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蕾 傅長榮
摘 要:邊坡位移測量是判斷邊坡變形趨勢和邊坡穩(wěn)定性的重要前提,出于經濟和適用性方面考慮,連接桿測量法仍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一種方法,但在連接桿測法中,監(jiān)測點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并不一定是一條直線,傳感器所測得的數據并不能準確代表水平和垂直位移。本文通過對現場安裝方法加以規(guī)范調整,以提高連接桿測法的精確性。
關鍵詞:邊坡位移;連桿法;偏差校驗
中圖分類號:TU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20)12-0151-02
0 概述
我國70%的國土面積為山地,是一個山地災害頻發(fā)的國家。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規(guī)模的迅猛發(fā)展,各種土木工程和采礦工業(yè)方興未艾,在許多工程建設中形成一些臨時或永久的工程邊坡。為了預防和減輕自然邊坡滑坡災害和人工邊坡事故,需對邊坡位移進行監(jiān)測并在達到設定的預警值后進行預警[1-2]。由于邊坡巖土體性質復雜,地質分布不均勻性,且易受施工過程、外部環(huán)境、大氣因素的影響,使得邊坡位移監(jiān)測成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問題[3]。由于邊坡數量巨大,如果大面積開展GPS定位等現代化監(jiān)測手段,將對國家和社會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出于經濟和適用性方面的考慮,本文嘗試對傳統監(jiān)測方法即連桿監(jiān)測方法,進行校驗,以提高其精確度。
1 連桿法監(jiān)測布置簡述
連桿法是以坡頂外的一點(在滑動范圍外)為固定基準點A,在滑動范圍內的測點為動點B,通過硬桿件連接兩點,并在桿件的端點處加設位移傳感器,以測定動點B位移的方法。也可以通過連桿順接BC、CD、DE等多點,測得的各點相對位移通過一定的算法確定各點相對A點的位移量。傳統的算法是累加法,即C點的位移等于B點的相對位移加C點相對位移。事實上,由于B點與C點均有位移,其相對位移的改變使得相應的桿件角度發(fā)生變化,會發(fā)生隱性的位移量,再加上現場安裝時動點之間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其產生隱性位移幾乎是必然的。
2 連桿條件下的位移數據特點
通常我們把動點的相對位移計安裝在上游桿件的延長線上,因此我們實測得的相對位移是AD、DB的延長線上的變化量(見圖1所示)。傳統的相對位移累加法只有在以下情況中(1)+(2)或(1)+(3)時才是適用的:
(1)A、D、B在水平面上是一條直線;(2)A、B、D在垂直面上是一條直線;(3)AD、DB的角度測量準確。
但是我們在實際應用中難以保證上述條件的實現。首先,動點是依據設計圖確定的,設計中只考慮測點能否全面管控住坡面的變形,而不會放在一條直線上;其次固定點需在滑動范圍外,所以監(jiān)測單位是希望越少越好,否則監(jiān)測成本高、安裝很不方便;再次,很多坡面陡峭,安裝測點已非常困難,要測定桿件的角度更為困難,所以很少有監(jiān)測單位測定桿件角度。因此,使用相對位移累加的方法來計算動點位移較為粗略,換句話說,我們僅僅知道這個測點有位移,其真正位移量不得而知,對于管理者而言,數據提供的決策意義要大打折扣。
3 地表變化對監(jiān)測點位移變化的影響分析
以下分析以三點連桿為例。實際中以連桿檢測法測地表位移時,監(jiān)測點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并不一定是一條直線,因此,傳感器所測得的數據并不能準確代表水平和垂直位移。例如,圖1為某個連接桿觀測法的俯視圖,A點為邊坡頂端固定觀測點,B、D點為觀測點在水平面上的投影,AD,DB之間連接兩根連接桿,當地表位移引起D點的位移至D點時,B點也將發(fā)生位移至B點(為了計算方便,假定B點只能沿AB的連線上位移),B點在水平方向上實際有的位移,那么,實際上AB的水平位移應該在監(jiān)測數據的基礎上加。同理,AB的垂直位移也應該在監(jiān)測數據的基礎上加B點的垂直位移。
4 位移偏差校驗計算
4.1水平位移修正計算
圖2為俯視圖,AD和DB為AB之間兩根連接桿L1、L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兩根連接桿長度分別記為L1和L2)。θ1為連接桿L1與豎直平面的夾角,即AD與AB的夾角;θ2為連接桿L2與豎直平面的夾角,即DB與AB的夾角;θ為連接桿L1在水平面上的變化角度。同時,記L1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1,L2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2。那么有:
4.2垂直位移修正計算
圖3為立面圖,AF和FB為AB之間兩根連接桿在立平面上的投影,兩連接桿的連接點從F變化到F,假設L2仍經過B點,那么BB2即為垂直方向。α為連接桿L1在垂直平面上的角度變化;L1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1,L2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α2,前面水平位移修正計算已有說明;α3為連接桿L2原與水平面的夾角。
5 減少偏差的方法
上述的修正方法顯然需要已知的參數較多,事實上我們在現場很難測定各連接桿的角度和方向及其變化值,并且多桿連接后其偏差將更加明顯,因此通過理論計算修正偏差的方法基本上不可行,只有通過規(guī)范測桿安裝來減少偏差[4]。
保證各桿的連接點處于一個立面內,是減少偏差的最有效方法。各連桿處在一個立面內,意味著各連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在一條直線上,那么可以認為測得的水平位移是沿著該投影線運行,此時只要將傳感器沿投影線方向布置,測得的位移數據將接近真實位移值。測定各連桿結點的初始高程,將獲得各連桿的初始傾角,粗略計算時,可以用最后一根測桿的角度代表位移方向,用以計算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量。如需要獲得更加準確的測量值,建議每隔不多于三根桿放置一個傳感器,形成多級測量體系,逐級校準修正。但無論如何,這種測量方式獲得的數據仍然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值,而不是精確值,這是由這種測量方式的先天不足造成的。
6 結語
用連接桿法測邊坡的位移量時,隨著位移的變化,一般情況下傳感器測得的數據比實際位移要小。由于邊坡位移預警閥值單位為厘米級,如果不進行校驗,對邊坡情況的判斷將出現較大誤差。本文提出的位移校驗,充分證明了偏差值難以難免,必須規(guī)范現場安裝來提高監(jiān)測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宰金珉,王旭東,徐洪鐘.巖土工程測試與監(jiān)測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7.
[2] 龔曉南,楊仲軒.巖土工程測試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7.
[3] 邱冬煒,丁克良,黃鶴,等.變形監(jiān)測技術與工程應用[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4] 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GB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