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旭
(黑龍江省望奎縣海豐鎮(zhèn)中心小學 黑龍江 望奎 152183)
語文知識來自于人類社會歷史經(jīng)驗的概括和總結,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其沉淀的文化底蘊是不可估量的。放眼世界,還未曾有過哪個文明能像我們一樣能擁有近十萬個單體文字和數(shù)十種不同時期的文字形式。而古詩詞,正是其中的精髓所在?!白x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若能長時間受其熏陶,是有著陶冶情操,升華靈魂的作用的。因此,在小學的語文教育教學中,進行適當?shù)墓旁娫~誦讀實踐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作為一個擁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文明大國,千年的文化積累應當在當代學生們身上繼續(xù)傳承下去。傳承幾千年文化歷史若以一個歷史學的概念進行學習,小學生難以理解,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可以采用輕松歡快的方式進行歷史故事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采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解歷史文化以及古詩文等。將古詩文的歷史背景與古詩文本身的故事都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展開講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順利吸收古詩文知識。古詩文誦讀也是同樣的道理。長時間的誦讀積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愛上古詩文,從而汲取其中的文化精粹形成自己知識構架。
我校在經(jīng)典古詩文誦讀教學中,每天利用晨讀的時間展開誦讀教學。定期開展相應的詩歌誦讀比賽。以多元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對經(jīng)典古詩文的學習。例如,在比賽中設計詩句接龍、你問我答等比賽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們參與到比賽,展開學習。諸如此類的古詩文比賽大多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其中。若是班級開展古詩文比賽則可以每周進行,若是學校組織古詩文比賽則可以每月進行。學校所組織的比賽活動,其規(guī)模更大,形式更加多樣,并在比賽之后頒發(fā)獎品鼓勵學生們參與到古詩文比賽中。此外,針對古詩文進行作畫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理解的一種良好的形式。學生在繪畫中可以將自己所感悟到的詩歌意境表達出來,還能夠促進學生繪畫能力的提高。
2.1 文化經(jīng)典,誦讀不絕。語文課程的學習本就需要誦讀文章,體味文章的內(nèi)涵。經(jīng)典古詩文的誦讀可以利用課前兩分鐘展開。語文課程開始之前,班長可以帶領同學們誦讀古詩文。在此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通過古詩文閱讀快速進入到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形成上課的狀態(tài)。并且,長期的古詩文誦讀讓學生們得以積累更多的古詩文。古人常說,厚積薄發(f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古詩文誦讀,積累量達到一定的程度,學生自然能夠在這些古詩文中汲取到精華,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素養(yǎng)。
2.2 以畫為媒,情誼滿堂。繪畫是一個令人舒緩的藝術,讓人的情緒在其中盡情地表達。在整個學校中,教室里的墻壁上大多貼上了畫報;教室后面的墻壁上還有黑板報等。這些空間都能夠為學生學習古詩文提供一絲耳濡墨染的空間。這些小空間看似得不到重視,然而學生們偶爾抬頭看到也會讀一讀,記一記。在此過程中,學生就能夠?qū)ν皇自娪胁煌母惺?,進而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2.3 經(jīng)典誦讀,強調(diào)學科融合。首先,將古詩文與書法二者進行融合,促使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學生通過閱讀而知古詩文深意,通過書寫來體味經(jīng)典內(nèi)涵。將古詩文誦讀與書法課程進行融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并提升學生的書法。另外,還可以將美術教學與古詩文教學相結合。古詩文中所描繪的畫面都帶著深意,讓學生將古詩文中的畫面描繪出來,也是學生表達自己對古詩文理解的一種形式。其次,將傳統(tǒng)節(jié)假日與古詩文教學相結合。傳統(tǒng)節(jié)假日大多有著深厚的故事背景。在此前提下,展開古詩文教學,讓學生去體會節(jié)假日背后的故事,從而提升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字帖臨摹、詩文配畫等活動,讓學生更加全面地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古詩文中的景、情以及理的表達等都十分深刻,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感悟卻大不相同。在繪畫、字帖臨摹等過程中也能夠表達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最后,將古詩文教學與競賽進行結合。通過競賽等形式鼓勵學生學習古詩文,激勵學生培養(yǎng)書法等興趣愛好。通過這些學科與古詩文的融合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于古詩文的學習方法不勝枚舉,古詩文的魅力也是無窮無盡的。古詩文與書法的結合、與音樂的結合、與繪畫的結合、與舞蹈的結合等,無一不展示出了古詩文的魅力。加強小學生對古詩文的學習十分重要。對古詩文的學習如同感受詩人的一生。詩作是詩人們表達自己思想的工具,他們或開心,或抑郁,或胸懷大志無施展之地的惆悵,或游子離鄉(xiāng)思念親人的凄苦。這些詩歌將詩人的心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學生通過對古詩文的學習對語言文字進行把握,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等。另外,在古詩文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中,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等也能夠更加迅速地提升。
經(jīng)典誦讀是學生在華夏文明中穿梭的方式。閱讀、朗誦、感悟、感知,最終會幫助學生們提升其文學素養(yǎng)。作為一名中國人,學習中國千百年來的璀璨文明,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的責任。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帶領學生進一步領略古詩文的魅力,從而愛上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