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敏
(福建省泉州市平潭實驗小學 福建 泉州 362000)
繪本《我媽媽》作者是英國的安東尼·布朗,他不僅故事寫得特別好,圖畫也畫得一級棒,曾經(jīng)獲得了國際安徒生大獎,作者將印象中的媽媽用兒童化的語言讓穿著花睡袍踩著粉拖鞋的媽媽顯得極具親切感,把這個“真的很棒”的媽媽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孩子們懂得了媽媽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深深地愛著我們。
語文新課標指出第一學段的學生應:“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并樂于與人交流。”而實際上很多一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大,閱讀童話、寓言、故事等還是有難度的,繪本則是個很好的過渡,它圖文結(jié)合的特點給低年級孩子在閱讀的難度上降低了不少,是最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圖畫書。但有些老師覺得繪本太過簡單了,讓學生自己看書卻不進行適當?shù)囊龑l(fā),致使繪本閱讀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圖文結(jié)合讀繪本,在習得一定方法有一定認知的基礎(chǔ)上遷移學法呢?如何引導學生對認知結(jié)果進行鞏固甚至再創(chuàng)造呢?怎樣使學生進入更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進行學習呢?接下來筆者就結(jié)合繪本《我媽媽》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實踐來談?wù)劊?/p>
低年級的孩子已經(jīng)具備了讀圖及想象的能力,并且掌了一定的閱讀繪本中文字的方法,繪本可以說是低段孩子閱讀的最理想的讀物之一。但是需要學生把平常的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到繪本閱讀中,這對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
筆者通過欣賞繪本《我媽媽》中的幾幅精彩的圖片來引導學生學習怎么樣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繪本。先出示圖文“她的歌聲像天使一樣甜美。吼起來像獅子一樣兇猛。”引導孩子們認真觀察圖,結(jié)合圖中的文字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你們的媽媽有沒有像獅子一樣兇猛地吼過你?用上“當我……時,媽媽會……”這個句式來說。孩子們聊到兇巴巴的媽媽時似乎都很有同感,有無數(shù)條罪狀要訴:“當我學習不認真時,和同學鬧矛盾時,考試不理想時,被老師批評時……媽媽都會像獅子一樣兇猛地吼我?!惫P者充當忠實的傾聽者并引導思考:盡管如此,作者卻還是說:“我媽媽真的、真的很棒!”這是為什么呢?話鋒一轉(zhuǎn)孩子們?nèi)粲兴迹阋谎晕乙徽Z,順水推舟便總結(jié)出了:嚴厲也是另外一種愛。
為了讓學生扎實掌握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繪本這個要點,筆者進行了學法遷移。出示圖文:“我媽媽是一個有魔法的園丁,他能讓所有的東西都長得很好?!?1)用剛才的方法仔細觀察這圖片,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2)釋義綠手指:綠手指代表種什么都能活的人;看,一盆盆花都開得很鮮艷;種出了一盆愛心一樣的花兒;讓睡袍上的花都冒了出來,還爬到了頭上;身后還有各種各樣、形態(tài)各異的花朵;有紐扣有魚有茶杯有水果。(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象,這么能干的媽媽除了能讓這些花草長得好之外,還有可能讓什么長得特別好呢?(4)生七嘴八舌地討論。(5)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jié):是呀,媽媽一定也能把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特別好,幫一家人把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條。
再如:講到“我媽媽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
師:媽媽變成什么了?
生:廚師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頭戴廚師帽,身上還穿著圍裙呢!
師:你覺得媽媽的廚藝如何?你從哪兒看出來?
生:桌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蛋糕呢!看著都流口水了……
師:難道媽媽只會做蛋糕嗎?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媽媽在平常的生活中還會做出哪些好吃的?
生:周末放假在家里,媽媽會做可樂雞翅。
師:你有這么能干的媽媽真幸福。
生:我生日時媽媽會做蛋糕和禮物給我。
師:我看到你臉上已經(jīng)露出幸福的微笑了。
生:過年過節(jié)時,媽媽會做一大桌美味佳肴。
師:要是這些美食就擺在我們面前那該多好呀!
師:所以安東尼說:“我媽媽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p>
新課標指出,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展開想象,獲得初步情感體驗”, 圖文并茂的繪本總是契合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能給老師和學生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還能在作品原有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進行拓展。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大膽想象積極補充,從而獲得多樣化的閱讀感受。基于這一要點,筆者做了如下教學設(shè)計:
2.1 (1)出示圖文:我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還像沙發(fā)一樣舒適;她像貓咪一樣溫柔;有時候又像犀牛一樣強悍。
(2)輕聲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接下來就要用上我們圖文結(jié)合讀繪本的第二個方法了——邊讀邊猜想象讀。
(4)句式訓練:安東尼的媽媽還有可能像什么一樣呢?用“像……一樣……”這個句式來說。
(5)學生自由猜想,教師相機引導生自由發(fā)言:媽媽像大床一樣舒適;媽媽像蜜蜂一樣勤勞;像老虎一樣兇猛;像小兔子一樣活潑可愛;像睡蓮姑姑一樣善良;像百靈鳥一樣能歌善舞;像孔雀一樣漂亮……
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抓住文中的“像……一樣……”的句式發(fā)揮想象練說,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了讀繪本、學表達、拓思維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對邊讀邊猜想象讀這種方法有更深刻的認識,筆者安排了如下學法遷移訓練:
2.2 出示圖文:還是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
師:媽媽很強壯你從哪里看出來?
