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摘 要:針對2019年1月起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全面實施,在現行預扣安排基礎上對個稅申報及匯算清繳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展開分析探討,并依據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議,為提升企業(yè)匯繳工作效能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新個人所得稅法;扣繳制度;匯算清繳;核算
中圖分類號:F810.42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9-0125-02
引言
為了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及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試行)》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此次個稅改革較前幾次改革舉措眾多。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是勞動收入稅制的革命性變化,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也發(fā)生了根本變化?,F階段,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大部分來自企業(yè)的代扣代繳,個稅新政策的實施對企業(yè)帶來一定的影響。作為一名基層會計人員,筆者對2019年度個稅申報及匯繳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
一、新個稅改革重點分析
(一)調整了稅目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實行的是分類征收原則,即根據不同的收入,分別設置征收項目,采取分別計算、分別征收。改革后,新的個人所得稅的片收項目由原來的11項改為了9項。其中,新建立了綜合所得稅目,把工資收入、勞務收入、稿酬收入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這4項所得全部合并納入綜合征稅范圍,統(tǒng)一稅率、計算方式、征收管理等。
(二)調整了級距
新個稅法優(yōu)化和調整了個人所得稅抵扣標準和稅率,將基本抵扣標準從3 500元/每人每月,調整為5 000元/每人每月,并增加了6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同時,調整了個人所得稅征收的稅幅,對稅率3%、稅率10%、稅率20%的稅幅進行了擴展,擴大了稅率25%的級距。
(三)新增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中,對于特殊的額外扣除是最可變的部分,為了減輕納稅人的負擔,制定了新的減免稅條款。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申報,并由稅務機關審查,對稅務機關審核通過符合條件的兒童教育、納稅人本人繼續(xù)教育、納稅人本人重病醫(yī)療、納稅人本人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需要由納稅人撫養(yǎng)的老人等6種特別額外扣除中的一項或多項,則可以將納稅人的每月應稅收入,扣除額或固定扣除額的減少減輕了納稅人的稅收負擔。
二、個稅申報及匯繳工作出現的問題分析
(一)網絡辦稅渠道
新個稅改革后推出的個人所得稅APP,為納稅人每個月的綜合所得及納稅申報情況給出及時反饋,并提供優(yōu)質、便捷的服務。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了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會計人員在每月匯算結束當月工資,進入個稅系統(tǒng)進行當月本單位綜合所得填報,此時系統(tǒng)會提示專項附加扣除是否有更新,有更新時需要在工資薪金進入系統(tǒng)匯算前進行更新。
個人所得稅APP由員工通過個人信息自行登錄確認,個人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可以隨時更改更新,上傳到國家稅務系統(tǒng)產生時間差。但由于各單位工資發(fā)放時間固定,故員工作為個稅納稅人主體,個人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的變更對當月工資薪金中個稅的計算會產生影響。
(二)納稅人工作單位變更
國家稅總關于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操作辦法中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在年中更改工作單位,則他或她在原始單位工作期間享受的特殊額外扣除不得從新職位或雇主中扣除。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納稅人未能充分了解政策并且嚴格執(zhí)行。此處以作者工作中遇到的情況為例。2019年7月工資個稅匯算并發(fā)放,在8月初作為員工代扣代繳個稅的單位負責人,作者在進行單位個稅申報時發(fā)現,8月初獲得的申報數據與7月份匯繳所得數據存在差額,對個稅數據重新進行導出核對,再次進入稅務個稅系統(tǒng)時,得到頁面提示有更新消息,更新后再次進行申報計算個稅稅款數據,最終發(fā)現本月和上月發(fā)放工資代扣員工個稅金額不一致。查詢人事調動情況得知有員工7月底離職,并即時取消了單位作為專項附加扣除代扣代繳義務人。即此前1—7月在本單位發(fā)放工資中該員工存在專項附加扣除抵扣個稅的情況,離職后自行取消了代扣代繳個稅義務的單位。作者在稅務個稅系統(tǒng)中對信息進行更新后,所有由于附加項目抵扣的個稅金額重新回到累計應補稅額中,最終導致8月初申報單位員工個稅的數據與7月工資中代扣個稅數據不一致,于是作者8月申報中對個稅差額進行了補交。而離職員工在10月重新加入新單位工作后,重新添加專項附加扣除項目直至2020年4月,在2019年度個稅匯算清繳中,全額退回2019年8月初補繳的個稅差額。
