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群
(泰興市融媒體中心,江蘇 泰州225400)
2018 年8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總書記的這一要求著眼于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全局,為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作為基層一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增強“四力”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勇?lián)率姑侣氊煟瑘猿质卣齽?chuàng)新、增強業(yè)務本領、錘煉過硬作風,以提升“四力”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針對性、實效性,從而為決勝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證、凝聚強大精神動力。
縣一級處于微觀之始、宏觀之末,是治國理政的根基所在、重心所在。 為此,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關系到凝心聚力、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而增強“四力”是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zhàn)、踐行新使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利器”,必須緊緊抓好,抓出成效。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的根本任務比任何時候都要艱巨,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意識形態(tài)比任何時候都要迫切。 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增強政治堅定性、敏銳性,做講政治、顧大局、明是非、抓發(fā)展、維穩(wěn)定的“定海神針”。 不僅自己率先垂范,更要增強能力、履職盡責,以有效的宣傳思想工作推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廣大干群成為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要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這為我們立足新時代、找準新坐標、展現(xiàn)新作為指明了努力方向。 而對于我們黨來說,最大的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 近年來,隨著媒介傳播手段的不斷變革,如何打通網上網下兩個輿論場、增強宣傳教育實效性、畫好聚力發(fā)展“同心圓”成了宣傳思想工作的新考卷。 作為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完成好歷史賦予的使命任務,必須強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弄清移動互聯(lián)條件下“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三大根本性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圍繞加強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發(fā)揮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宣傳教育平臺載體作用,打好思想政治工作主動仗。 特別要堅持唯物實踐觀,踐行群眾路線,到火熱的一線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到群眾中去宣傳發(fā)動。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加速運用,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給媒介生態(tài)和輿論引導帶來深刻變化。 目前看,5G 商用步伐不斷加快,不僅會推動萬物互聯(lián)、人機交互,而且會帶來傳播新手段、傳媒新形態(tài),催生一批滿足受眾需求的新興媒介,引發(fā)媒介生態(tài)進一步深刻變革。 近年來,面對傳播的新挑戰(zhàn),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出現(xiàn)了新媒介不會用、老手段不管用,實效漸弱化的“能力危機”。 為此,面對信息革命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適應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四全媒體”加快發(fā)展,推進高質量融合的新趨勢,堅持導向為魂、創(chuàng)新為要、內容為王、渠道為先、能力為基,學會用新技術、新手段、新媒介,創(chuàng)新理念、思路、方法,主動到互聯(lián)網特別是移動互聯(lián)端上去發(fā)聲、作為,努力做好兩個輿論場的思想引領、輿論引導,真正傳播主流好聲音、弘揚時代正能量、凝聚發(fā)展強動力。
宣傳思想工作強起來,關鍵是要建強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加強“四力”建設,這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必須采取科學務實的行動策略,走好行之有效的實踐路徑,穩(wěn)打穩(wěn)扎、善做善成。
1. 強腳力,要強化為民宗旨,善于調研,做到腳底有情懷
實踐和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深入基層一線,走好群眾路線,著力傾聽百姓心聲,汲取群眾智慧,書寫“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的作品,不斷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在“行走”中,宣講好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宣傳好黨的惠民政策,讓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群眾感受到政策的溫暖。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矛盾集中地,摸實情、明真意,把準一線突出矛盾,探索問題根本癥結,這樣才能既宣傳好黨的政策,反映群眾實踐,講好百姓故事,又能了解群眾所急、解決群眾所難,從而助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幸福實景。
2. 強眼力,要拓展眼光視野,善于觀察,做到眼里有乾坤
慧眼才能識真金。 宣傳思想工作管的是方向,抓的是導向,要著力在“看得透、看得遠”上下足功夫,練就敏銳觀察力、洞察力,發(fā)現(xiàn)正能量、傳播主旋律,廓清迷霧,練就“火眼金睛”。 要關注大事、關照大局、關切大勢,聚焦國內外形勢,解讀政策方針,通過溝通交流、釋疑解惑,引領宣傳思想戰(zhàn)線洞察世界風云、認清時代特征,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好地適應規(guī)律、符合時代、引領潮流。 要積極探索社會發(fā)展、信息傳播、思想演變的內在規(guī)律,以敏銳的感知力、思辨力增強工作的適應力、引領力,以全新的思維探討宣傳思想工作的全新方法,以強烈的預見性、主動性和超前性,積極主動地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立于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
