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鵬 劉宇超
青州市建筑有限公司 山東青州 262500
為了提高建筑質量與人們的舒適性,需要施工企業(yè)著重分析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再采用針對性的施工處理技術提升施工質量,如建筑混凝土結構嚴格檢驗、施工材料控制、強化溫度控制以及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等,從而避免裂縫問題的發(fā)生。
在進行建筑施工期間,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水分,水分容易蒸發(fā),致使混凝土結構逐漸硬化,并且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丟失,導致混凝土自身的體積有不同程度的減小,使混凝土自身的彈性也產生了改變[1]。
在進行建筑混凝土設計施工的過程中,荷載也是引起裂縫的罪魁禍首。其中,在設計計算階段易出現荷載過大問題,在對結構計算的過程中,漏算或者不計算、計算模型不合理、結構受力假設與實際受力不符等,均會導致由于荷載因素出現混凝土裂縫。
建筑混凝土配合比主要是以強度較高的砼水灰比為依據,確保比例的合理性,一般在0.25-0.39。對于普通砼水灰比可以將其控制在0.7左右。若水泥種類、強度等級存在差異,會導致配合比不合理,這就需要對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確定,主要是因水泥在水化的作用下,需要與水結合。目前,從建筑混凝土施工現狀來看,一些施工單位水灰比選擇一般較大,水泥出現水化反應之后,一些水分會保留在混凝土中形成水泡,會導致混凝土自身抵抗力降低,并且在荷載的作用下,會使混凝土孔隙周圍應力集中導致裂縫[2]。
混凝土凝固收縮一般在對混凝土養(yǎng)護一段時間,也會出現在混凝土澆筑后一周后出現混凝土凝固收縮,主要是因混凝土內外水分蒸發(fā)程度有一定差異,導致變形。由于混凝土受到外部影響表面水分損失較快,變形程度大,如果內部溫度變化小,會降低混凝土變形程度,對于較大表面變形,會受到混凝土內部約束,產生較大拉應力,最終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
首先,應結合項目的具體狀況及整體結構等相關要求,對材料實施科學有效的選擇,但不可忽視的是,也要配比相應等級的水泥材料,在選擇過程中,要選擇收縮性不是很高的水泥,不僅要控制好水泥強度,還要做好混凝土強度等方面的等級配比工作,水泥強度要高出一個等級的混凝土強度,對施工質量給予充分的保證。其次,要對骨料等級進行科學的選擇,在對粗骨料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針片狀石子的含量,骨料不能是細砂,同時有效控制含泥量。在溫度比較高的環(huán)境下,通過灑水等方式降低骨料溫度,更好地控制混凝土溫度。最后,在設計其配合比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結合實際狀況做好所有原材料施工配比工作,并且還要提高后期的養(yǎng)護工作,保證混凝土的整體質量[3]。
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混凝土而言,其自身強度要滿足實際施工需求,并且還要適當減少水泥使用量,由于混凝土水泥石在凝結及硬化的過程中,會出現較多的水分蒸發(fā),因此在攪拌時,要合理控制用水量,這樣做能減少水分的蒸發(fā)量,混凝土收縮性也能得到科學有效的控制,所以在混凝土中要加入適量的減水劑,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對于預埋管線的位置而言,積極做好裂縫防治策略,在管線直徑比規(guī)定范圍大的狀況下,在實際鋪設中會出現管線重合的情況,就會進一步導致該位置極易出現裂縫。所以在施工時,施工人員要適當添加抗裂短鋼筋。在對施工材料進行運輸及吊裝的過程中,要待混凝土澆筑及養(yǎng)護時間超出24h后才能進行,否則由于荷載或振動的影響,致使混凝土出現裂縫,這種裂縫是無法進行修復的。
①對于覆蓋的材料可采用厚度為0.14mm的塑料薄膜進行覆蓋。②要對骨料配合比進行有效的調整,進一步把引氣劑科學有效地運用到硬件混凝土中,這樣就能相應地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③要有效降低碎石溫度,這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溫度控制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④在溫度比較高的環(huán)境下,要適當降低混凝土澆筑的厚度,對澆筑層面實施散熱,在混凝土中埋入水管,使用冷水實施降溫。⑤結合拆模時間,根據規(guī)定要求進行,如果溫度下降,那么要做好保溫操作。⑥在溫度較低的狀況下,如果混凝土長期暴露在外面,則要做好保溫措施[4]。
①在建筑工程中,收縮裂縫問題會隨著時間增長不斷擴大,工程中容易出現裂縫的區(qū)域是混凝土強度高的位置,所以建筑項目實際建設中,不可過多地應用強度較高的混凝土。②在工程項目中,需要對補償收縮的技術進行合理的應用,因為多數的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和收縮存在直接聯系,所以通過在混凝土之中適當地增加膨脹劑,可將其收縮裂縫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③建筑物實際設計的過程中,須對非承重性的裂縫問題引起足夠重視,在一些較容易出現裂縫的區(qū)域,需要采取一定的收縮和溫度措施,對建筑物變形問題進行合理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養(yǎng)護工作人員要嚴格地根據建筑物的養(yǎng)護規(guī)定和標準做好相應的操作,需要等到混凝土完成后2d左右拆除側面模板,之后便需要覆蓋相應的薄膜塑料,一般情況下養(yǎng)護時間需要超過28d,每日的養(yǎng)護時間要超過15h,通過適當地在混凝土表面灑水,讓混凝土溫度和濕度處于標準之內,避免混凝土因為養(yǎng)護不合理出現裂縫問題[5]。
綜上所述,根據混凝土的裂縫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控制,通過多個角度分析裂縫問題,在施工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嚴格對裂縫進行控制,避免裂縫問題給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帶來嚴重影響,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為建筑工程整體建設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