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凰
(江蘇省揚州高新區(qū)實驗小學 江蘇 揚州 225001)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時,學生的心理活動就會處于激活狀態(tài),富有滿足感和愉悅感,從而積極性高漲,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我要學”的意識增強。這時,學生的被動學習將會轉變?yōu)橹鲃忧笾?,厭學情緒將會轉變?yōu)闃穼W欲望。因此,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新型的教學情境,正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思想在教學學科中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積極探索,大力倡導,在練習中也要體現一個“新”字。
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玩。設計練習時要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從新的題型出發(fā),避免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如有些問題可以引入競爭機制,有些習題用討論、爭議的方法更適合學生的口味,除此之外,在練習中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還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性,娛樂性較強的數學游藝宮,腦筋轉轉彎、數學燈謎會,幸運大抽獎,看誰中狀元等練習。在一節(jié)課里,根據教學需要如果給學生恰到好處的創(chuàng)設一兩處快樂學習的激發(fā)點,就能克服學生厭學的心理障礙,使單調的數學習題趣味化和多樣化,真正起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這不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并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
要從學生的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尋找富有生活情趣的數學習題,讓他們體驗到數學的內在價值,做到學以致用,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記得去年我就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麗麗家到姥姥家去玩,她就乘公交車,每分鐘行駛0.5千米,10分鐘后下車;再以每分鐘0.1千米的速度步行到姥姥家,還需多少分鐘?再如,講過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課本中的練習題,給出兩個數相加再乘以一個數,要求學生應用運算定律寫出與它相等的式子以外,還可以給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讓學生判斷那個是錯誤的;或者用3種圖形代替具體的數,寫成兩個式子,如(○+△)×□和○×□+□×△,讓學生判斷它們是不是相等,并說明根據。這些練習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的思維“飛”起來,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充分體現在現代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學要開放,課堂要開放,學生思維要開放。
數學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文化。因此,數學練習設計要走出數學學科,讓學生去領略另外學科的精彩。設計時綜合學生所學科目,確立了以學科知識為基礎,以情景主題為背景,適時的穿插另外學科知識,豐富發(fā)展數學的內涵,讓學生學習數學學科以外的知識,從而領略數學的精彩。常見的形式有猜謎語、講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各類小競賽、動手操作、實驗、制作等等讓多樣化的練習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變以前的“要我練”為現在的“我喜歡練”,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做練習的興趣,又能取得滿意的練習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練習,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收到較好的效果。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面向全體學生。在我們平時的練習過程中,練習形式一般有四種即一問一答、板演、筆頭和操作。這樣的形式不能讓全體學生一起思考,一起練習。如果我們精心設計,讓全體學生都加入到這樣的練習形式中,就能體現出教學的全體性。
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結束新課時設計這樣一個游戲練習: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學號,按老師要求站立,看誰反應快。①學號是質數的同學,②學號是最小合數的同學,③學號既是偶數又是質數的同學,④學號既是合數又是奇數的同學,⑤學號是合數的同學,⑥沒有站立過的同學。這樣可以把學習氣氛推向高潮,讓學生帶著愉快和渴望學習新知識的心情結束一節(jié)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養(yǎng)成學生不甘落后,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
再如,將“練習混合算式”取名為“開心過山車”;文字題改為“暢游文字島”,應用題可改為“問題樂園”等,表述的親切,使學生感到輕松有趣,讓學生在這些導語中充滿自信,更能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再如,學習了5的乘法口訣后,教師設計了這樣的課堂練習:(1)對口令:同桌兩人,其中一位同學說出“二五”,另一位同學說出“十”;或者一位同學說出一句完整的口訣,而另一位同學說出兩個乘法算式。(2)找卡片:一位同學出示一張數據卡片(5的倍數),另一個同學迅速地找出兩張算式卡片與此對應。(3)用口訣:出示一首古詩(每句5個字),讓學生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算一算共有多少個漢字.并讓學生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可用到5的乘法口訣的?
總之,精心設計練習不僅能使學生扎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中最基礎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數學技能,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創(chuàng)設學好數學的機會,特別是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我們在設計練習時,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生活經驗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穿插在數學作業(yè)之中,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y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