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樹鈞
上海戲劇學院
1934年7月,曹禺的四幕話劇《雷雨》在大型文學刊物《文學季刊》上發(fā)表。這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一個不知名的青年,一躍成為中國劇壇的新星。每當我翻開《雷雨》,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第一次觀看話劇《雷雨》時的情景。記得50年前,我還在讀高三。一個盛夏的夜晚,我在母校上海市市東中學第一次看到話劇《雷雨》演出的電視實況轉(zhuǎn)播。看完之后,我激動不已、夜不成寐,朦朦朧朧地感覺到這部戲博大精深,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
1959年9月,我考進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62 至1963年,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雷雨》人物論”作為自己的畢業(yè)論文選題,而我的指導教師正是著名戲劇理論家顧仲彝先生。顧先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他引領(lǐng)我進一步領(lǐng)會了曹禺劇作的魅力,向我分析了易卜生、莎士比亞、契訶夫、奧尼爾等戲劇大家對曹禺劇作多方面的影響,激發(fā)起我對曹禺劇作更加深入的探討。與此同時,我也開始積累起自己研究曹禺的第一批資料。
1981年,出于對曹禺作品的熱愛,經(jīng)過多年的資料積累,我整理出一篇近3 萬字的《曹禺年表》在刊物上發(fā)表。為了進一步開展研究,我冒昧地給曹禺先生寫了一封信,請他的女兒李如茹代為轉(zhuǎn)交,隨信附上《曹禺年表》一份。我在信中寫道:“結(jié)合‘中國話劇史’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我選擇您的作品,準備從中國話劇發(fā)展史的角度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與探討,并想從編寫較詳?shù)摹赌瓯怼贰赌曜V》開始?!诰帉憽赌瓯怼返倪^程中,也很希望得到您的幫助和指教?!薄八膬?nèi)容如與史實有出入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痹谛胖校疫€具體列出了18 個問題,請曹禺先生釋疑。信送出之后,我又有些后悔,感到此舉太唐突。自己當時不過是上海戲劇學院一名年輕的講師,怎么能如此打擾早已蜚聲海內(nèi)外的戲劇大師呢?不料,隔了不久,我便收到了曹禺先生的親筆回信,信中說:
曹樹鈞同志:您的信早已收到,因病因事遲遲未復。深以為歉。
敬祝安好。
曹禺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六日
令人感動的是,曹禺先生對我提出的18 個問題,在回信中逐一作了回答,有的問題還作了相當詳盡的親筆回復。例如:
一、筆者問:“趙丹同志1937年曾同您洽談《原野》演出一事,后來此劇如期演出了沒有?”
曹禺先生答:“我在一九三七年夏到滬與趙丹、舒繡文等演員與導演會談過。他們一直在滬演出,直到‘七七’事變后被迫停演。可問北京電影制片廠老導演朱今明同志?!?/p>
二、筆者問:“《原野》的素材除來源于段媽的敘述外,其他還有什么出處?當時您是否到農(nóng)村訪問或住過若干時候?”
曹禺先生答:“關(guān)于農(nóng)村破產(chǎn)、農(nóng)民逃荒、農(nóng)民在鄉(xiāng)下受地主惡霸迫害壓榨,我在天津從各方面書報上、我周圍的來自鄉(xiāng)下的女仆人等處知道不少。我親眼看見來天津逃荒農(nóng)民凄慘悲痛的情況,但我未到農(nóng)村體驗生活,我只見過附近農(nóng)村凋敝、民不聊生的表面情形?!?/p>
曹禺先生對青年學者的回信,極大地鼓勵了我深入探討曹禺劇作、研究戲劇精品的熱情。
“誠重勞輕,求深愿達?!比松缆飞?,機遇總會不期而至。在我探討曹禺戲劇藝術(shù)魅力的道路上,就遇到過兩次大的機遇:一次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約我和俞健萌創(chuàng)作文學傳記《攝魂——戲劇大師曹禺》,一次是中央電視臺邀請我執(zhí)筆撰寫電視傳記片《杰出的戲劇家曹禺》。這兩次機遇,使我在曹禺戲劇藝術(shù)研究領(lǐng)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同作為曹禺著作的愛好者,我和俞健萌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有一個設(shè)想,想寫一部反映曹禺一生的文學傳記。中國青年出版社的稿約正好和我們的愿望不謀而合。在此之前,我執(zhí)筆寫過一篇長達3 萬字的文學評傳《曹禺的青少年時代》,這篇文章實際上是《攝魂》這本書的一個毛胚或大綱。曹禺先生親筆修改了此文,同意在上海《文化藝術(shù)報》上連載。曹禺先生對這篇文章的認可,使我們寫書的信心大增。
