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縣珊瑚中心小學 胡 忠
要想提高學生在“先學”階段的學習效果,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提供先學的時間和機會?!跋葘W”需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且需要學生有目標、有依據(jù)地去學,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手段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從而幫助小學生進入 “先學”的過程之中,這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先學”習慣,并從中獲取知識具有重要作用。
導學案是用于引導學生進行先學的重要工具,能夠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和內容,避免學生將時間浪費在無用的地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預習中進行先學,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基礎性的了解和認知。這一階段,可以借助學案來完成導學,使學生圍繞具體的內容展開預習,從而達到先學目標。學案在這一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想提高學生的“先學”質量,教師就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再聯(lián)系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一個簡單的學案,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有層次、有目的的先學,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
以《少年閏土》的教學過程為例,為了讓學生在先學中了解該課所講的內容,我提前為學生設計了一份導學案,用于學生對新課的預習。在這篇導學案中所涉及的自主預習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總結課文主要講述了哪些內容;
3.總結自己對閏土的認識。
通過對導學案中相關內容的預習,逐漸了解到該課講述了魯迅與閏土之間的故事,并在故事閱讀中了解到閏土的聰明和能干。借助導學案所展開的“先學”,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完成了對相關知識的了解,這對于學生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其自主學習自信心。
為了讓學生產生“先學”的動力,并自主投入到對新知識的了解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生生合作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這對于發(fā)揮出集體的力量,促進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與融合將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新知識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真正發(fā)揮出先學的優(yōu)勢,為后期的深度學習奠定基礎。當然,要想確保生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效果最大化,教師應該適時地給予學生指導,確保學生所探究的方向能夠為學習服務,進而提高先學質量。
以《窮人》的教學過程為例,為了使全體學生都投入到“先學”中,并對該課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最終選擇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學初期,我首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之后向各個小組分發(fā)了一份學習任務,這些任務按照難度的不同分為個人任務和小組任務。個人任務主要是對課文重點字詞的辨認和內容的了解,小組任務則涉及文意和文法。通過這一任務的安排,大家先積極完成了對課文的初次了解,之后進入到對小組任務的探究中,并主動展開了討論。在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觀察時,我發(fā)現(xiàn)大家大都能在相互影響中提出新的認識和看法,而這也是利用小組合作進行“先學”的目的所在。倘若利用較為傳統(tǒng)的形式,很容易讓學生望而卻步,從而導致先學效果不佳。同時,在這一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自學能力也隨之得到了發(fā)展。
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自我建構,要引導學生在先學的過程中嘗試構建知識的內部機制,從而實現(xiàn)對相關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內化。實際上,“先學”本身就是為了讓學生去體驗對未知知識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給予學生自我建構的機會,鼓勵學生朝著未知去努力,從而打破對未知的恐懼和無奈。通過對學生自我建構情況的了解,教師之后的教學也會更具針對性,這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以《月光曲》的教學過程為例,為了讓學生在先學中感受到課文所描繪的意境,感受到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先對文章展開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總結自己所讀到的知識,從而為學生的先學提供了充分的發(fā)揮空間。在這一基礎上,大家最初都會按照解決生字詞、了解內容、了解情節(jié)等步驟推進。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看法卻能夠產生諸多不同,不同的認知和看法直接影響著學生最終的總結,這對于學生形成個性化的知識建構具有重要作用。在最終的展示階段,我邀請學生對自己的“先學”成果進行了敘述,并給予了大家認同和鼓勵,同時記錄了學生在“先學”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這對于學生的自我建構和之后的教學都將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
總之,“先學后教”中的“先學”能夠最大限度地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自主對知識展開學習與探究,這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整體學習能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理應為學生的“先學”提供方法與手段上的支持,如此才能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