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剛
(甘肅省岷縣第四中學,甘肅定西 748400)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目的已不再是僅教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點,而是在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面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為了讓人文素養(yǎng)走入學生的內心,教師需要在學校里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在課堂上為學生做好榜樣;在課間活動時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主題活動空間。
要想成人、成才就必須好好學習,所以分數(shù)成為學生、教師、學校重點關注的一項內容。而當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應是學校該重點關注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育教學方式[1]。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主要負責人。比如,教師在講解某一篇文章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展示,減少學生和教師的生疏感,增加課堂上的人情味。在這樣的情況下,師生之間就可以更好地進行溝通。
雖然素質教育早就開始被貫徹到各學科的教學中,但是依舊有一些教師并未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也沒有學習到素質教育更深層面的意義,只是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教學,而沒有深入挖掘蘊含其中的人文教育內容,教師對素質教育的不重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2]。
所謂人文素養(yǎng),應該有人文環(huán)境的支持,而構建人文環(huán)境,首先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于學生來說,便是能與教師平等交流,教師不能一味地灌輸給學生知識和思想,而應用恰當?shù)姆绞竭M行教學,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以增進師生間的感情[3]。在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發(fā)言,即使學生回答錯了也應該給予鼓勵,使學生增強信心,教師也可以在課前利用短片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了解,在教學結束后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進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當然,教師在課下也要多關心學生,從一些小事上幫助學生,達到教師學生和諧共處的目的。
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教師的引導,所以英語教師不僅要學會如何教書育人,更要學會從自身出發(fā),帶領學生學習人文、懂得人文。首先,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從一味地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榕c學生共同思考、共同討論、一起分析問題;其次,教師要將書本上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了解書本內容的文化背景,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也能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古語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苯處熞雽W生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和教育作用,首先要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例如,走進教室隨手擦下值日生未擦掉的黑板上的字跡;順手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圓珠筆;看見地上的廢紙,彎腰撿起扔進垃圾桶……這些一定是要出于自然的一種習慣。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是依舊可以影響到學生[4]。其次,教師要做到談吐文明,要注重自身的儀容儀表,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行為向學生傳遞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對人文的向往。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體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因此,教師要在學生面前自然地展現(xiàn)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給學生樹立榜樣。
在過去的教育形式中,作業(yè)是學生每天必不可少的學習任務,目的是讓學生在家中通過完成作業(yè)來鞏固在校所學的知識。那么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好課堂的時間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而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呢?我們是否可以還給學生一個自由的假期呢?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英語教師就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刻苦鉆研教材,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材的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課本中的知識也更具有現(xiàn)代感,這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方便,同時為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供了素材[5]。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學生也會因為以社會熱點為背景的教學而對英語學習更感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熱點問題,鼓勵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想法,這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為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外國人學習漢語,折射出的是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如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就是我國綜合實力增強的具體表現(xiàn)。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 Unit 2The Olympic Games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我國2008年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的感想,這樣做既能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題教育,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學生的使命感。
對于高中生來說,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yǎng)既是他們自身發(fā)展的需求,也是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將人文素養(yǎng)融入教學中,以人文關懷的方式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積極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養(yǎng)。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即使沒有通過專門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也會有更多的人重視自我素質的培養(yǎng)[6]。因此,教師現(xiàn)在在教學中即使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高沒有看到明顯效果,也不應氣餒,應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以積極的心態(tài)探索滲透人文教育的有效方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