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添
(浙江省杭州市丁蕙第二小學 浙江 杭州 310000)
以我個人為例,我去年從事了一年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我剛上這堂課的時候,我發(fā)現,學生們都是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們只是不想學習或不想聽課。由于我的經驗還很淺,所以我不敢忽視自己的教育活動群能夠產生的影響,老實說,在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如何教書和如何進行廣泛的研究,因此,我禮貌地向同事征求意見,然后進行反思,總結經驗,最后我發(fā)現,為學習者提供真實的體驗,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就是我教學目的的本質所在。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獲得了一些經驗:
小學生對新穎性和娛樂性非常感興趣,如果老師可以創(chuàng)建一些短游戲來進行教學,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地獲得學生的認可。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幫助老師創(chuàng)建精美的圖片和動態(tài)的音樂視頻,然后通過科學和智能的分級系統(tǒng)向學生展現出來。在徹底檢查語文教學過程嗯整合階段之后,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開發(fā)小型游戲,因為這可以使學習者可以輕松有趣地進行學習,因為游戲中的各種問題都可以在學生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并引起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每個人都愿意在主動地去學習知識,進而使得課堂學習環(huán)境變得非?;钴S,學習效果也可以進一步提高[1]。
提問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階段,所以,教師需要為學生設定難度適中的任務。對于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習者,這些問題需要按不同的難度分組。比如在教學《江南》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問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誰來看圖說說課文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情境?”大多數學生都會說:“魚兒在蓮葉中間歡快地游著”,這種問題就比較簡單老師就可以通過提問成績比較差的學生。
如果問題相對比較困難,那么就需要老師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并且如果學生有興趣,老師就可以通過問題的價值來指導學生。例如,在教學《大還是小》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問這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什么時候感覺自己很大?又在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俊?,進而邀請學生積極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可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如果可以照顧他人,那么這時候自己就非常偉大,但是相對于那些為國奉獻的人來說,自己又很渺小。這些研究結果都是圍繞著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的。除此之外,在這個階段的育兒對學校生活很活躍,并對新的有趣的事物感興趣。因此,教師應提出有針對性的幾個問題,以理想地反映學習者的身心特征和認知結構,使他們感到學習是非常愉快和有趣的,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和好奇心,然后在此基礎上改變學生學習的觀念,將“學生被迫學習”更改為“學生主動學習”,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學生的了解欲望[2]。
問題和評價應同時完成,老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查,然后進一步反映問題的價值,最終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一旦學生回答了問題,老師應幫助學生進行快速準確的評估。需要注意的是,評估對象是同學對問題的回答,而不是老師或學生本人,所以這就要求老師的評價具有客觀性。除此之外,考試的內容也應多樣化,并以此評估學生的對學習的熱情,學生的思想,學生的習慣,想象力和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老師需要使用大量的正面詞語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來說,老師需要采取認可和贊美的態(tài)度,對于回答不正確的學生,老師不應該直接進行批評,而是應該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再讓其他學生進行總結和討論,最后再進行總結評論,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思維和想法[3]。
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杰姆士曾經說過:“在人的所有的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弊鳛槲闯赡耆?,孩子也需要受到尊重和稱贊。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承擔起教師和領導者的運用,必須尊重學生。在這方面,作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和學生的對學習的態(tài)度。因為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學生才能感到自我的實現價值,學生在感覺到自我實現價值之后,就會激發(fā)自己對學習的動機,最終達成老師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由此可見,用尊重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能極大程度上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賞識意味著老師需要對班上的學生進行越來越多的認可和贊賞。這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在課堂上表現出色的學生,例如,課堂上坐姿端正、專心傾聽,積極思考,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老師需要進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語文教學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當然,對于學習差的學生,老師也需要用賞識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們,進一步激發(fā)差生對學習的積極性[4]。
總的來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系統(tǒng)的對書本知識進行傳授,還需要用尊重和贊賞的態(tài)度來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和整體教育質量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