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立
(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黃潭初級中學,福建三明 353306)
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采取灌輸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形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僅限于強行記憶,無法與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聯系,教學效率不高。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需要重視生活化教學,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聯系,使學生能夠通過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化學知識的實用價值,發(fā)展學生的化學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蘊含很多的化學知識。教師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將學生感興趣、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入化學課堂,以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欲望,并在熟悉的生活化教學中深入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化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及學生的學習質量。
剛開始教授化學知識時,教師通過緒言部分“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一課的教學,利用人們生活中的事物,與化學知識進行聯系,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化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知識。例如,教師可用食鹽舉例,在用化學方法研究實驗后,發(fā)現食鹽除了是調味品外,還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人們利用食鹽,可以制造氫氧化鈉、氯氣和氫氣,進而可以制造鹽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農藥等。其他如造紙、紡織、印染、有機合成和金屬冶煉等,也離不開由食鹽制得的化工產品。另外,教師可為學生引入生活中的實例。生產化肥和農藥,能夠增加糧食產量;利用化學合成的藥物,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等。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使學生真實地感受生活與化學的關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化學的教學效率[1]。
對于初中生來說,化學知識極為抽象,很難有效理解。若是依照語文、歷史等抽象程度較低的學科的教學形式對學生傳授化學知識,學生可能很難有效把握,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只能機械記憶,無法進行深刻理解,達成高效的教學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使學生對化學知識形成更加直觀、形象的感受,理解化學知識。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深刻性和主觀體驗[2]。
例如,在教學“空氣”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描述身邊美麗自然環(huán)境的視頻,引出生活中須臾離不開空氣,要求學生做深呼吸并提出問題,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實例來說明無色無味不易察覺的空氣真實存在嗎?通過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的空氣,有效地將學生帶入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化學知識。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實驗學科?;瘜W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既要重視化學教學內容,也要關注化學實驗。教師想要在化學課堂中強化學生的化學素質,就要開展生活化實驗教學。若是實驗步驟過于復雜,實驗內容相對混亂,則會使學生產生對化學知識學習的厭倦感,難以提升探究化學知識的學習效率,發(fā)展學科化學素養(yǎng)?;瘜W教學中開展生活化實驗教學,通過人們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學生了解實驗,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學會分析問題,進而成功地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化學能力的大幅提升?;瘜W生活化本身包含了化學實驗,開展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載體。通過化學實驗,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教師進行實驗教學,通常需要借助生活實例,若在實驗過程中為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就能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化學知識,提高化學素養(yǎng)。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化學知識的魅力,真正發(fā)揮化學知識的價值[3]。
在教學“水的凈化”一課時,教師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水質清澈的河流、水庫等圖片,再觀看洪水過后的混濁的水的圖片,向學生提問:剛才看到的清澈的河水或污濁的河水,這些水能不能直接飲用?為什么?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雜質的天然水變成可供飲用的水呢?教師從解決生活問題入手,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引入新課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開展生活化的實驗教學。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凈化水的方法有靜置、過濾、吸附、蒸餾等。采取生活化教學形式,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學知識,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時,對于化學中較為抽象的學習內容無法有效把握與理解時,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資源,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方案。通過與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以消除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畏難心理,使學生主動學習化學知識。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資源,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
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發(fā)展化學能力時,需要進行獨立思考。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會真正使學生知識的學習實現內化。教師為學生布置的化學課后作業(yè),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社會實踐相聯系,加大實踐性學習的比重,使書面作業(yè)和社會實踐作業(yè)兩者并重。若是在布置作業(yè)時僅重視書面作業(yè),則使學生只會理解理論知識,使學生的知識能力與實踐能力相脫離,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將學生的學習生活置于社會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和理解知識,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拓展知識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在“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作業(yè),調查自己家庭中的飲食情況,參考食物營養(yǎng)表,積極研究這些食譜搭配是否合理,對于不合理之處給出糾正方案并與家長進行溝通。這能夠使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生活,讓學生意識到化學來源于生活,也要為生活服務。
在初中化學課堂上,要想有效提升初中化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教師就要開展生活化教學,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效率。將生活化教學引入初中化學教學,讓學生能夠通過熟悉的生活現象,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熱情,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將化學原本抽象的知識內容轉變?yōu)閷W生熟悉的內容,可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和輕松掌握化學知識,高效達成化學教學目標,構建理想的化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