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夢沁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知識型社會,為了改善教學水平,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幼兒園教學相結合,并且分析出影響幼兒教育的因素,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以實現教學目標。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幫助教師了解幼兒
幼兒身心未發(fā)育成熟,擁有不完善的觀念意識和不完善的知識體系結構。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互聯系,符合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也符合教育教學目標,兩者教育模式相輔相成并且相互影響。
(二)有利于推動課堂的教育教學工作
幼兒園開展幼兒教學工作的傳統方法是首先設立課程,其次安排教師上課傳授知識。將心理健康與幼兒園教學工作整合是一種新形式的教學推廣模式,幼兒在這種模式下改良自身不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與教師能夠以朋友的關系進行溝通。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
(一)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對幼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師的工作,也是家長的工作。因為幼兒在家里的時間很長,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家長不能按照傳統的教育模式,僅僅培養(yǎng)孩子的成績,而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調查表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與家庭內部情況有很大的關系。如果父母間的關系緊張,氣氛不融洽,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心理??梢姡H子關系的融洽程度對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也具有重要影響。
(二)學校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校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引導者,發(fā)揮著推動心理健康教學的作用。首先,針對教師的意識來說,部分教師不重視發(fā)展心理健康教學模式,認為心理健康教學對培養(yǎng)幼兒綜合素質作用不大。在這種錯誤的認知情況下,教學逐漸走向過程形式化。其次,針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來說,部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師不具備實踐教學能力。一些教師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設計不合理,幼兒園學科和心理健康教學在課程上的結合程度不高,課內教學的內容不夠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程度不高。最后,沒有完善的教學目標對幼兒進行硬性要求,應要求他們必須重視心理健康學科的學習。
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
有效方法
(一)建立融洽的父母關系與親子關系
調查表明,在父母關系與親子關系越融洽的家庭中,孩子發(fā)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概率越低,所以建立起融洽的父母關系與親子關系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很大。就父母關系而言,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引導者要樹立好自我形象,建設和諧的家庭氛圍。就親子關系而言,父母應該多與孩子進行互動,父母不可過分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要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進行合理引導,發(fā)現孩子存在心理問題時,采取科學的方法及時解決問題,加強溝通交流,多與孩子談心,多與孩子互動。
(二)實現幼兒園課程和心理健康教學的整合
針對幼兒園學科教學和心理健康教學結合程度不高的問題,教師要將兩者進行聯系教學。課堂教學是幼兒園教學工作的核心場合,以往的課堂教學內容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容。為了培養(yǎng)幼兒高尚的情操,教師需要對課堂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
(三)在實際生活上實現心理健康教學的優(yōu)越性
針對幼兒來說,心理健康教學模塊離不開日常生活,為了確保心理教育工作的開展,教師應該將教育工作與生活實際很好結合,幫助幼兒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日常的生活經驗給心理健康教學工作提供教學素材,豐富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的工作內容。例如在《兒童性別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分析教學目的,讓幼兒在簡單輕松的氛圍中樹立正確的性別角色模范,如果在幼兒熟悉的場景下進行教學活動,幼兒內心的排斥心理會減少,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加強家校合作,豐富家庭教育途徑
家校合作的策略是幼兒園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改革,家校合作可以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合作用,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家長可與教師進行實時的交流,可以通過微信、QQ等實時通信軟件進行。家校合作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實現資源高效整合,讓資源更加立體化和高效化?,F代化的家校合作途徑比傳統的家校合作途徑更具有靈活性、實時性和高效性,精確化教育需求和個性化定制對于每位幼兒的不同服務,有利于解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問題。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現代社會的發(fā)展,也符合教育教學目標。教師將兩者工作相結合可以實現人才培育的目標,也可以提高幼兒園教學課堂的效率,進而對推進幼兒園教學工作以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qū)鎮(zhèn)湖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