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龐 昆 董 洋 施 龍 蔡龍俊 晁 流 蔡維奇
(1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宿遷醫(yī)院暨江蘇省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宿遷市 223800,電子郵箱:zjj3964632@sina.com;2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泌尿外科,徐州市 221009)
近年來,環(huán)境污染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導致弱精子癥患者日趨增多[1]。弱精子癥是引起男性不育癥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討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已成為男科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本研究調查宿遷市弱精子癥的發(fā)生率,并探討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為降低其發(fā)生率提供參考。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及男科門診就診的39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21~49(29.10±4.49)歲。納入標準:為初診患者,依從性好,均行精液分析檢查,自愿參加本次調査。排除標準:合并生殖器發(fā)育缺陷如染色體數目、結構異常者;合并精索靜脈曲張;復診患者;不能配合調查及有精神障礙者。收集患者的精液分析結果,根據是否發(fā)生弱精子癥分成弱精子癥組(n=223)及正常對照組(n=173)。弱精子癥診斷符合相關標準[2],即射出精液中前向運動的精子百分率<32%。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資料收集:患者就診時,由醫(yī)生采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其年齡、吸煙史、飲酒史、慢性生殖道感染病史、體質指數、久坐情況、長期電腦操作情況、化學毒物接觸史、長期熬夜史、生育史及文化程度等信息。吸煙史定義為:每天吸煙20支及以上,煙齡1年以上。飲酒史定義為:每周飲白酒3次以上,每次3兩以上,酒齡1年以上。久坐定義為:每天采取坐姿時間大于6 h,維持時間1年以上。長期電腦操作定義為:每周電腦操作時間大于30 h,維持時間1年以上。長期熬夜定義為:每周熬夜3次以上,每次均在夜間12:00以后入睡,維持時間1年以上。所有進行問卷調查的醫(yī)生均經過統(tǒng)一培訓,調查問卷結果均由專人進行提取、整理并分析。
1.2.2 精液分析結果檢測:所有受檢者禁欲5~7 d后采用手淫法收集全部精液于容器內,確保1 h內送至我院檢驗科進行檢驗。肉眼觀察精液顏色、黏稠度,以及其液化后的狀態(tài),并予測量精液量及pH值。按《WHO人類精液及精子-宮頸黏液相互作用實驗室檢驗手冊》(第五版)[2]標準,采用江蘇瑞祺生命科學儀器廠生產的CFT-9201型精子質量分析儀進行精子濃度、活力檢測以及精液運動參數的分析。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和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影響弱精子癥發(fā)生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弱精子癥的發(fā)生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396例患者中共有223例發(fā)生弱精子癥,發(fā)生率為56.31%。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吸煙史、飲酒史、慢性生殖道感染病史、體質指數、化學毒物接觸史及文化程度患者的弱精子癥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弱精子癥相關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2.2 影響弱精子癥發(fā)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是否發(fā)生弱精子癥為因變量,將上述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吸煙史、飲酒史、文化程度、體質指數、化學毒物接觸史及慢性生殖道感染病史)作為自變量,變量賦值見表2,納入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有吸煙史、有飲酒史、文化程度高均為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3。
表2 賦值情況
表3 影響弱精子癥發(fā)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弱精子癥是指射出精液中前向運動的精子百分率<32%,又稱作精子活力低下[2]。弱精子癥的病因復雜,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周平等[3]研究發(fā)現,吸煙、飲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可導致男性精子向前運動能力降低。米娜·葉留汗等[4]研究結果顯示,漢族人群的弱精子癥與棉籽油的食用史有一定關系。本研究探討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為降低弱精子癥的發(fā)生率提供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京鼓樓醫(y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及男科門診患者弱精子癥的發(fā)生率為56.31%(223/396),且有吸煙史、有飲酒史、文化程度高均為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目前吸煙對男性不育的影響仍存在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為吸煙對生育產生較大的影響,吸煙可導致男性精液質量下降,從而影響男性生育能力[3,5]。還有文獻報道,吸煙行為會以劑量依賴的形式對精液質量產生影響,長期大量吸煙可能會導致男性的生育能力下降[6-7]。而Bundhun等[5]Meta分析結果顯示,吸煙對弱精子癥的發(fā)生無影響,但該研究的亞組分析存在較大差異性,且未能評估吸煙量對不育事件的影響,因此結果的可信度較低。
本研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發(fā)生弱精子癥的相對危險度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的1.664倍。這與肖宇等[8]的研究結果不一致,他們發(fā)現,隨著文化程度增高,精液密度及精子總數有降低的趨勢,但文化程度對精子活力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另有研究顯示,文化程度可能間接地與精子的形態(tài)和運動功能有關,大學學歷者正常形態(tài)的精子百分率較初中學歷者低[9]。我們認為文化程度高導致弱精子癥的可能原因有:一是從事腦力勞動的高學歷者心理壓力大,并且較長時間處于應激狀態(tài),這些因素可能會引起精子的運動能力降低;二是文化程度高者采取強制坐姿的時間較長,會引起腹壓增高以及會陰部、陰囊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導致睪丸生精功能出現障礙[10];三是文化程度高的人熬夜、使用電子設備時間長,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精子的活力。
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和酒精中毒者的精子數量和精子活動率均降低,且長期飲酒會損害男性的生殖系統(tǒng)功能[11]。劉丹等[12]Meta分析結果顯示,飲酒是男性不育癥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其主要是通過增高畸形精子率來影響男性的生殖功能,但其對精子活動率無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飲酒是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似。我們認為飲酒影響精液質量的可能原因有:(1)酒精可影響性激素睪酮的合成,間接影響精子生成[13];(2)酒精能損害睪丸生精上皮細胞,誘導性腺出現退行性病變[14];(3)酒精可直接導致精子形態(tài)的改變,并出現生精障礙。
綜上所述,弱精子癥的發(fā)生率較高,其中有吸煙史、文化程度高、有飲酒史是弱精子癥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但本研究樣本量偏小,且研究對象僅為宿遷地區(qū)的門診患者,樣本代表性稍差,可能對研究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結論還有待于進行大樣本的病例對照研究及隊列研究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