“曹禺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這一研究課題,是筆者在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進修班教學時,在一位從事編劇工作的學員啟發(fā)下選擇的。1980年,我在戲文系編劇進修班講授《曹禺名劇分析》課程時,河南豫劇院三團的一位名叫杜的專職編劇向我提出一個問題:“曹老師,您說曹禺的劇作藝術(shù)成就如此這般的高,我聽了很敬佩,但您能否進一步向我們分析一下:曹禺先生是如何構(gòu)思《雷雨》《日出》《北京人》這些名劇的呢?”這一問,當時可真將我問住了。事后,我一想,這位同志實際上是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即從劇本創(chuàng)作的主體——劇作家本人這一角度,著重研究劇作家的各種心理因素在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劇作過程中各種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這是一門新的學科,即“劇本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所研究的范疇。這一提問,啟發(fā)了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探討曹禺劇作以及一切電影、電視、戲劇創(chuàng)作客觀存在的藝術(shù)規(guī)律。
本文作者(左)采訪曹禺先生
“曹禺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是一個以前學者很少涉及的領(lǐng)域,是一塊尚須耕耘的處女地。這是因為,這一研究僅僅根據(jù)曹禺劇作文本進行探討是遠遠不夠的,它要求研究者作大量的調(diào)查研究,對曹禺的生平、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創(chuàng)作時的具體心態(tài)作細致、具體的觀察后,方可著手進行。在完成這一課題時,我衷心感謝曹禺先生在多次接受采訪中對我提出的問題不厭其煩地作了具體、坦誠的回憶和描述,為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寶貴的第一手材料。
在一次采訪中,我對曹禺先生幼年時期的愛好,提出了以下問題:“曹禺先生,聽說您從小就酷愛戲劇,能否具體談?wù)???/p>
曹禺先生回答說:“我可以說從小就是一個戲迷,看的戲多極了。譚鑫培譚家的戲,從譚鑫培、譚富英到譚元壽,我看了四代。余叔巖的《打漁殺家》、龔云甫的《釣金龜》、劉鴻聲的孔明、楊小樓的黃天霸、韓世昌的昆曲《夜奔》,還有許多曹操戲等等,多得數(shù)不清。我告訴你,在南開的時候,我還演過京戲,《打漁殺家》我演肖恩,《南天門》我演曹?!?/p>
“萬老,聽說您還看過不少文明戲,能記得起劇名嗎?”
“年代久了,讓我想一想。記起來了。我印象中看過《新茶花》《洪承疇》,還有秦哈哈演的戲,他的演技絕妙,我至今還有印象?!?/p>
1987年春開始拍攝的電視傳記片《杰出的戲劇家曹禺》由我執(zhí)筆。電視傳記片重點要突出的是曹禺先生主要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1987年拍攝時,我在上海復興西路曹禺夫人李玉茹家中采訪,我請曹禺先生談?wù)勊麡?gòu)思作品的一些特點。先生脫口而出:“我這個人就是一堆感情。寫《雷雨》的時候,我多少天來天天神魂顛倒,食不甘味。虛偽的魔鬼讓我憤怒,勢利的小人讓我鄙夷,純情的女子讓我喜愛,完全沉浸在情感的漩渦里?!锻跽丫肥强偫砩敖唤o我的任務(wù),劇本寫完了,我卻再也聽不到總理的聲音了。想到這兒,我伏在桌上大哭了一場。……”聽著先生敞開心扉的談話,我不由得想起羅丹的名言:“藝術(shù)就是感情。”又很自然地聯(lián)想起他的干妹鄒鈞告訴我的一件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曹禺的母親去世,他從北京趕回天津老家奔喪,一把抱住次女萬昭,一會兒摸摸她的頭,一會兒摸摸她的肩膀,一邊摸一邊含淚說道:“昭昭,你怎么不常來看看奶奶。往后,你想見奶奶的面,就再也見不到了?!辈茇秸f越傷心,失聲痛哭起來。站在一旁的鄒鈞也忍不住痛哭起來,室內(nèi)一片悲聲。曹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極富感情的人,正因為這樣,他才能以他的作品燃燒著每一位讀者和觀眾的心。
劇本的生命在于演出。在采訪過程中,我經(jīng)常結(jié)合曹禺先生的劇本問及一些有關(guān)的演出情況,引起他對往事具體的回憶。在談到1938年重慶《全民總動員》(即《黑字二十八》)的演出情況時,曹禺先生興致勃勃地說:“這個戲的演出可以說集中了重慶的所有大明星:白楊、趙丹、舒繡文、魏鶴齡、張瑞芳、王為一、章曼蘋等全來了。那時是搞統(tǒng)一戰(zhàn)線,連張道藩也上了臺,連我這個五音不全的人也扮演了一個資本家侯鳳元。我記得排戲的時候,我對女兒莉莉(白楊飾)說:‘我們走吧!回家去吧!再等下去,倒不是獻花,成了獻丑了?!艺f完‘不是獻花’,停頓了一下,然后說出‘成了獻丑了’,不知怎么搞的,一說完幾位演員便哈哈大笑。扮演我女兒的白楊尤其笑得兇,排幾遍,她笑幾遍,簡直排不下去。沒有辦法,我只好對凌琯如下了死命令:‘湖南妹子,就你在旁邊笑得兇,不許再笑了?!g如是我的學生,不敢不聽,這才將戲朝下排?!?/p>
接著我又提出了一個許久想問的問題:“1939年您創(chuàng)作的《正在想》,為什么取《正在想》這個劇名?”
