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龍 ,舒維 ,湯旭惠 ,肖翔宇 ,傅強
(1.江西省人民醫(yī)院急診科,南昌 330006;2.江西省胸科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呼吸科,南昌 330006)
百草枯(PQ)是一種全球廣泛應用的除草劑,誤服、皮膚粘膜接觸、氣道吸入等都可造成急性中毒,致死劑量小,是中毒病死率最高的農(nóng)藥。PQ吸收入人體后,在肺內(nèi)聚集,較大劑量可短時間引起急性肺損傷,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損傷。PQ中毒機制目前普遍認為和炎癥爆發(fā)及氧化應激等相關[1]。PQ中毒治療目前無特效對抗藥和解毒劑,仍處于探索階段[2,3]。黃連素,主要由中藥黃柏、黃連提取,又稱鹽酸小檗堿(berberine,BBR),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具有抑菌作用,廣泛應用于腸道感染。近些年,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黃連素在調(diào)節(jié)血糖、血脂、控制心律失常、抑制炎癥反應、抗腫瘤等具有顯著效果,對心臟、腎臟、肝臟具有較強的臟器保護作用[4,5]。本研究采用黃連素干預PQ中毒大鼠,探索黃連素對PQ中毒大鼠急性肺損傷的影響及機制,以期為PQ中毒治療提供新思路。
1.1 動物與分組 健康雄性SD 大鼠40只,由南昌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實驗部提供,體重為300-400g,普通級,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 (Ctrl)、中毒模型組(PQ)、黃連素低劑量組(PQ+LBBR)、黃連素高劑量組(PQ+HBBR),共4組,每組10只。
1.2 材料 質(zhì)量濃度為20%PQ濃縮液 (上海先正達有限公司),黃連素(長春新安藥業(yè)有限公司公司),TNF-α、IL-1β、MDA、SOD、考馬斯亮藍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實驗方法 PQ組、PQ+LBBR組、PQ+HBBR組大鼠,采用PQ一次性灌胃染毒法(40 mg/kg)復制PQ中毒模型[6]。PQ+LBBR組、PQ+HBBR組大鼠染毒后分別予以40 mg/kg、150 mg/kg黃連素灌胃,1次/d,連續(xù)3d[7]。Ctrl組、PQ組以相等劑量溶媒(0.5%CMC-Na)胃內(nèi)灌入,1 次/d,連續(xù) 3d。
1.4 觀察指標 72h后觀察大鼠的一般情況,選用10%水合氯醛(4.5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開胸后暴露肺和心臟,取采血針穿刺入心臟,采取5ml血液,留取血漿檢測TNF-α和IL-1β含量。采集血液后,充分暴露并切開氣管,將灌胃針插入氣管,深度約5mm,予以手術線固定,采用生理鹽水灌洗,每次2ml,共2次?;厥罩夤?肺泡灌洗液(BALF)進行白細胞計數(shù)、測定蛋白含量。剪下整個肺臟,觀察肺臟的大體情況,分離大鼠肺組織,取大鼠右肺中葉用4℃生理鹽水沖洗,用濾紙將水吸干,稱濕重(W),然后將肺組織置于80℃烘干48h,稱干重(D),計算肺W/D比值。切取右肺后葉肺組織打漿、離心,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測定勻漿內(nèi)MDA含量,黃嘌呤氧化酶(羥胺)法測定肺組織勻漿內(nèi)SOD活力,取左側肺組織10%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各組大鼠肺組織病理變化。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實驗結果用表示,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9進行分析,多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組間兩兩比較應用SNK-q檢驗,方差不齊選用Dunnett’s T3檢驗,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差異。
2.1 72h后大鼠一般情況 Ctrl組大鼠毛發(fā)干凈、光亮、能快速活動、呼吸平穩(wěn)、能正常飲食。PQ組大鼠毛發(fā)蓬松、無光澤、皮膚發(fā)紺、活動緩慢、呼吸急促、飲食減少,部分有腹瀉癥狀。PQ+LBBR、PQ+HBBR組大鼠與PQ組相比,其中毒癥狀相對較輕。
2.2 大鼠血清 TNF-α、IL-1β、及肺組織勻漿MDA、SOD含量變化 與 Ctrl組比較,PQ組中TNF-α、IL-1β及MDA含量明顯高于Ctrl組,SOD含量明顯低于Ctrl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與 PQ 組比較,PQ+LBBR、PQ+HBBR 組中TNF-α、IL-1β及 MDA含量較PQ組明顯降低,SOD含量明顯增高,有顯著差異 (均P<0.05);與PQ+LBBR 組比較,PQ+HBBR 組中 TNF-α、MDA含量較PQ+LBBR組明顯降低,SOD含量明顯增高,差異顯著(均 P<0.05),見表 1。
表1 大鼠血清TNF-а、IL-6、及肺組織勻漿MDA、SOD含量變化()
表1 大鼠血清TNF-а、IL-6、及肺組織勻漿MDA、SOD含量變化()
注:與 Ctrl組比較,# 代表 P<0.05;與 PQ 組比較,* 代表 P<0.05;與 PQ+LBBR 組比較,△P<0.05
TNF-α(ng/L)45.00±4.58 104.10±9.55#93.00±6.93*82.06±5.85*△組別IL-1β(ng/L) MDA(nmol/mg) SOD(U/mg)Ctrl PQ PQ+LBBR PQ+HBBR例數(shù)10 10 10 10 153.76±7.43 189.36±9.76#177.919±8.39*169.30±8.34*7.10±1.04 14.96±2.03#12.13±1.56*10.14±1.48*△25.05±2.39 14.30±1.53#15.97±1.68*18.32±2.14*△
2.3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細胞總數(shù)、蛋白含量、肺組織W/D比值比較:PQ組中BALF白細胞總數(shù)、蛋白含量及肺組織W/D比值明顯高于Ctrl組 (均 P<0.05);PQ+LBBR、PQ+HBBR 組中白細胞總數(shù)、蛋白含量及肺組織W/D比值均明顯低于PQ組(均P<0.05);PQ+HBBR組中白細胞總數(shù)、蛋白含量及肺組織W/D比值均明顯低于PQ+LBBR 組(均 P<0.05),見表 2。
