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萍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qū)郝家鎮(zhèn)中心小學 山東 東營 257508)
羅才軍老師說過:“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我們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語文課,是否在意這些“眼睛”呢?優(yōu)秀教師羅才軍執(zhí)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文時這樣導入:
師:題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當你第一次讀到課題,你是什么感覺?如果要你用一個標點符號來表示,你會用什么?
生:問號
師:對啊,為什么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請大家讀出這種疑問的語氣。
生:齊讀
師:好,讓我們帶著這種疑惑一起到文中尋找答案吧!
(文末,學生已經(jīng)感受到了德國人那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心情很是激動,仿佛從中受到了啟發(fā)。)
師:(板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也就是說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
生1:風俗;生2:習慣;生3:品德;生4:風情……
師:作者不由的感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如果此時讓你再給題目加個標點,你會加什么符號呢?
生:感嘆號“!”。
師:德國人真是了不起,硬是把“?”變成了“!”來,齊讀課題。
生: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出了發(fā)自內心的欽佩與贊嘆)
小小的題眼蘊含著濃郁的語文味。而到了中高年級,題目的利用價值仿佛變得微小,有時只是在作文教學中一提,由于多是輕描淡寫,對學生而言也便形如煙云一般隨風而散。案例中,羅老師借助高年級學生心理學習的特點,一個大大的問號,既摸清了學生的興趣點,調動起求知欲,又使學生在解疑之中細讀文本,恰恰符合古人的“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之論。文至末尾,學生已被德國人這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所感動,所佩服。此時再動聽的話語也抵不過一句——“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所震懾出來的魅力。題目還可以這樣妙用和巧用,看過之后我們又怎能不拍手叫絕呢?
教師作為現(xiàn)代課堂的引導者,應該做好一個船長的角色,引領學生自由地馳騁在語文園地里,學會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近期,我校語文組磨課,有幸聽了張老師執(zhí)教的《搭石》一課。張老師對于詞語“人影綽綽”的指導,給我以極大的啟示。
鑒于磨課的緣故,課堂上學生查閱思考的時間相對較少。當張老師問到:“理解人影綽綽的意思嗎?”這個問題時,學生都默默無語。這個時候,張老師用她溫柔而又堅定的語氣,緩緩道來:在字典上,“綽”字一共有三種解釋。分別為,寬,不狹窄;富裕;形容姿態(tài)優(yōu)美。那么,你認為在本文中,應該是哪一種解釋呢?
生短時間內做出回答:第三種。
平時,學生的練習題當中,我們經(jīng)??吹竭@種根據(jù)語句或者語境選擇生字、生詞意思的訓練題目。張老師在課堂上重現(xiàn)了這種題目形式,既體現(xiàn)其完備的語文功底,展示了她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又進一步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回顧、認識了這種題目,知道了這種題目的重要性。語文教師的自身語文修養(yǎng)高低,決定了學生根基的穩(wěn)固與否。誠然,完備的語文學識固然重要,但還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技能,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并給與積極的引導。授之以漁,方為上策。
為人師者,自己先要胸納百川,胸存日月,方可形成大氣象、大氣派,以感染學生。而后授之以漁,循循善誘,乃成大器。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好想象之船舵手的作用,而真正的角色探險活動則需要班里的勇士們親力親為,然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課文進行復述、表達看法,這樣,他們才會真正地成為語文世界的主人。
曾在書上看到過某老師所執(zhí)教的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12課《小木偶的故事》教學片段,她善于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以此有效指導朗讀,感悟人物的形象,至今使我記憶猶新。片段:(生融入角色,朗讀小兔子的話)
“嘻嘻。裝得一點都不像!你瞧,應該像我這樣?!毙⊥米育b牙咧嘴地做了個痛苦的表情,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師:同學們讀之前,先想一下在這篇課文里,小兔子是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xiàn)呢?生:小兔子非常溫柔,可愛。師:那你認為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朗讀這段話呢?生:小兔子比較可愛,讀得時候應該比較溫柔。師:要想表現(xiàn)出小兔子的溫柔,語速應該……生:慢一點。生:甜甜的,嘻嘻。師:那么,現(xiàn)在請同學來讀一下吧。
新課標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處于中年級的學段,學生對于童話并不陌生,單純地進行閱讀理解方面的學習,就顯得淺薄了些。那么,能夠準確地把握童話形象,融入角色地朗讀,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融入角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形象定位,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有助于他們在以后的寫作中刻畫人物形象。
語文教學,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提升教師的智慧,同時也在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