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城關第三小學 何三平
小學語文教學應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部分。我們的語文教材都是質量過硬的典范,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把教學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實現(xiàn)廣泛教學,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在開展閱讀課教學時,應規(guī)劃教學與非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切都必須從基礎做起,文章也必須由文字和句子構成。閱讀課文,必須理解相應的詞語和句子,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學生必須能夠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詞語,組織必要的句子,同時掌握一些詞語和句子的意思,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學習閱讀和寫作。因此,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與句子、使用詞語與句子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葉圣陶曾說過:“我可以不等老師而讀書;我可以不等老師而寫作?!苯處熍嘤栆_到這兩點,教學才能成功。中國小學課堂教師應該明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位,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在課堂上,教師應勇敢地理解學生,相信他們,尊重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
在正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包括一些中外名著、科幻小說、現(xiàn)當代兒童文學與作文等,多讓學生閱讀一些體裁不同,內容豐富的書籍。因此,在上完新課后,老師可以根據(jù)所學的課文上,順勢向推薦一些書籍去多讓學生閱讀。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文后,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去領略中國古典名著的風采;在學習《普羅米修斯》一文后,可以建議學生閱讀《希臘神話故事》,去了解外國的文化;在學習《海倫·凱勒》后,建議學生在閱讀海倫·凱勒的作品《假如我有三天光明》,了解名人們不屈不撓的斗志。同時讓學生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去多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適當形式的獲取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識庫。
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動筆墨不讀”,讀與寫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基礎,特別是對于學生更深的理解文章、把握書的精髓有著巨大的幫助?!耙蝗兆x書一日功,十日不讀腹中空”,課外閱讀的關鍵貴在堅持。教師要經(jīng)常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施情況,鼓勵學生進行定量和定性的閱讀任務。
語文教材中也有不少名篇或名著的節(jié)選,但大部分節(jié)選都被刪減和補充,為了讓學生了解名著的精髓,閱讀名著的語言,繼承古典文化,更好地理解編輯的意圖,教師可以整合原著內容,與課堂教材形成鮮明對比,并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比較閱讀。例如,作者在講授《三打白骨精》時,將原著《西游記》第27 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結合起來,展開比較閱讀。例如,將課文環(huán)境描寫中相應的部分融入原著,并引入原文,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閱讀,讓學生們更能體會到妖魔鬼怪的出現(xiàn)和孫悟空高超的神奇力量。同時,學生在對比閱讀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原語的輝煌,而且,此時老師向學生推薦原作,他們會真誠地接受老師的推薦,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是以主題為基礎的。比如“愛國愛民”“親友情深”“自然景觀”等。這為課程整合的實施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們應該在學習過程中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將學習資源整合到單元中,使學生專注于自我閱讀和自我理解。同時,不同作者的作品融入同一主題,組織學生探究閱讀。這樣,學生不僅對學科有了更深的了解,還可以擴大語言文化儲備。
同一題材的作品在不同作者的筆下也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作者描述的內容相同,也有不同的理解以及不同的寫作主題和風格。如果能從學科的角度對同一題材的文章進行整合,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內涵,也能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如何確定文章,并幫助學生了解作者如何選擇描寫方法,如何選詞造句,如何進行編排。在教學中,教師要從精讀和略讀的角度整合教學內容。
總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外學習。只有通過課堂與課外的緊密聯(lián)系,對學生進行多形式、多角度的訓練,才能促進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學習正確的閱讀技能,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