3. 強腦力,要聚焦難題攻關,善于思考,做到心中有妙招
著力在“吃透‘上情’、把握‘下情’”上下足功夫,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定立場,練就“活腦瓜”。 要透徹了解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全面、準確、生動地向人民群眾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把準思想行動的“指南針”和價值取向的“導航儀”,切實為發(fā)展改革穩(wěn)定傳播正能量,推動宣傳思想文化戰(zhàn)線把牢定盤星、擔起守土責,深刻認識、準確把握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zhàn),找準攔路石、關鍵點、突破口,多出好思路、金點子、妙主意。 特別是面對“人人都有麥克風”,網絡意識形態(tài)日趨復雜的形勢,要在眾聲喧嘩中保持冷靜客觀,敢于發(fā)聲、善于發(fā)聲、巧于發(fā)聲,發(fā)揮“定音錘”和“壓艙石”的作用。
4. 強筆力,要順應5G 傳播,善于表達,做到筆下有兵馬
能吸睛、聽得進、易悅讀,這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否發(fā)揮作用的最起碼要求。 面對5G 技術應用帶來的“四全媒體”傳播新趨勢,必須勤練筆力,熟練掌握移動互聯(lián)網條件下的傳播規(guī)律,著力在練硬“內功”、練活“外功”上下足功夫,做到勤動筆、勤動手,練就“幾把刷子”。 要緊跟新時代、適應新形勢,生產有思想、有靈魂、有溫度的作品,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更要注重渠道為先、創(chuàng)新為要,用好科技新手段、呈現(xiàn)新方式、傳播新媒介,注重用好群眾語言、網言網語表達,用新形式、新創(chuàng)意表現(xiàn),用新產品、新體驗“吸粉”。 要創(chuàng)新話語表達方式,少一些空乏說教、多一些真情實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鮮活故事,用大眾化、有共鳴的語言創(chuàng)作現(xiàn)象級作品,力求清新樸實、生動鮮活,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親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強“腳力”不僅限于用好“腳板”,丈量民情、傾聽民意;還在于把控“平板”,緊盯網絡生態(tài),及時了解網民的所思所想,實時掌握網絡輿論的變化與動向,走好網上、指尖上、智能應用端的群眾路線。 要帶著問題下基層、帶著疑惑去調研,把準脈搏、找準癥結。 強“眼力”不只是眼見為實,更要看得清、看得透、看得遠,要有一雙政治慧眼,強化政治鑒別力,透過表象看本質,尤其要識別網上虛假信息,掌握網絡輿情苗頭,及時做出回應和引導。 強“腦力”在于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把握,要善于用辯證的思維,一分為二地分析問題,在聚焦發(fā)展、解決難題上發(fā)現(xiàn)真知、謀劃良策,在統(tǒng)籌網上網下、同頻共振上出實招、有實效。 強“筆力”不僅要寫好文章,更要適應移動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的時代背景,主動化解能力危機、本領恐慌,強化學習、積極探索,掌握H5、短視頻、快閃、VR、動漫、遠程課堂、線上論壇、互動社交、智能交互等綜合傳播宣講手段,真正練就宣傳思想工作的新“十八般武藝”。
“腳力”是根基,“眼力”是關鍵,“腦力”是核心,“筆力”是路徑。 “腳力”作為親臨一線、深入基層的切身體驗,為開拓“眼力”提供了第一手素材和堅實保障,而“眼力”的睿智精準,為“腦力”的研究分析和“筆力”的表達傳播定向把舵?!八牧Α敝g層層遞進、相輔相成,宣傳思想工作者要致力守正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實踐,夯實“腳力”、拓寬“眼力”、增強“腦力”、豐富“筆力”,讓思想政治工作“上通天線”“下接地氣”,發(fā)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宣傳效果。
增強“四力”教育實踐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關鍵在建章立制,用制度管人,用載體推動。 為此,必須重視檢驗標準、考評制度、活動載體等建立建設,確?;顒硬涣饔谛问?、不走過場,真正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強起來、局面打開來、形態(tài)活起來、影響大起來、成效實起來。
要大力實施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大學習”、查擺問題“大調研”、政治素質“大提高”、專業(yè)本領“大提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大探索”、工作作風“大轉變”、意識形態(tài)領域風險“大防控”等行動,開展“學習強國”平臺學用賽、“理上心來”巡講行、蹲點采訪進農戶、文明實踐在村居等活動,真正沉得下去、講得開來、傳得更廣、深得人心。 要用心用情抓好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宣傳教育、文藝演出、征文評比、新媒體作品大賽等活動,堅守初心使命、激活紅色基因,打造新時代精神高地,以先進思想文化匯聚前行動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增強“四力”教育實踐成效如何,要以隊伍素質提升、兩個輿論場引導、手機端霸屏、干群精氣神、高質量發(fā)展等實效說話,從思想宣傳人群覆蓋面、入心入腦率、媒體轉發(fā)量、網上點贊數(shù)、決策執(zhí)行率、社會文明度等方面來評判。 特別要注重考核“學習強國”的學用面、活躍度、用稿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建成使用率、活動影響力、群眾受益面。
考評是導向,也是倒逼。 為此,要發(fā)揮考核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明確考評目標,列出課題清單,細化考評指標,讓宣傳思想工作者照單下功夫、求突破。 要強化過程管理,實施全程監(jiān)督,不定期督查抽查,推動教育實踐扎實深入開展。要嚴實考評,做到真考評、重實效,并將考評結果作為評先評優(yōu)、晉升提拔的主要依據(jù)。
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工作是一項打基礎、強根基的全局性工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為此,不僅要認真總結教育實踐的成效,以成績鼓舞人,更要總結其好做法、好經驗,進而提煉成長效機制、固化為日常制度、組織為品牌性活動,推動增強“四力”常態(tài)化、持續(xù)化。
責重山岳,能者方可當之。 當前,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正決戰(zhàn)決勝,推進經濟社會發(fā)展高質量正開創(chuàng)新局面,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正高歌猛進,作為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應在其中有所作為,而練好“四力”正是基礎。 讓我們乘著新時代5G 智能應用、“四全媒體”發(fā)展、文明實踐等東風,穩(wěn)好舵、鉚足勁,擼起袖子加油干,在增強“四力”上下功夫、勇創(chuàng)新、求實效,用奮斗傳播好黨的理論政策,講好時代故事,推動發(fā)展實踐,努力讓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開出鮮艷之花、結出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