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娟
【摘 要】 目的:探討小兒秋季腹瀉治療中綜合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方法:以本院為單位,在2019年1-12月間,選取小兒秋季腹瀉患兒9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例,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對照組基于此,實施傳統(tǒng)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11%)與對照組(75.56%)相比較,顯著偏高(P<0.05)。結論:針對小兒秋季腹瀉患兒,通過開展綜合護理干預,能提高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突出。
【關鍵詞】 秋季腹瀉;小兒;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087-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9年1-12月這一階段,選取本院收治的小兒秋季腹瀉患兒,共計90例,將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分組,每組均為45例,對照組患兒中,男25例,女20例,最小年齡7個月,最大40個月,平均年齡(15.7±4.2)個月;最短病程1d,最長7d,平均(2.6±0.7)d。觀察組中,男24例,女21例,最小年齡7個月,最大39個月,平均年齡(15.5±4.1)個月;最短病程1d,最長6d,平均(2.5±0.6)d。兩組年齡、病程等數(shù)據(jù)經(jīng)綜合比對,所存在差異均不突出(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對癥治療,如糾正酸堿失衡、脫水、水電解質紊亂等。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傳統(tǒng)護理,如病房護理、用藥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1)進行嚴格的消毒、隔離,預防發(fā)生交叉感染情況;對體溫變化進行嚴格檢測,針對高溫患兒,在實施降溫的同時,還需做好補水工作,另外,還應將皮膚護理、口腔護理工作做好;對電解質、酸堿平衡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依據(jù)患兒的實際脫水情況,對補液合適與否進行動態(tài)觀察;觀察大便變化,將其性狀、次數(shù)、量、氣味進行觀察與記錄,必要時可進行致病菌培養(yǎng)或大便常規(guī)檢查。(2)做好飲食調節(jié)工作,禁食那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對于母乳喂養(yǎng)者,可在哺乳前,先飲少量溫開水,并在哺乳過程中,將哺乳時間予以縮短;針對人工喂養(yǎng)者,可先進食一些流質類食物,比如牛奶、米湯等,之后加量、變稠;針對嚴重吐瀉患兒,需先讓胃腸道得到一定的休息,也就是先禁食一段時間;當病情有所好轉后,便可將飲食逐漸恢復。(3)針對患兒所出現(xiàn)的各類癥狀,需即刻實施對癥治療,尤其是預防紅臀情況的出現(xiàn),除了要選擇比較合適的尿布外,還需保持床單整潔及衣服干燥,可用溫開水對臀部進行定時清洗,并給予適當按摩,加速血循環(huán);針對已出現(xiàn)尿布皮疹患兒,可先測定大便酸堿度,然后依據(jù)結果選碳酸氫鈉(2~5%)或者硼酸水(3%)進行清洗。(3)針對處于急性期的秋季腹瀉患兒,通常會有精神癥狀出現(xiàn),比如煩躁不安或精神差、害怕等,此時,需給予心理干預,指導患者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當中,并對其進行知識宣教,這有利于患者的整體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2]:如果在72h內(nèi),患兒大便性狀、次數(shù)均恢復正常,即顯效;若在72h內(nèi),癥狀有一定改善,且大便次數(shù)較治療前,有一定減少,性狀好轉,即有效;若72h內(nèi)患兒臨床及大便次數(shù)、性狀等均沒有明顯改善,即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0.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明顯。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1%,相比對照組,顯著偏高(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秋季腹瀉多由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對于年齡在6個月~2歲之間的嬰幼兒,來自母體的抗體呈現(xiàn)出顯著降低,另外,胃腸道還沒有完全發(fā)育,胃腸道抵抗力較弱,免疫功能不足;此時,當病毒侵入小腸絨毛的柱狀上皮細胞,便會造成受累細胞出現(xiàn)脫落、壞死、變性等情況,因而會對小腸造成損傷,使其在回收水分、電解質方面的能力減弱,從而引發(fā)腹瀉[3]。既往臨床多對患兒禁食6~12h,但有報道指出,過長時間的禁食,會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或者是酸堿紊亂,因此,需做到合理飲食?;诓《靖腥镜幕咎攸c,除了要強化隔離,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交叉感染外,還需防止過量或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腸道內(nèi)正常菌群出現(xiàn)失調情況,從而引發(fā)腹瀉。在進行護理時,需要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將秋季腹瀉方面的知識講解于家長,使其對此病有一全面、深入的了解;還要幫助家長養(yǎng)成一個好的衛(wèi)生習慣,做到食物新鮮、食具衛(wèi)生;教育患兒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鼓勵、引導患兒強化身體鍛煉,建議家長母乳喂養(yǎng),且合理喂養(yǎng),改善患兒胃腸功能,強化其疾病抵抗力;如果出現(xiàn)腹瀉情況,需即刻就診,不可擅自用藥。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秋季腹瀉患兒,能夠顯著提高其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珍珍. 小兒秋季腹瀉整體護理干預對患兒癥狀改善的影響[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 6(31):130-131.
[2] 賀青, 葉小麗. 常規(guī)療法加思密達灌腸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 白求恩醫(yī)學雜志, 2017, 10(3):171-173.
[3] 譚君梅, 王會鳳, 潘煥. 中藥貼片經(jīng)皮靶向導入輔治小兒秋季腹瀉臨床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 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19, 033(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