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艷艷 田海青
(河南省靈寶市五畝鄉(xiāng)第一初級中學 河南 靈寶 472531)
在語文課程中,閱讀與寫作是教學中的兩個重要部分,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對語言知識進行有效地學習和應用,最大化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多文本閱讀,作為近年來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新興的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單一文本的閱讀方式,更重視對學生進行多種文本的共同閱讀,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積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1 多文本閱讀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閱讀作為學生學習知識、搜集信息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語文學習積累的重要基礎。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夠有效掌握各種閱讀技巧,準確推斷課文的內容要求,從而讓學生積累到各種寫作素材。多文本閱讀就是學生積累知識的重要方式,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針對同一個議題,讓學生進行多種文本的閱讀練習,不僅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能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高。
1.2 多文本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就是要對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進行補給,改變過去教學中學生單一文本閱讀的現狀。多文本閱讀就是要通過各種同主題、同題材的文本,組織學生在單位時間內進行自主閱讀,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還可以給學生留下更多的自主閱讀思考的空間。學生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閱讀的同時,根據對議題理解,對文本進行分析研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的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可以在寫作練習中更好地進行情感表達。
2.1 更新閱讀教學觀念,合理開展多文本閱讀。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同一文本,組織學生針對同一個文本進行精讀、細讀、研讀,達到了解文本大意的目的,最后再深入分析文本中描繪的思想情感。這樣固然可以讓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但是固定在一個文本中,不僅影響學生的閱讀量,而且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多文本閱讀,則可以避開這個弊端,讓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內,涉獵更多的內容,這樣在語言、寫法、表現手法等方面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比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更新閱讀教學觀念,根據教學需要,合理選擇學生的閱讀方式,正確對待多文本閱讀,創(chuàng)新多文本閱讀的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多種文本進行有效的探究性閱讀。
2.2 選擇多樣化的文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多文本閱讀運用在實際課程中,還需要具備選擇各種文本的能力。要根據教材中的文本,多思考,勤總結,善分析,能將各種同一形式的文本組合在一起,或者尋找一些課外素材,形成多樣化的文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課程中《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三個文本放在一起,要求學生從詩歌的意境、內容、表達方式等方面,讓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鼓勵學生對這些文本進行深入地分析,感受詩歌中的各種意境。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名著《水滸傳》時,教師可以將武松、魯智深、李逵等人物性格特點進行整合,組織學生對相關的故事進行多文本閱讀,讓學生根據人物的動作、語言進行有效地學習探究,閱讀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創(chuàng)新。
2.3 營造輕松和諧氛圍,引導學生的自主討論。閱讀課上,教師要善于營造輕松和諧的閱讀氛圍,善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互動討論,積極參與對文本的分析,這樣實施有效的寫作練習會更輕松。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課程中《孫權勸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列舉曹操、劉備、袁紹的案例典故,然后進行多文本的比較閱讀,讓學生針對這些人物,結合相關的描寫進行分析。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鮮活的人物形象,學生就很容易展開學習討論,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對人物的描寫這一寫作問題也就解決了。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文本閱讀教學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需要教師更新閱讀教學理念,具有對文本遴選的能力,更要有組織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的方式方法。要能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幫助學生掌握各種寫作手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