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耀光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qū)信都鎮(zhèn)獅峰小學 廣西 賀州 542800)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為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打好基礎。伴隨新課標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部對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教學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必須要針對教學進行改革,首先老師需要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閱讀中,并且從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所謂通讀的方式,就是要求學生在進行閱讀課文時順利流暢的就行朗讀,但是實際教學中,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很容易就遇到自己不認識的詞語,他們就會停下來查閱這個詞念什么,但是這種閱讀方法雖然讓學生可能學會了這個字,實際上卻讓他們忘記了前面的課文所講的內容,導致他們在查詞完畢之后又回過頭重新閱讀,降低了閱讀效率,老師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通讀能力的培養(yǎng),當學生在文章中遇到一些生詞時,跳過或者是先放一放,要做到將課文流暢的進行朗讀,并且需要采用出聲朗讀的方式進行閱讀,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同時能夠掌握文章的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課文理解力。老師還可以結合一些問題,促進學生的文章理解,例如《祖父的園子》中,老師可以給學生出一些問題,文章主要通過什么描寫順序進行描寫,還有文章中所寫出的園子的明顯特征是什么,這些都是學生通過文章通讀就能夠了解的問題,從而讓學生的通讀更加高效。在學生完成了課文通讀之后,老師還可以進行學生課文朗讀成果的檢驗,讓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一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問題,他們的閱讀教學太過粗略,學生僅僅通過他們的教學掌握了課文的一些基礎知識,甚至一些老師完全忽略了課文細節(jié)的教學,因此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精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相關的課文內容。當學生進行了課文預習和通讀之后,他們對課文已經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就會比較輕松,老師就可以將文中的重點知識提煉出來,讓學生進行學習,并且讓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反復閱讀,提高他們的理解程度,老師還要結合自己的講解,讓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例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有很多內容的描寫。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將一些重點的字詞句單獨圈畫出來,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重點和學生進行分析和交流。老師可以將這個句子拿出來,針對其中運用的語言和詞語,還有修辭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例如運用了什么樣的方法、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內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等,讓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描寫,想象出魯迅先生的真正的外貌和真實的性情,這樣的教學就會更加的生動有趣。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重教學的循序漸進,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所以在進行詳細的課文教學前,老師首先要讓學生進行課文粗讀,一般情況下課文粗讀應該在學生的課文預習階段進行,所以老師應該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首先進行課文預習并且讓他們的預習要具有目標性,這并不是說就是局限了學生的閱讀方法,學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既可以出聲朗讀,也能默讀,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學習即可。并且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首先針對生字和生詞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懂的內容進行標記,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就能夠在老師進行教學時重點聽自己不懂的地方。例如,學習《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時,老師首先讓學生在課堂開始前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將文章中自己不認識的字和詞通過查字典的方式進行學習,并且讓他們進行課文的大意理解,在大意理解過程中要讓學生將自己覺得難懂的地方畫出來,然后在課堂老師講到相關內容時學生就可以有意識的認真聽這一部分內容,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查閱相關的一些知識和資料,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也可以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要進行貼合學生實際的閱讀教學,首先要讓學生進行課文預習粗讀,讓學生首先進行課文生詞的查閱,之后在課堂上在進行文章的通讀,讓學生能夠掌握課文的大概含義和一些知識,老師之后還要進行課文精讀教學,通過對一些細微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知識,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