意義,比如說我們都知道火焰是紅色的,因此紅色就跟火這個概念產(chǎn)生一定的聯(lián)系,當我們看到紅色就能聯(lián)想到火從而產(chǎn)生了一種熱的感覺。同樣由于我們把藍色與冰川或海洋聯(lián)系起來,我們看到藍色也就聯(lián)系到了水的涼意因此我們就可以說紅色是暖色而藍色是冷色,這是色彩其中一個性質(zhì)叫做色溫,生活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空調(diào),大可以留意我們所購買的空調(diào)顏色幾乎都是白的或者淡藍色,但是從來沒有見過紅色的空調(diào),就是因為白色和藍色這些冷色系色彩會讓大家聯(lián)想到?jīng)鏊鶕?jù)色環(huán)上的色彩的分布大家可以看到左邊的是暖色系而右邊的是冷色系,我們簡單的可以說暖色系當中的橙色,紅色和黃色都屬于暖色,然后右邊的藍色是屬于冷色的,也有人說綠色和紫色這兩個顏色也屬于冷色,在不同的色彩搭配的情況下它們是可冷可暖的,一般來說暖色系的色彩會被認為是提高血壓,心跳次數(shù),然后增加食欲。冷色系的色彩剛好相反讓人產(chǎn)生一種平靜和冷靜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我們根據(jù)設計的目標指向的不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冷暖搭配的方案,可以說色溫應該是色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zhì),實際上不同的色彩還會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的差異,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色彩的重量感,可以把這個叫做色彩的一種通感的作用,你看到色彩雖然是眼睛看到的但是它會給你帶來其他感官上的感受,一般來說明度較高的顏色會顯得比較輕而明度較低的顏色會顯得比較重。
還有一個色彩的性質(zhì)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叫做前進與后退,色彩的前進與后退通常可以幫助大家在配色的時候營造出一種空間感,通過它的前進和后退的一個對比可以在平面上營造出立體的一種效果,一般來說明度較高純度也較高的顏色是比較靠前的,而相反就靠后了。一般來說暖色系是前進色而冷色性是后退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配色的舉例中前進色都是屬于暖色系同時明度和純度都較高,大家也可以從直觀的視覺上可以感受得到他們的一個空間的位置,還有一個也是比較重要的色彩的性質(zhì)就是華麗與素樸,這個也是視覺上很容易看出來的,華麗的顏色首先這樣的配色他的色相的差距會比較大,都是屬于高飽和度高純度的色彩,而素樸的顏色相對來說純度較低,可以說純度是決定華麗與素樸的一個關(guān)鍵,梵高的向日葵是一個印象派的繪畫作品,他就是一個非常絕佳的大量利用前進色和暖色來表現(xiàn)強盛生命力的例子,讓觀者感受到一種強盛的生命力。色彩的性質(zhì)看似非常的復雜但是實際上因為色彩大部分還屬于感受的領(lǐng)域,所以希望大家就是不要太執(zhí)著在邏輯的范圍,應該多多的訓練自己的色感也很重要。色感就是對色彩的敏感程度,看到一個色彩的時候要去仔細的體會它帶給你的是什么樣的一種心理感受,比如它是冷色還是暖色,是輕還是重,深沉還是活潑。這樣就會慢慢的提高對色彩的一種感知。
管理色彩采用的工具是色輪,色輪可以清晰的展示出色彩與色彩的關(guān)系,通過色輪我們就知道每一種色彩都是由哪兩種色彩混合而成的,清晰地知道色彩間的關(guān)系那么掌握配色將會非常的容易,在配色的時候很多初學設計師都是根據(jù)感覺或者根據(jù)一種經(jīng)驗進行選擇配色,如果不行再換一種色彩這種做法的弊端是你的配色將會沒有進步的空間,所以先在色輪中根據(jù)色彩間的關(guān)系進行配色是有效又持續(xù)的配色的方法,例如我們看到有三種主要的色彩間的關(guān)系,第1種叫做互補色,就是色環(huán)上互為180度的兩個顏色,比如綠色跟洋紅色互補色的顏色搭配非常強烈,因此大家在運用互補色配色的時候要注意它們之間的這種強對比而不要造成顏色的混亂。第2組比較重要的色彩關(guān)系就是對比色,色輪上互為120度的三個顏色叫做對比色,對比色的關(guān)系就較為平衡溫和一點。最后一個我們要講到的是鄰近色,鄰近色是色輪上位置彼此靠近的顏色,色彩非常的和諧搭配在一起也不會顯得突兀,但是稍微比較平淡。
4 結(jié)論
我們的色彩秩序只是對配色規(guī)律的一個簡單的總結(jié),在實際的配色中遇到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不要把色彩往一個公式當中去硬套,這樣才能給我們的配色更多的發(fā)揮空間。通過對色彩的角色的定義,你才可以知道你的配色過程接下來對于色彩的明度,飽和度以及面積位置等安排是怎么樣的,角色越多配色就越顯得復雜但是復雜只是從知識的層面來理解,如果跳出知識的框架用心感受色彩的碰撞一定會來的不同的效果,這也將會是很簡單的一個關(guān)于色彩的游戲。
參考文獻
[1]李膺民.高校美術(shù)教學中色彩心理的應用策略[J].長江叢刊,2020(22):56-57.
[2]張旭.分析平面設計構(gòu)建當中的藝術(shù)色彩構(gòu)思[J].美術(shù)大觀,2014(07):130.
[3]田海燕.平面設計中色彩的搭配方法探討[J].藝術(shù)科技,2018,31(09):181.
作者簡介
胡靈峰(1992-),男,漢族,浙江湖州人,本科,黨員,畢業(yè)于浙江農(nóng)林大學攝影系,2015年至今在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擔任攝影專業(yè)教師,主要擔任攝影基礎(chǔ),婚紗攝影等專業(yè)課程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