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佳蔚
(江蘇省蘇州市木瀆南行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課程游戲化,關鍵是基于我們當下,去探尋適宜的課程模式?;谒{本課程的改造過程,我們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關注進一步學習的需求,通過給予幼兒適宜的支持,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總結我們的支持體系的建構,班級管理的變化,幼兒園管理的調整。當教師有一定的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能力以后,我們可以探索嘗試一些基于觀察和回應幼兒學習的微課程的實踐。同樣,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去思辨和優(yōu)化我們的管理和支持系統(tǒng),從而不斷地積累班級管理經(jīng)驗,家園合作的適宜方式,幼兒園的管理體系的變革,從而向適宜的課程模式前行。
我本學期擔任的是小班的班主任,主要談談關于課程游戲化在小班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實踐和探索。
針對小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更應注重趣味性的體現(xiàn),尤其是導入活動,需要以游戲的方式來一開始就抓住幼兒注意,激發(fā)其興趣。每一次的活動,都盡可能的充滿趣味性,摒棄老套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以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為主,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在前。
在科學活動《玩水》中,用著不同的容器,有的用小罐子,有的用大瓶子,有的用塑料盒子,有的跑了一次,有的跑了好幾次,有的人小心翼翼的走著,有的邁開大步向前走,但是在灑出來之后,也開始改變了自己走路的方式。每組的水裝夠了之后,我們開始分小組比賽舀水了(組上裝水的罐子是一樣大的),但是有一個要求,每次只能舀一次,第一次的嘗試孩子們總結出了如何才能舀更多的水:整個兒罐子橫著放在水中,像小船一樣先前開到不能開為止才能拿起來,于是有了我們的第二次比賽,這一次大家都能裝很多的水,隨后孩子們去到了別的組進行比賽,這個時候孩子們發(fā)現(xiàn)問題了,罐子不一樣大,這一次我們又總結出原來比賽是要在“公平”的基礎上開展的,本次比賽的公平便是要用一模一樣的容器盛水才行。
以上案例便是游戲化之后我所調整的課程模式,不再和傳統(tǒng)的科學一樣,操作后教師總結,而是帶著目標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并且孩子來講述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師幼互動中共同總結,孩子們沒有因為這些枯燥的科學知識而感到無聊導致活動中的游離,每個人都很投入的在舀水、比賽,交流討論的時候也都高高舉起小手,特別想來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最近開始了雨季,孩子們的情緒狀態(tài)不是很好,似乎是因為下雨天的陰郁和來回時的麻煩,加上減少了戶外活動的頻率而有些失落,正巧進行音樂活動《大雨和小雨》的時候又下雨了,剛問道孩子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孩子們就立馬告訴我很糟糕,一張張稚嫩的臉上都沒有了笑臉,皺著自己小小的眉頭,看著真叫人心疼,于是我抓住這一契機與孩子進行了談話活動——下雨天,孩子們漸漸地發(fā)現(xiàn)植物們是喜歡下雨的,下雨還可以使天氣變得涼快些,我們還可以穿著雨衣雨靴去踩水塘,雨停了可以去塑料墊子上“溜冰”(在墊子上如同溜冰一樣滑行),原來下雨天也可以是這么快樂的,緊鎖的眉頭不見了,換回來的是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順著這個節(jié)奏,我們繼續(xù)討論了大雨小雨落在不同地方的聲音,所以在后面用聲音和動作區(qū)分表現(xiàn)大雨小雨的時候,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怎么去表現(xiàn)了。
在音樂活動之后,雨也恰好停了,我們一起到了戶外,在塑料墊子上滑行,在小水塘里踩水,看著水塘里不一樣的風景,孩子們再也不覺得下雨天討厭了。這案例里就說明了隨機教育的重要性,課程游戲化還需要的是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興趣和需要的敏銳度,在此基礎上開展活動,會比單純的控講有用很多。
春天到了,又到了種植的好時節(jié),這一周里,小朋友帶了很多不同的蘿卜來,有洋花蘿卜、有胡蘿卜、有紅蘿卜、還有綠蘿卜呢!由于學校場地的限制,我們沒有單獨的種植區(qū),所以我們都自己帶好了泥土和花盆,還有許多的種植工具來進行種植活動。隨后我們還進行了怎么照顧蘿卜的討論,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不斷的觀察、每天澆水、除草,在蘿卜長出葉子的時候,孩子就激動的不得了,散步的時候會特意繞過去看看,玩游戲的時候也會忍不住靠近自然角,每天只要有空孩子都會去關心一下自己種的蘿卜,很遺憾的,也有小朋友的蘿卜生長到一半就死掉了,這一刻孩子們是失落了,但這個時候我們也進行了討論,為什么蘿卜生長的不好,對于剩下的蘿卜,孩子們更上心了,當?shù)谝豢锰}卜開出花朵的時候,孩子們都轟了過去,圍著蘿卜激動的拍起手跳了起來。
整個兒種植活動其實延續(xù)了很久,并不是在一次集體活動之后就結束了,種植當天就用了整個兒半日。后續(xù)階段是鞏固和拓展的階段,對于生成項目活動來說,活動的時間可能是一個半日,也有可能是幾天或者幾周時間階段性的完成。教師在活動發(fā)展的過程中,有意識的記錄兒童學習的關鍵階段、探究的關鍵步驟,兒童的對話等關鍵信息;與幼兒共同回顧兒童的學習過程,在回顧時,通過思維導圖為兒童梳理學習中的關鍵信息,在回顧的過程中鞏固兒童的經(jīng)驗。在回顧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反思活動中幼兒的學習和教師的指導策略,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新的興趣和需要,為兒童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可能,從而拓展兒童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