2.4 肺臟的大體情況 Ctrl組大鼠雙肺表面粉色、無出血點、未見水腫、觸之光滑、柔軟;PQ組大鼠雙肺表面呈不均勻暗紅色、可見明顯充血水腫、有點狀和片狀出血灶、表面粗糙;PQ+LBBR、PQ+HBBR組雙肺表面可見充血腫脹、少量出血點。
表2 肺泡灌洗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及蛋白含量變化()
表2 肺泡灌洗液中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及蛋白含量變化()
注:與 Ctrl組比較,# 代表 P<0.05;與 PQ 組比較,* 代表 P<0.05;與PQ+LBBR 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BALF WBC(×106)Protein content(mg/L) 肺組織W/D 3.28±0.39 6.57±0.66#5.65±0.58#*5.01±0.67#*△Ctrl PQ PQ+LBBR PQ+HBBR 10 10 10 10 87.88±7.45 166.84±13.50#151.86±12.85#*135.59±9.79#*△103.97±10.00 219.34±14.36#198.00±15.15#*178.00±14.49#*△
2.5 肺組織病理及病理圖 Ctrl肺組織形態(tài)結構正常;PQ組肺泡水腫充血、肺泡間質(zhì)增厚、肺泡間隙聚集大量炎癥細胞、毛細血管充血;PQ+LBBR、PQ+HBBR組肺組織損傷較PQ組減輕,見圖1-4。
肺組織病理圖
圖1 Ctrl組HE*200
圖2 PQ組 HE*200
圖3 PQ+LBBR組HE*200
圖4 PQ+HBBR組 HE*200
PQ通過皮膚、黏膜、胃腸道和呼吸道等部位吸收,引起急性肺損傷,呼吸衰竭,PQ中毒機制尚未明確[1]。大量研究證實,氧化應激是PQ中毒急性肺損傷的主要機制之一。PQ進入肺組織后,經(jīng)NADPH還原作用等生成大量百草枯單陽離子自由基(PQ+)、超氧陰離子(O2-)、過氧化氫(H2O2)、羥基等氧自由基。氧自由基通過損傷線粒體膜、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細胞膜,破壞細胞功能結構,導致細胞凋亡[8,9]。本研究發(fā)現(xiàn)黃連素能降低PQ中毒大鼠肺組織勻漿MDA含量,提高肺組織勻漿SOD含量,且較大劑量作用更強,這表明黃連素能抑制PQ中毒肺組織氧化應激,且可能呈劑量依賴性。
炎癥爆發(fā)也是PQ中毒急性肺損傷的主要機制,PQ在肺組織中聚集后刺激巨噬細胞和上皮細胞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如TNF-α、IL-1β和干擾素(IFN-γ)等,引發(fā)炎癥反應,導致中性粒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等炎性細胞聚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急性肺損傷[10]。此外,氧化應激與炎癥反應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11]。Park,MH等[12]研究發(fā)現(xiàn)TNF-α、IL-1β是炎癥表達過程中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發(fā)現(xiàn)黃連素能降低PQ中毒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較大劑量作用更明顯,這表明黃連素能抑制PQ中毒急性肺損傷的炎癥反應,且可能呈劑量依賴性。
黃連素為傳統(tǒng)中藥黃連、黃柏等的提取物,作為抑菌劑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且價格低廉,不良反應少。近些年黃連素在抗氧化應激、炎癥反應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研究。馬競等[7]研究LPS誘導的腦損傷大鼠發(fā)現(xiàn)黃連素通過抑制LPS誘導的細胞凋亡、氧化應激、炎癥和NF-細胞的激活,而對大鼠腦損傷發(fā)揮保護作用。Wang,Y等[13]體外細胞實驗發(fā)現(xiàn)黃連素通過抑制NF-細胞和IL-6介導的STAT3激活,在脂多糖誘導的膿毒癥中充當負調(diào)節(jié)劑。Jin,JL等[14]實驗證實黃連素可改善膿毒癥大鼠的心肌損傷和心臟功能,其機制可能與抑制LPS誘導的TLR4/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并進一步減少TNF-α和IL-1β的產(chǎn)生有關。Li,Z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BBR通過PI3K/AKT/mTOR信號通路抑制PC-12細胞中的氧化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從而保護叔丁基氫過氧化物(t-BHP)誘導的細胞毒性。Kazaz,I O等[16]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黃連素通過降低氧化應激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睪丸損傷。本研究采用黃連素干預PQ中毒大鼠,通過觀察72h后大鼠的一般情況,肺泡灌洗液的白細胞計數(shù)和蛋白,肺組織勻漿MDA、SOD含量,血漿TNF-漿和IL-1漿含量,肺組織干濕比值,肺組織病理等指標并與對照組比較。證實黃連素能減輕PQ中毒大鼠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對急性肺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黃連素能減輕PQ中毒大鼠的炎癥反應及過氧化損傷,對PQ中毒大鼠急性肺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較大劑量組效果更明顯。這為黃連素在新的領域應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礎,也為尋找PQ中毒新的治療方法,改善中毒治療效果提供了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