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詩集《風中草》出版了,“風中草詩歌朗誦會”舉行了,人們再次把視線投向潘肖玨。
因為一次又一次地越過死亡線,更因為電臺電視臺一次又一次地熱播,潘肖玨在上海幾乎是個家喻戶曉的傳奇。因為苦難與精彩,她這輩子的意外實在太多?;橐錾畹膬纱坞x異,于她固然是痛苦的意外,朋友們也都覺得意外。但每次挫敗后又總能奮發(fā)地生活,而且快快樂樂地前行。她自己覺得意外,周圍人也覺得意外。
從2005年至2010年的五年,三次突發(fā)性重大疾病的打擊,對她更是意外。HER—2 強陽性乳腺癌,雙側股骨頭壞死,冠心病。每次醫(yī)生都告訴她預后不好,但每次她都能重新走出泥淖——3次重癥、2次“絕癥”——又每每讓大家感到意外。
她讓人意外的還很多。
心中沒有一刻放棄過瑰麗、絢麗與壯麗的“詩與遠方”。
HER—2 強陽性乳腺癌,她居然拒絕化療;雙側股骨頭壞死,她居然拒絕置換人工關節(jié)……
重病后,她的書卻不斷地出,而且每本都熱賣, 10年間由大學公關學教授一變?yōu)闇现酿B(yǎng)生學學者,演講與講座頻頻出鏡,線上讀書會,線下旗袍隊,常年領銜主持……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她這本新書,詩集《風中草》。
打開前,說實話,對她寫詩也很意外:以前沒怎么聽說她寫詩,會不會是當下流行的“分行的散文”呢。詩,是少年的事。年屆七十賦新詩,難道也為賦新詩強說愁? 我記得我微笑地搖著頭,但漸漸地不再微笑,不再搖頭。她是認真的。且看開卷第一首《風中草》——
它來了/如此迅猛/如此囂張/如此猙獰/卷走平靜/撕碎色彩/把大地殺聲抖動/我被它/忽左忽右/忽前忽后/似乎即將/抖進車輪下/抖入苦海里/臂斷腰折/萬劫不復/不!/我讓信念/扎入地下/深深地——扎——下/深深地——扎——下/倔強的彎曲的身體/留下了它的形狀
一首短詩。儼然是狄金森式的凌厲與果決,阿赫瑪托娃式的借物喻情與內心告白,雖然她早年讀的是漢語言專業(yè),但中文專業(yè)并不自動地讓人會寫詩。她有一顆詩心,這才是創(chuàng)作的硬核。
有人這樣評論:這棵風中勁草,如同一個孤身奮戰(zhàn)的勇士,面對千軍萬馬,“雖千萬人吾往矣”!
又有人說:“何嘗不是作者的自畫像呢,每每見她烏發(fā)皓齒,豐采亮麗,尤其是親聆她演講,視覺、聽覺無不為之折服。常尋思她何來如此的力量?詩的尾闋——‘我讓信念扎入地下,應該就是答案?!?/p>
小草的體格,大樹的氣魄。如果說,就像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人一旦寫男人則比男人還男人的話,那么潘肖玨真要寫女人,自然也會極盡纏綿之悱惻,且看一首小詩——
我用手按住云/ 在衣袋里/ 因為風來了/ 它倆相遇/ 不是一場戀愛/? 我必須等待/ 等待最合適的/ 我立馬會把云/ 從衣袋里放走/ 云/ 就有了燦爛的花紋/ 那是太陽/ 太陽羞澀地/ 躲在云的背后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是一個古稀之人所寫的嗎?至少我的感覺,詩中直接就是少女情懷。把云按在口袋里,如同一個女孩摁著自己的小秘密,多么奇譎的想象!而太陽與云的邂逅,那照徹云霓的剎那,又是多么和諧、絢爛的畫面!
我同意這樣的評論:小詩寓意了一個人間真理。不和錯的人告別,就無法和對的人相遇。
很多年后我們會回眸這樣一位奇女子——
與癌細胞的馬拉松肉搏;與股骨頭壞死的絕望對峙;與冠心病的朝夕怒懟——任何時候,她致勝的秘密是:心中沒有一刻放棄過瑰麗、絢麗與壯麗的“詩與遠方”。詩,使她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