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荊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青少年的體力充沛,活力旺盛,在體育運動中往往對各個運動項目都有較高的興趣,因此在引導學生參與到籃球學習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只有在興趣引導下學生才能建立對籃球的長期興趣,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訓練中,并且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籃球趣味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青少年的個性相對較強,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投入較多的精力,并且常常會因此得到較快的能力的提升。對于缺乏興趣,只能依靠他人的敦促而開展的活動,往往難以取得明顯的學習成效。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與訓練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興趣引導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意識,讓青少年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去感受籃球運動的快樂,從而增強籃球訓練的愉悅性。
籃球訓練不僅需要良好的體質,而且還要具備身體的對抗性和靈活性,因此在訓練時往往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往往使訓練單一而枯燥,進而影響青少年的訓練積極性。教師以興趣引導的方式,展開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往往可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讓青少年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籃球技能,增強訓練的實效性[1]。
傳統(tǒng)的籃球訓練往往比較單一枯燥,青少年要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提升球感,增強技能,這種訓練方式雖然同樣能夠起到提升能力的作用,但是卻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興趣引導法的實施則可以使訓練更加貼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提高青少年對訓練的積極性,活躍訓練氛圍,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升訓練的效果和質量。如籃球運動步法移動的教學,學生一般都會不感興趣[2]。這時教師應該將枯燥的教學設計成一場游戲。并積極主動地加入游戲中去,指導學生玩游戲,邊玩邊學,在游戲中學會籃球的步法移動。如果教師能用各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完成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開心地完成本次課堂教學內容,像這樣將青少年籃球學習中不被喜歡的如移動練習、防守練習轉變?yōu)楦信d趣的游戲活動,那么就一定會達到穩(wěn)定青少年籃球興趣的目的[3]。
青少年具有爭強好勝的潛在意識,因此加強訓練中的對抗性,可以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下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通過對抗認識到自己能力方面的欠缺,學習隊友的優(yōu)點,從而在切磋中互相提升。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對抗性訓練的設計,并且要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科學的分組,讓各組的能力“勢均力敵”,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也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使訓練不僅僅是單一的“學”與“練”,而是激發(fā)青少年的創(chuàng)造力與主動性,是對抗性競賽更加富有科學性。比如當前很多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會常常采用“五人籃球”“十球對抗”等,這些活動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訓練的機會,并且讓學生在對抗的過程中遵循規(guī)則,加強溝通,提高對抗性競賽的實效性。
籃球運動一直以來具有非常堅實的群眾基礎?;@球明星在群眾中也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此在青少年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嘗試開展籃球明星網(wǎng)絡遠程指導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極大地激發(fā)青少年對籃球運動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籃球訓練中。學校要積極的與籃球俱樂部或訓練中心等機構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基地,讓學生能夠近距離的與籃球明星接觸?;@球專業(yè)人員參與到青少年訓練中也能夠進一步的增強其社會責任感與公益意識。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讓青少年與專業(yè)人士面對面,讓專業(yè)人士就青少年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專業(yè)的解答,增強學生對籃球訓練的熱情[4]。
任何訓練都離不開實戰(zhàn),因此教師在開展青少年籃球訓練的過程中要注重開展多種形式的籃球活動,讓學生不僅僅在校園內進行訓練,而且能夠讓學生走出校園,參加多種形式的籃球運動。學生在籃球活動中可以提高自信心,加強比賽心態(tài)。當前很多學校都在組織校園籃球明星賽,通過打造“籃球明星”,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籃球氛圍?;@球是具有交際功能的體育運動。在籃球的興趣培養(yǎng)中離不開“人與人”的溝通,包括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學生與學生的溝通。例如在青少年籃球比賽中,青少年具有極強的競爭意識,比賽中雙方攻防激烈,而到了場下,雙方運動員經(jīng)常能培養(yǎng)出深厚的友誼。形成良性競爭,共同進步。所以籃球的溝通性是對中國青少年籃球興趣培養(yǎng)的保證。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在興趣引導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更加注重對趣味性的打造,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愉悅感,調動學生的興奮度,而忽略了課堂自身的教學目標,從而導致了籃球訓練的效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教學目標在訓練過程中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與銜接都應該圍繞教學目標而展開。在興趣引導法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教學目標的重視,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認知和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行進間低手三步上籃”為例,教師在開展興趣引導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興奮感,常常會更加重視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投籃的瞬間而忽略了對投籃動作標準的關注。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要明確訓練目標,注重對“一大,二小,三起跳”要領的趣味化訓練[5],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技術層面上,從而增強對學生的動作的掌握精準度。
學生在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常常會產(chǎn)生個體差異性,因此學生常常會產(chǎn)生心理壓力。同時籃球運動還是一項集體性的運動,因此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非常重要,學生如果不善于表達自己往往會導致被孤立,或者被邊緣化的情況出現(xiàn),不僅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對團隊的發(fā)展造成了較大的限制。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注重對學生心態(tài)的調整,讓學生能夠在一個相對和諧輕松的環(huán)境下展開教育[6]。
比如教師要在訓練的過程中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以及在團隊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對于存在的人際關系問題和心理問題要進行及時的干預,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更加主動積極,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教師要利用興趣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籃球運動,理解籃球精神,讓學生能夠在籃球運動中不僅提高技術水平,而且提升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真正的理解籃球文化,團結隊員,互幫互助,形成良好的籃球訓練氛圍。
中國的教育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唯結果論”的弊端,無論是文化教育還是體育教育,人們更加重視教育的成果,而忽略了對教育過程的關注。這也使很多學生在接受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結果,從而使過程更加單調枯燥,失去了其本應有的色彩。從女排比賽的失利就可以看出,人們對于比賽結果依然有非常高的重視,而對于比賽課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女排精神的關注則大打折扣,似乎所有的訓練都必須要與“勝利”畫上等號。這種“唯結果論”極大的限制了人們感知運動的快樂。在籃球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籃球訓練過程的快樂,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輕松自由與運動的酣暢淋漓,從而為學生進一步深入的研究與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教師可以將游戲穿插到動作訓練中,也可以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如體感游戲,VR設備等,讓學生在全新的訓練環(huán)境中增強對籃球訓練的接受度,減少抵觸情緒,并且在現(xiàn)代化教學過程中針對性的提高自己的籃球水平。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興趣引導教學的實施能夠讓學生保持較高的參與意識與訓練的趣味性,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訓練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興趣引導法在青少年籃球訓練中的作用,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興趣引導與訓練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強訓練的實效性。在理論提升與實踐融合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增強對興趣引導教學方式的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深化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