“這事同劇專老師閻哲吾有關(guān):劇專(即“國立戲劇專科學?!薄P者注)校慶要我寫一個新劇本。演出的事由閻哲吾管。他三天兩頭派人來催,問劇本寫好了沒有,催得我煩死了。一天,他又帶了兩個學生到我家來催問。我火極了,大聲說:‘正在想正在想!你別老催好不好!’閻哲吾當時站在那兒尷尬地下不了臺。我馬上語氣婉轉(zhuǎn)地對他的兩個學生說:‘寫劇本是個細致活,不能老一個勁地催。好比母雞下蛋,你看母雞每天伏著不動,其實,蛋體里的小雞正在成形。終有那么一天,不用你們催,那小雞就破卵而出。你以為不慌不忙、老伏著不動的母雞,其實,它正緊張地工作著哪!’一番話說得閻哲吾和他那兩個學生都笑了。后來,我就索性將寫出的劇本取名為《正在想》。”說完,曹禺先生開懷大笑。
當談到童年生活時,曹禺先生神采奕奕。他詳細地介紹了他童年時期的生活環(huán)境。為了敘述的方便,曹禺先生還在我的筆記本上畫了一張簡略的萬公館平面圖。他一邊指著圖,一邊說:“這兒是我家的大客廳,我父親萬德尊會客的地方。這兒是小客廳,后面靠里一間是我的書房,我就住在這里?!痹谛∥菖赃?,他又畫了兩道線,“這里是一個胡同,小時候,我經(jīng)常聽到逃難的災(zāi)民賣孩子的叫賣聲,聽了讓人難過極了?!?/p>
曹禺先生親手畫的萬公館簡略平面圖
在撰寫曹禺傳的過程中,曹禺先生多次抱病長達數(shù)小時地接受我們的采訪,詳盡地聽取我們的寫作大綱。更為榮幸的是,他給了我們極大的信任。1988年秋,我和俞健萌再次赴北京木樨地寓所鄭重地聽取曹禺先生對此書的意見時,他說:“傳記文學不同于正史傳記,它應(yīng)該是一種在史實基礎(chǔ)上的文學創(chuàng)作。既然是文學創(chuàng)作,那就應(yīng)該讓作家有更多的自主權(quán)。我相信你們的采訪和核實是到家的,我也信任你們會實事求是的。你們在史實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作,這是你們的自由和權(quán)力,我無權(quán)干涉;因為你們只是用我的經(jīng)歷作素材,在寫你們的作品。至于我,以我自己的作品和言行來讓想了解我的人了解;你們從你們對我理解的角度,任貶任褒都無妨?!?/p>
曹禺先生手跡
后來,曹禺先生審閱了我們的大部分文稿。由于身體多病,未能全部看完,他對此表示歉意。不久,我們兩人先后收到先生掛號寄贈的條幅,表示對我們的支持和勉勵。給我的條幅,全文為:
一九八八年早秋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錄李白詩贈曹樹鈞同志 曹禺
曹禺先生對我們的這種支持和信任,關(guān)心和“放縱”,使我們由衷地崇敬這位大師的磊落和寬宏,同時又使我們感覺到身負的責任。1988年見面時,我們還告訴他,書名擬取《攝魂——戲劇大師曹禺》,并征求他的意見。曹禺先生說:“大師這個頭銜不要,我就是曹禺。攝魂這個詞作書名好,不落俗套。”
劇本的生命在于演出。20世紀西方莎學家早已認識到,研究莎士比亞,如果要想充分理解他的話,就應(yīng)該首先從他為自己選擇的環(huán)境——劇院——出發(fā)去接近他。曹禺先生是一位十分熟悉舞臺的劇作家,有著豐富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盡管他的劇作有著很強的文學性,但他首先是為演出而創(chuàng)作的。他進行劇本創(chuàng)作時,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舞臺上相應(yīng)的戲劇場面,就會把自己對舞臺表現(xiàn)的要求鮮明地貫徹到文本中去。因此,研究曹禺劇作,如果只停留在文本中,就僅僅是研究了一半,并且是很不夠的一半。
曹禺先生生前是十分重視演出研究的。
1990年8月,在《攝魂——戲劇大師曹禺》這本35 萬字的傳記完成之后,我赴北京醫(yī)院探望正在病中的曹禺先生,就向他談了自己準備撰寫一本《曹禺劇作演出史》的愿望。先生當即給予了熱情的肯定和鼓勵:“你說得很對,研究劇作必須要聯(lián)系它的舞臺演出,這樣才能講到點子上。你是戲劇學院畢業(yè)的,你選擇這個角度探討,很有意義,也很對路?!?/p>
