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妮 周 平
1.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傳染科 (四川 成都, 610047) 2.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腫瘤科
外出務工人員由于醫(yī)療報銷體制的不完善,極易造成患者的就診不及時,延誤患者的治療,就醫(yī)依從性較差[1,2]。有研究報道指出[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就醫(yī)依從性是疾病控制和轉(zhuǎn)歸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主要通過抑制HBV的復制而發(fā)揮作用,而血液中的HBV DNA載量水平也在一定水平上反映了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主要通過與機體細胞膜的干擾素受體結(jié)合,激活體內(nèi)多種抗病毒蛋白而發(fā)揮作用。硫普羅寧對患者的肝臟組織和細胞具有一定的保護性作用[4]。IV型膠原(C-IV)、Ⅲ型前膠原(PCIII)對肝臟的纖維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性作用[5],腎小球濾過率(e GFR)是評價患者腎功能的最敏感指標之一。本研究通過分析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聯(lián)合硫普羅寧對外出務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療效及C-IV、PCIII、e GFR水平的影響,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門診收治的120例外來務工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患者年齡為43~64 歲,平均年齡為(59.25±2.68)歲,體重指數(shù)平均為(24.23±2.20)kg/m2,病程平均為(1.09±0.59)年,HBV DNA水平平均為(5.59±1.29)log10IU/ml,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平均為(67.29±23.12)U/L,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6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HBV DNA水平、ALT以及體重指數(shù)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的職業(yè)均為外來務工人員;②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標準[6];③入組前2周未使用抗病毒或免疫抑制劑。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患者;②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③自身免疫性疾病;⑤精神障礙患者;⑥嚴重的心腦腎功能障礙患者;⑦惡性腫瘤患者。
1.3 研究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70055,180 μg/支)每周皮下注射180 μg ,口服硫普羅寧片(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793),0.1~0.2 g/次,3次/d;對照組患者單用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治療,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48周。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HBV DNA轉(zhuǎn)陰、HBeAg消失、HBeAg轉(zhuǎn)換;肝功能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和總膽紅素(TBil);血清C-IV、PCIII、eGFR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頭暈、發(fā)熱等情況。
2.1 兩組患者的HBV DNA轉(zhuǎn)陰、HBeAg消失、HBeAg轉(zhuǎn)換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HBV DNA轉(zhuǎn)陰、HBeAg消失、HBeAg轉(zhuǎn)換比較 [n (%)]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IV、PCIII、eGFR水平情況,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IV、PCIII、eGFR水平比較
2.4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情況,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n (%)]
目前抗HBV病毒的藥物主要包括干擾素以及核苷類似物,干擾素主要是通過對患者的免疫功能糖蛋白的調(diào)節(jié)功能,顯著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細胞的復制,顯著改善患者的肝臟纖維化程度[7]。硫普羅寧通過對患者的巰基新陳代謝過程中的氧自由基可逆性結(jié)合[8],促使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對自由基進行清除,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細胞的損傷,提升患者的抗氧化功能;同時,有研究報道指出[9],硫普羅寧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肝臟纖維細胞對前膠原的信使RNA的轉(zhuǎn)錄,使患者的肝臟膠原蛋白合成受阻,進一步降低患者的肝臟纖維化程度。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HBV DNA轉(zhuǎn)陰、HBeAg消失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認為,雖然兩組患者均采取了干擾素治療,但是觀察組患者加用硫普羅寧,對于患者的肝臟細胞的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有研究報道指出,硫普羅寧可顯著性降低線粒體有氧代謝中的呼吸鏈酶的活化閾濃度,提升患者的ATP生成作用,提升肝臟的能量提供效率,有助于機體肝臟受損細胞以及纖維化細胞的恢復,對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病毒復制具有顯著的抑制性作用[10]。翁艷等[11]采取抗病毒治療聯(lián)合硫普羅寧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臟纖維化指標顯著下降,肝功能顯著恢復,與本研究相互印證。
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時,由于用藥對患者的腎功能具有一定的損傷,所以在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及時進行腎功能指標檢測。而在腎功能指標中,腎小球濾過率是目前對腎功能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12],觀察組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認為,隨著患者的肝功能的有效恢復,患者血液新陳代謝能力加強,對于患者的腎臟細胞的損傷較小,患者的腎功能恢復程度較好;而觀察組患者的血清C-IV、PCIII顯著低于對照組,分析認為,隨著患者的肝臟功能的損傷程度的下降,肝臟由于細胞損傷造成的纖維化以及能量代謝顯著恢復,細胞的繁殖周期顯著恢復,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意義。韓峰等[13]在對患者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提出,隨著患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效果的好轉(zhuǎn),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顯著升高,與本研究相互印證。
另外,通過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在對患者的治療中,通過增加硫普羅寧治療,患者的不良反應并未增加,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聚乙二醇α-2a干擾素聯(lián)合硫普羅寧治療外出務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顯著升高HBV DNA轉(zhuǎn)陰率、HBeAg消失率,血清C-IV、PCIII顯著降低、eGFR水平顯著升高,療效顯著,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