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業(yè)勝
海陽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山東煙臺 265100
2000 年我國選擇了部分中央部門作為試點單位,進行部門預算編制,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我國的部門預算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規(guī)范了政府各部門的行為,減少了隨意支配的現象;部門預算將預算編制時間提前,增強了預算編制的時效性;部門預算公開了經費的來源和分配方法,增強預算的透明度;實施部門預算后,部門預算直接被財政批復,經費撥發(f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被省掉,加快了資金運作[1]。 盡管我國在部門預算改革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多問題:相比較發(fā)達國家而言,我國部門預算的編制時間太短,部門在編制預算時往往比較倉促,難以保證質量;沒有很好地將績效預算納入考核范圍內,缺乏對資金使用方面的監(jiān)督,導致部門原有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預算的公開僅僅是結果的公開,預算編制審核過程公眾了解甚少,很難起到監(jiān)督作用。另外,公開的預算可懂性不強,很難讓普通民眾讀懂,同時又缺少對預算進行解讀的相關材料[2]。
總之,目前我國的部門預算仍處在初級階段,部門預算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
(1)預算編制方法。美國中央和地方的預算編制并不是固定使用一種方法,往往一個部門根據部門自身的特點,選取不同的預算編制方法甚至是幾種方法混合使用,可以更好地適應部門的需求,更好地發(fā)揮部門預算的優(yōu)越性。(2)預算編制時間。美國的一個預算編制周期長達3 年,如聯邦政府部門預算,在向國會提交預算草案并接受審議之前,預算草案編制時間就長達11 個月,充足的預算編制時間還有利于進行預算編制的細化。(3)編制中長期預算。中期是指1 年到10 年,長期是指10 年以上。美國聯邦政府和州、地方政府,都實行中長期預算編制,編制出來的預算比較詳細。在充分考慮自身的現狀的同時,預估各項計劃的未來發(fā)展、未來成本,使預算編制更加完整和可持續(xù)。(4)部門預算績效問題。在績效評價方面,美國的績效評價方法以PART 為主,這種方法分為4 個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很多問題,根據問題的答案計算出該部分的得分,最終通過比重加權,得到最后的總分。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方面,如果某個部門績效評價結果良好,那么該部門可以在以后年度使用本年度未使用的政策性資金;相反,對績效評價結果差的部門采取懲罰措施,扣減以后年度的財政撥款[3]。(5)多方面的法律支撐。美國的預算法律體系較為完善。
與我國部門預算編制不同,英國的部門預算編制有以下突出特點:(1)預算編制機構。在預算的控制上,英國的財政部下設皇家國庫部作為專門的預算管理機構,專門負責預算從編報到資金分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工具有細化、專業(yè)化的特點。(2)限制預算支出。英國在部門預算編制過程中的基本原則是支出增長速度必須慢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有效控制了各部門預算的準確性,有效防止部門盲目擴大資金需求,在前一年度增加過多不必要的項目以獲取財政撥款的現象。(3)中期預算。與美國的中長期預算編制不同,英國自1980 年一直實行中期預算,預算計劃為期五年。(4)審計部門獨立性。英國于1983 年設立國家審計署,是一個完全獨立于政府的特設機構。(5)預算公開。英國的預算公開的途徑分為傳統(tǒng)媒介公開和網絡媒介公開。
以適應部門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變化的要求,使預算編制更加地科學合理,促進市場經濟的發(fā)展。
預算科目過于籠統(tǒng)直接導致預算編制約束力不強。細化預算科目,包括對預算編制會計科目的細化和預算項目的細化。
借鑒歐美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延長預算編制的周期,包括部門進行初步編制的時間,以及相關部門進行審議的時間。
實行部門預算的國家普遍使用中長期預算,當年度的預算要盡可能完整、細化,以后年度的預算可以相對而言粗略一些。
在預算編制之前就對部門預算編制提出績效方面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預算不予批復;以項目為單位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每一個預算項目的完成都要進行績效考核;允許績效考核成績良好的部門將當年度的預算資金結轉以后年度使用;對績效考核成績差的部門或者項目,可以以后年度的預算資金批復。
(1)法律監(jiān)督。建立完善的部門預算法律體系,包括預算的編制、預算的審議、預算的執(zhí)行、預算的管理和預算的績效方面,使預算編制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法可依,增強部門在編制預算時的嚴肅性。(2)人大監(jiān)督。人民代表大會要增強自己在預算審議方面的專業(yè)性,全面掌握部門實際情況,避免在預算審議過程中過于形式化。(3)審計監(jiān)督。應把審計部門從行政部門中獨立出來,使其成為司法機關,增強審計部門在進行預算審計時的獨立性。
預算公開不僅僅應該是結果的公開,更應該是過程的公開,預算在編制過程中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在預算結果公開的同時應對預算進行詳細的解讀,增強可讀性。
綜上,我國部門預算從編制方法到預算管理仍處于初級階段,部門預算改革任重道遠。通過分析,借鑒先進國家的經驗,我國部門預算可以從編制方法、編制形式、預算管理、預算監(jiān)督和績效考核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使部門預算更加地科學合理,讓改革的優(yōu)點落在實處[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