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軍
(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東河小學 四川 旺蒼 628200)
小學生學習的信息技術課知識雖然不難,但是如何將信息技術課知識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模式,讓信息技術課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信息技術課切實地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對于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有以下幾點。
對于小學生來講,生動的具體的表象可以更好地促進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所以信息技術課教師是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向學生們展示信息技術課本身的優(yōu)勢。從某種程度上使教學過程有足夠的思維高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課知識,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課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有利于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無論是對于社會還是對于學生本身,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能夠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行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知識的積極性。
學校在開設信息技術課時,應該引進有關于信息技術方面的專業(yè)人才,或對在崗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這樣能夠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師的整體水平與素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抓住學生的特點,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設計信息技術課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法、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法和優(yōu)生帶差生的方法等來豐富信息技術課課堂的教學方法,是學生對每一種教學方法都具有較高的興趣,而且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同學們布置比較合理的作業(yè),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作業(yè)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課知識的掌握能力,提升自己,對于信息技術課課堂教學的興趣,減少在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
對于小學生的教育,應該充分的結合小學生本身的特點,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活潑好動,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而信息技術課教學相對來講,對于邏輯性的要求比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學生的注意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來既然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課學習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通過計算方面的趣味活動或者小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課時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對于信息技術課桌面的認識,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轉換思維,把桌面比喻成我們的學校,把桌面上的每一個文件夾比喻為我們的一個班級,文件夾里所包含的文件可以比喻成我們的每個學生,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更加快速的理解桌面是用來干什么的,而且能夠增加信息技術課課程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
對于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需要有有效的教學資源做支撐。有效的教學資源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吸收知識,但是由于小學生在收集信息方面的能力還不高,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重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遇到有關于信息技術課方面的知識,學生要有意識地進行收集和整理,將收集到的資料很好的融入我們的教學生活,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Word文檔的時候,很多學生在之前就接觸過信息技術課,所以對這部分的功能并不陌生,這時我們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自己講解,對于學生沒有講到的知識點進行補充,這種情況可以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能夠充分地體會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樂趣,根據教材內容,因材施教的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在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上進行進一步的培養(yǎng)。
總之,在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課知識在小學的普及已經成為必然。我國社會要求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就必然要求學生要掌握信息技術課的知識,而作為教師,我們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自己對于信息技術課相關知識的學習。及時轉變我們的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切實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為學生提高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