生:一次性提那么多東西,不僅每只手提好幾袋,就連腋下也不放過,夾了好多東西,表情卻很輕松,背依然挺得那么直……
師:哦,在安東尼眼里,媽媽是?
生:全世界最強壯的女人。
師:用上剛才的方法來猜猜,這幅圖上強壯的媽媽手上的袋子里有可能裝著些什么呢?(學生自由猜)
生(七嘴八舌地):我最喜歡的玩具、好吃的、飲料、牛奶、學習用品、菜、衣服……
師:所以他不由地夸媽媽……
生:我媽媽真的很棒!
師:誰也來夸夸(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驗讀的方法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更易于表達出真情實感。筆者在執(zhí)教繪本《我媽媽》時,努力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體驗進入生活的情境中去發(fā)現(xiàn)繪本中藏著的秘密。創(chuàng)設(shè)合適的情境讓孩子們體驗著讀可以豐富主體閱讀繪本的感受。
3.1 課件出示圖文:她也是一個好心的仙子,我難過時總是把我變得很開心。
師:放學回家,我和同桌因為一塊橡皮擦鬧了別扭,回到家,我推開門一看,看到媽媽像仙子一樣,你的心情會這么樣?。?/p>
生:頓時開心了許多,把不開心的事給忘了。
師:上次期中考結(jié)束我滿心歡喜,本以為能夠考100分,結(jié)果卷子發(fā)下來才知道由于粗心漏做了一大題,才考90分,心里可不是滋味了,回到家看到這么一個可愛的媽媽你會感覺怎樣啊?
生:開心多了,下次要更細心。
師:這么可愛的媽媽我們一起來夸夸她好嗎?
生(齊讀):“她也是一個好心的仙子,我難過時,總是把我變得很開心?!?/p>
在情境中學生輕而易舉地就感受到了作者筆下的“好心的仙子”是怎樣的,為了強化學生對“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驗讀”的認知,筆者再次做了如下遷移:
3.2 出示圖文:我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還像沙發(fā)一樣舒適……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圖,安東尼說這沙發(fā)像媽媽,你從哪里看出來了這個沙發(fā)是媽媽?
生:沙發(fā)墊就是媽媽的睡袍、沙發(fā)下還墊著媽媽的鞋子……
師(再創(chuàng)設(shè)情境):想象一下你上了一天的課好累,一回到家就坐在軟軟的沙發(fā)上而不是硬硬的板凳上,那會是什么感覺?
生:好舒服呀!
師:所以說媽媽還像……
生:沙發(fā)一樣舒適……
繪本里的圖片就是圖畫書的生命,繪本雖然看起來簡單易懂,實則暗藏著作者十分細膩的心思,他們常常在許多圖片和文字中都埋伏下許許多多的共同小秘密,教者還應該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的細節(jié),用心去體悟其間蘊含的情感,觀察細節(jié)用心讀也就對繪本的情感體驗進行了升華。
在讀完整本繪本《我媽媽》后,筆者整理出繪本中所有含有愛心的圖片,還引導學生繼續(xù)觀察:“老師看看誰有火眼金睛,能夠發(fā)現(xiàn)有一樣重要的東西藏在圖片里面,是什么?”孩子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些圖片都藏著一個愛心,有的在媽媽的杯子里,有的在媽媽捧著的花盆中,還有的在媽媽的鼻子上……筆者繼續(xù)追問:“為什么這些圖片里面都有‘愛心’?‘愛心’代表了什么?”“代表著媽媽那無處不在的愛”,“代表著我們也很愛媽媽” 。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對繪本里“我”和媽媽之間那美好的感情,那深深的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樣層層推進,也就加深了學生對《我媽媽》的理解,感受繪本所傳達出的快樂與愛意。文末的這句“我愛她,而且你知道嗎?她也愛我!永遠愛我!”孩子們就順理成章地理解了。
課末筆者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chǔ)上遷移拓展,引導學生用上課上所學方法讀一讀老師推薦的相關(guān)繪本,筆者是這樣引導的:安東尼也特別愛他的爸爸,也寫了一本《我爸爸》送給爸爸,這本書也很有趣,每一幅畫里都藏著一個小太陽,同學們回去用上我們今天閱讀繪本的方法好好讀讀,看看在這個爸爸身上又會發(fā)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相信在《我爸爸》、《我媽媽》的對比遷移閱讀中,孩子們定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豐富孩子的情感。
基于提升孩子的閱讀素養(yǎng)的目標,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筆者提出了以上閱讀繪本的重要方法。我們老師在平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多引導學生理解何謂生活實際,讓學生能在平常的實踐中慢慢地體會到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就是:把自己真實的生活和書本中的圖文結(jié)合在一起。鼓勵學生閱讀相關(guān)的繪本且有一定的閱讀量,學習了之后多用類似的方法進行閱讀實踐,認知后再進行方法遷移。
品讀繪本的方法當然遠不止這些,等到了中年級學生開啟了大量閱讀新階段之后又應該掌握新的閱讀繪本的方法,比如讀寫結(jié)合讀繪本,大膽質(zhì)疑提問題等。好的繪本值得我們反復多遍閱讀,低段讀過中段甚至高段時運用不同策略還可以反復閱讀??傊?,繪本閱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認知到遷移,是從“學”到“用”緊密相連的過程,是在實踐中深化認知,在反復實踐中,遷移認知并達到熟練運用,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將繼續(xù)踐行“認知-遷移”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