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浩
離培訓班9點開課還早,我和同去的小何到市委黨校對面的古黃河水景公園轉(zhuǎn)轉(zhuǎn),曾在市里工作過的小何比較熟悉情況,他家的房子就在公園東北角。在我的潛意識里,水景公園不會怎么樣的,然而,越走越美麗,越走越驚嘆,越走越值得品味,有些事真的是沒經(jīng)歷過沒有發(fā)言權(quán)。
公園里慢走的快走的跑步的打拳的還有坐在長凳上的老人以及垂釣的,沒有任何喧嘩,偌大的公園,水面寬闊、安逸、靜美;樹木高大,人在綠蔭深處,一點也不局促,大氣恢宏,有文化、有底蘊,有品味。資料顯示,公園總占地面積8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且不說廣場、樹林和凝嵐峰,單是聯(lián)通橋等24座景觀橋梁、凝翠閣等7座亭閣、雨谷島等12座島嶼、凝緣棧道等3條沿河棧道、迎駕碼頭等3個游船碼頭,就可以想象公園的匠心布局。
我一直以為,公園的道路最謙虛,總是放低身段,不高高在上,路面與兩側(cè)地面持平,我們穿過寬闊的曲徑,以岸邊道路為主軸,或穿過亭子或上下臺階或步上棧道或登上拱橋,不想錯過每一個景點和細節(jié),好好去體會,去欣賞。河兩岸是綿延不絕的蘆葦,葦花初開,我發(fā)現(xiàn)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紅色的,一種是白色的,據(jù)保潔人員介紹,葦花到了冷天,自然就變白了。站在南岸望著北岸,雖然已是初秋,還有少許荷花堅強地開著,我想,此時該大多是“蓮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了吧?過棧道,穿小亭,上臺階下臺階,登上叫聯(lián)通橋的景觀橋,小何介紹說,這里經(jīng)常有新人來拍婚紗照,也難怪,站在高高的景觀橋上,河岸風景盡收眼底,特別順著陽光向西望,水闊兩岸清,遠處的大橋、高樓,將這河岸公園映襯的水墨畫一樣,宿遷,因水而靈動,魅力無窮。
走下景觀橋,北側(cè)就是凝翠閣,有三層,再加上基礎(chǔ),顯得很高,起初我以為是廟宇,值班的保安告訴我,這是書畫院,其實是宿遷古黃河詩詞書法藝術(shù)館,由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孫曉云題寫。兩側(cè)的柱子上的對聯(lián),當時沒有記下來,所以也沒辦法完整告訴大家。本想進去看看,我們來早了,還沒開門,只好留個影,環(huán)外圍走廊走了一圈,這一圈可以說是一步一景,景景有別,水中荷葉田田,亭臺樓閣古色古香,景觀橋或隱或現(xiàn),一切顯得大氣、莊重、沉穩(wěn)、古樸。
離開凝翠閣,向西過西楚橋景觀橋,樹上的標牌告訴我們,楓楊、刺槐、欒樹、木槿、紫葉李、紫荊、苦楝樹等,樹種繁多;其間,有一種鳥特別好看,頭頂羽冠長而闊,嘴巴細長,彩色的羽毛,就在我們前面的不遠處,我們用手機拉近距離拍了下來,不曾想走幾十步之后,發(fā)現(xiàn)一大片,足有幾百只,在我們前面霎時飛過,到荷花池西北的樹林下的草坪上落下來,這種鳥叫得勝鳥,飛行呈大波浪狀,體態(tài)輕盈。
“兔子,野兔子!”一位管理人員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告訴我們,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離我們?nèi)嗝椎臉幼?,一只灰褐色的野兔在草叢里或高或低前進。這位管理人員姓張,他告訴我們說,有時三五只成群出來,就隔幾米遠,你不攻擊它,它不怕人,而且這里不準捕獵。兔子剛走,就有成片的鳥兒落下來,就養(yǎng)殖的一樣,慢悠悠地在草地上覓食,我要不是親眼所見,我怎么也不會相信,在市區(qū)的公園會有野兔子出沒,這是第一次!
有位作家說過,宿遷是一座水景城市,水是宿遷悲壯的歷史,也是宿遷壯美的現(xiàn)實。如果說大運河是宿遷的魂,那么古黃河則是宿遷的根。傍晚離宿返沭到達運河二橋時,正好看見船舷緊貼水面的拖掛船隊由北向南行駛,我不知道它們裝載什么,也不知道將在何處停泊,我向東,它向南,宿遷,你住一宿,再到古黃河公園轉(zhuǎn)一轉(zhuǎn),你會覺得遷與不遷,都是我們的牽掛。沒想到好題目,黨校大門對面的古黃河水景公園石頭上的“古河新韻”就很貼切。
——選自《宿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