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霞
(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洋湖鎮(zhèn)中 安徽 東至 247200)
小學數學復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系統(tǒng)化過程。新授課之前需有復習回顧;章節(jié)學習結束需進行章節(jié)整理復習;學期結束時要進行期末總復習。但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許多數學教師常常忽視復習的重要性,對復習工作馬虎了事,把復習課當成習題課。尤其是期末的總復習工作,竟然變成了做試卷——改試卷——評試卷,這樣的復習課毫無實效。那么究竟如何提高復習的實效性呢?下面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具體談談在期末總復習時提高復習實效性的幾點做法:
一個明確、可行的復習目標必定能提高復習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期末總復習之前要合理地確定復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對復習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也要有所區(qū)分。這樣能夠避免在復習時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內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上浪費時間,從而達不到預定的復習效果。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前備課是關鍵。要提高復習課的效率,課前備課同樣至關重要。因為復習課的內容不僅僅是一個知識點,而是一個有系統(tǒng)的知識網。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數學知識點織成知識網,這就需要老師們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而精心設計復習教案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們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在期末復習中必須認真撰寫復習教案,按教案上復習課。一開始,我們老師都認為這樣做沒必要,因為復習都是曾經學過的知識,這樣做未免太小題大做,而且還浪費時間。但通過實踐,我發(fā)現復習教案對復習工作的開展作用極大,可以很好地提高復習的實效。如我在四年級上學期的數學復習中按照“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tǒng)計與可能性”、“綜合應用”四大板塊設計了復習教案,重點突出了每一板塊的復習目標,要講的知識點,學生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以及個性問題,并在復習教案中設計了一些典型習題(包括典型題、易錯題、易混題等)。有了精心設計的復習教案,我在復習中輕松自如,學生們對各個知識點內容也掌握得很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1 歸納總結知識點。根據各個知識點的前后聯(lián)系將散落于書中各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進行總體的歸納小結。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生長點,知識的發(fā)展以及知識的延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理清知識點,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串”,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
3.2 記數學筆記。數學筆記到底應該記些什么呢?我認為首先要記知識點,將零散的知識點整理形成知識網。其次要記典型題,在數學復習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重要的典型題,讓學生們記下來,以便隨時翻看。然后是記易錯題,讓每位同學將自己容易做錯的題目摘抄下來,并寫清楚容易做錯的原因,時刻提醒自己注意。這種記筆記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查缺補漏,同時下次再遇到同類型的問題時有例可查,無形中提高了期末總復習的實效。
在以往的數學總復習中,許多老師常用的復習策略莫過于“題海戰(zhàn)術”,資料買了一套又一套,然后:學生做練習題,老師改習題再評習題,學生又做練習題,老師繼續(xù)改習題評習題,以此循環(huán)往復。但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許多練習題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同一類型的。學生們可能是在那種資料上做過,在這種資料上又做。學生們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做無用功,而老師們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批改、去講評。真可謂是教師負擔重,學生負擔重,也沒有多大的實效性。所以我們教師在總復習中切忌再使用“題海戰(zhàn)術”,而是應該多挑選一些典型練習題,做到精講精練,這樣才能提高總復習的質量和實效。
每個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都不一樣,任何一個班級中學生們智力發(fā)展情況都有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好的特別好,老師在復習中講的知識點他們基本上都已掌握,對復習課沒多大興趣,出現了“吃不飽”的現象;差的特別差,要想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曾經學過的知識點織成知識網,實在是一件難事,他們正面臨著“吃不了”的困境。那如何讓優(yōu)等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提高總復習的實效性呢?我認為“培優(yōu)補差”工作非常重要。首先是“培優(yōu)”工作。在總復習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優(yōu)等生的優(yōu)點,讓他們參與到教師的備課和編題中,這樣既可以開發(fā)他們的優(yōu)秀智力,又可以讓他們鞏固所學習過的各方面數學知識。另外在復習課的課堂教學中多讓中等生和差生回答問題,而讓優(yōu)等生來評價,這樣可以使優(yōu)等生更優(yōu)秀復習更有效。其次是“補差”工作。在總復習中老師要多關注差生,主動為他們補上遺忘的知識,對差生們多一點耐心、恒心、信心和愛心,使他們有所進步,提高復習的實效。
總之,期末總復習的方法、策略很多,只要我們老師能靜心思考,依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組織復習,都能進行有效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