由于員工可以隨時變動專項附加扣除項目,這對次月代扣代繳義務人的個人所得稅申報產生了影響,故月初的個稅申報不需要更新,只需在匯算當月工資前進行更新。
(三)計稅方式的選擇
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稅總發(fā)布的關于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有關規(guī)定,如果納稅人需要在年度結算中補繳稅款,但年度綜合收益不超過12萬元,則無須進行年度結算。
在本次年度匯算申報中的工資薪金的匯算,系統(tǒng)對于獎金計稅方式給予了全年一次性獎金重新選擇計稅方式:并入綜合所得計稅或單獨計稅。兩種計稅方式的選擇不同,也導致匯算稅款計算結果不同,員工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國家稅務總局對于全年一次性獎金的匯算政策這2年處于過渡時期,故每年度的綜合所得匯算申報需要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政策實行申報。
對于低工資日常不交稅或所繳個稅很少的員工,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選擇并入綜合所得計稅,多數都會退回全年一次性獎金去年度所交的個稅;而對于月薪高收入者,每個月都需要交稅,全年一次性獎金選擇單獨計稅更為合適。選擇不同計稅方式的臨界點可以在個稅APP上進行試算,根據結果進行選擇。
(四)專項附加扣除
新的稅收制度對住房貸款利息、租金、大病醫(yī)療、兒童教育、老年人撫養(yǎng)和繼續(xù)教育等實行特殊的額外扣除。每個特殊附加扣除的標準都不同,企業(yè)員工應根據個人情況進行相應的特殊額外扣除。雖然扣除項目已宣布,但有些員工不了解稅法,因此未能及時宣布特殊的額外扣除。如果今年還沒有完成特殊的額外扣除,則這些特殊扣除將不會轉移到以后的年度進行。特殊額外費用的扣除有時間限制,因此公司必須及時提醒員工在個人所得稅APP中申報,并如實填寫扣除項,以扣除特殊額外費用,并將其包括在員工的個人所得稅免稅中以及時減輕員工的個人所得稅負擔。
三、提升企業(yè)匯繳工作效能的路徑
(一)提升員工納稅意識
企業(yè)需要為員工的個人納稅申報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共同組織員工學習和履行納稅義務,并結合個人稅收征管等問題提供相關咨詢服務,為實現獨立納稅提供幫助員工付款。隨著員工參與個人所得稅支付的活動不斷增加,他們對薪資管理的要求也在增加。同時,企業(yè)需要制定新的工資管理制度,梳理工資的職責和內容,使管理制度更加合理,提高制度透明度。單位要加強稅收政策的宣傳,根據國家發(fā)布和執(zhí)行的最新個人所得稅政策,不斷完善配套的實施細則,以提高職工依法納稅的意識。
(二)提高財務人員能力
事業(yè)單位要注意個人收入的收取和單位人員的培訓,使他們清楚了解稅收范圍、合理減稅,促進稅收工作的有序發(fā)展。筆者認為,針對個人使用的特殊扣除額的變更問題,個人使用的特殊扣除額是新事物,下一年的特殊扣除額的內容將在當年的12月確定或重新采集,下個自然年度中如果不是需要新增的或者錯誤更正的,不要輕易去改動;新增和需要更正錯誤信息的,盡量在本單位工資發(fā)放前5天更新,這樣可以保證工資專管員在本月工資匯算中正確核算出個人所得稅金額。時間點的確認員工需要與工資專管員達成一致,在合適的時間內變動,并不需要在當月一定要改動,因為個人專項附加扣除項目使用期間是一個自然年度,對員工個稅匯算的影響也是一個自然年度。
(三)強化稅收監(jiān)管
根據與個人所得稅有關的法律和政策,整個個人所得稅的預提和申報工作得以實施,在職人員的全部收入都計入個人稅的計算中,包括薪金、津貼、獎金等收入等,以提高工資數據管理的準確性。通過跟蹤預算外收入和支出的審計,核對賬簿數據和業(yè)務合并的方法以及逐一驗證公共機構的收入詳細信息的方法,以加強個人扣繳稅的審計,以免發(fā)生不一致的情況。
結語
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改革已全面實施,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全面的、分類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個人綜合收入的年度匯總可以更加準確,并全面執(zhí)行各種稅前扣除和稅收優(yōu)惠政策,尤其是尚未申報的扣除項目和只能在年末確定的扣除項目。因此,年度會計為納稅人提供了“檢查和彌補遺漏”的機會,以確保他們能夠充分享受改革的紅利,更好反映可負擔性和公平稅收的原則,并可以深入實施稅法。減稅和減費政策對確保納稅人合法權益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陳沁雯,等.新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實施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0):150-151.
[2]? 金志偉,陳文靜.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時代金融,2020,(15):93-94.
[3]? 苗欣,等.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研究[J].山西農經,2020,(8):156-157.
[4]? 李博.個人所得稅扣繳制度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中),2020,(4):83-84.
[5]? 應麗娜.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實施策略研究[J].納稅,2020,14(11):15-17.
[6]?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
[7]? 張守利.探討事業(yè)單位個人所得稅處理[J].財經界:學術版,2020,(5):241.
[8]?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涉及有關政策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9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