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力米熱·喀斯木
(新疆喀什市色滿鄉(xiāng)中心幼兒園 新疆 喀什 844000)
游戲教學法是在幼兒階段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游戲也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形式。在幼兒教學中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感知知識的海洋,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就目前教學情形中,有部分幼兒園的課程設計中游戲的開發(fā)嚴重不足,實踐參與的機會少之又少,長此以往會大大降低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嚴重阻礙學生未來的身心發(fā)展。在幼兒教育中,應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開拓思路,設計符合教學目標的游戲,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本文主要就當今游戲教育下幼兒課程開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進行論述,為新時期高效開展幼兒教育提供新思路。
游戲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輕松的活動,其參與形式靈活多變,順應幼兒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幼兒游戲是幼兒本身的一種意愿,沒有強制性、控制性。幼兒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喜好決定是否參與,在參與的過程后中,其能夠完全的沉溺其中。另外在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能更好學會與一同參與者進行相處。處于2-7歲的孩子本身正處于認知世界的階段,部分孩子很容易產生被動和羞愧的情緒。利用游戲的特點,可以讓還在在游戲中無憂無慮的玩耍,在游戲中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健全人格的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較于傳統(tǒng)的幼兒教學,我國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地引進國外的成功經驗。在長期的實踐中表明:幼兒教學與游戲相結合的方式,已經形成了一套較好的教學體系,為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開展提供了可行性。
2.1 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作為一種幼兒樂于接受的形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樂意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隨著活動的開展,能夠有效增強幼兒對于知識的渴求和學習興趣。在游戲中融入教學知識,能夠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斷思索,將知識內容與實踐相結合,在不斷實踐中克服苦難,體驗學成功的喜悅,提升學習的興趣。
2.2 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每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因此應從幼兒時期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正確引導。游戲開展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建立人際交往的能力。游戲中的幼兒是一個集體,集體的特殊性就避免不了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在學會交流表達的過程中,不斷通過向成功的大門。常常與人交流的學生容易培養(yǎng)起樂觀向上的性格,同時對于在交流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事件,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應對和處理。游戲是一個集體活動,其能夠塑造團隊合作的意識。在游進行過程中,明白只有與他人進行密切的合作才能獲得相應的成就。游戲中的樂趣是建立在團隊的力量之上的,為學生建設合作的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除了健全人格、加強團隊意識之外,寓教于樂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責任心。游戲既然是一個團隊活動,那對于每個人而言就有不同的分工。做好自己所承擔的任務才能夠獲得團體的勝利,因此每個人都會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這便就是責任意識。在游戲中體驗責任感,對幼兒未來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3 加強身體鍛煉。游戲能夠滿足幼兒機體對于活動的需求,在游戲中幼兒可以隨意變換姿勢,自由運動。幼兒的身體正處于成長階段,身體中的各個器官都需要得到活動。無論是全身活動還是部分活動都對幼兒掌握基本的技能起到促進作用,比如跑跳運動、手腳比劃活動等都有效鍛煉了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在設計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需求不斷變化游戲規(guī)則,順應學生身心發(fā)展。運動不僅能加強幼兒的身體素質更能提高對抗外界疾病的能力。
2.4 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進行自主開發(fā)游戲環(huán)節(jié)的能力。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以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蛘咄ㄟ^在游戲中設計阻礙,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勇于克服苦難。例如在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教室內的物品造出一列火車?;蛘咴谶M行接力賽的活動中,設計一些障礙,讓學生開動腦筋并解決困難。幼兒階段的孩子正處思維活躍階段,在游戲過程中通過不斷思考、觀察,使幼兒輕松愉悅地發(fā)展自己的智力。
幼兒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法是經過實踐證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中,要遵循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用游戲本身所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等特點,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寓教于樂不僅激發(fā)起學習的熱情,還能夠強健體魄,在玩耍中開發(fā)智力,提高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今后的教育中,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反思,將游戲和幼兒教學緊密結合,為促進幼兒綜合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