經(jīng)過十多年的努力,2007年6月,40 萬字的《曹禺創(chuàng)作演出史》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這既是我對曹禺先生的紀念,也是我向中國話劇誕生100 周年的獻禮,這更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曹禺演出史的學術(shù)專著。
莎士比亞是世界數(shù)千年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被馬克思推崇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家。為了使中國人民更多、更廣泛、更深刻地了解莎士比亞,繼續(xù)開拓世界文明對于“人”的認識,推進祖國的文化與和平事業(yè),曹禺先生曾不遺余力地向中國人民介紹、宣傳莎士比亞,希望我國人民做莎士比亞的知音。
曹禺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莎劇翻譯家、莎劇教育家,被世人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也就當之無愧地擔任了我國莎士比亞研究會的終身會長。
1994年9月,應(yīng)“莎劇節(jié)”組委會之邀,曹禺先生帶病,在北京醫(yī)院連夜為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書寫了兩條題詞,一條是“祝1994 上海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獲得圓滿成功”;另一條是“群賢畢至,大雅咸集”,并恭恭正正地蓋上印章。
1995年春,曹禺先生還十分關(guān)注“中國莎學團”出訪一事。
3月10日,我和“中莎會”另一位副秘書長孟憲強教授一起,受中莎會委托專程進京,來到北京醫(yī)院看望曹禺先生,向他匯報中莎會準備組織一個代表團,參加第6 屆世界莎士比亞大會的事宜。同行的還有中莎會理事、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的鄭土生研究員。
病房內(nèi)寬敞明亮,一片靜謐。身穿藍白條病服的曹禺先生,臉色紅潤,氣色很好,只是耳朵有些背,他和我們的交流全由夫人李玉茹從中傳遞。這位85歲高齡的戲劇泰斗,一聽說中國準備組織莎學代表團參加世界莎士比亞大會,興奮異常。他一邊仔細地閱讀中莎會“關(guān)于參加1996年第6 屆世界莎土比亞大會的請示報告”,一邊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報告看完之后,他對這件事的重大意義侃侃而談:“過去我國的莎學比較落后,自1986年首屆中國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以來發(fā)展很快,不但演了很多莎劇,而且也出了不少莎學專著。但是我們的宣傳工作很不夠,做了許多工作,世界知之甚少。中國莎學應(yīng)該走向世界。這次是一個好機會,一定要把宣傳工作做好,讓世界了解中國?!痹谡f到中譯本《莎士比亞全集》時,曹禺先生問我們:“你們對梁實秋的譯本怎么看?”沒等我們回答,曹禺先生接著說:“對梁實秋的莎士比亞全集譯本,我們不應(yīng)該沉默,我們應(yīng)該給予應(yīng)有的評價。我們要向全世界介紹朱生豪、梁實秋這兩種莎翁譯本!”我補充道:“中國臺灣還有一位著名的莎學家虞爾昌,他與朱生豪一起出了第三種莎士比亞全集譯本,已經(jīng)在中國臺灣出版?!辈茇壬f:“有三種譯本,這很不簡單,他們(指外國人)知道了會吃驚的!”當聽到國際莎協(xié)18 名執(zhí)行委員中竟無一名中國學者時,曹禺先生急切地問:“現(xiàn)在我們能爭取到一個席位嗎?”孟教授回答說:“不能。因為這屆執(zhí)委會名單是1991年第5 屆世界莎士比亞大會期間確定的。我國學者只有參加1996年大會才可能爭取下一屆國際莎協(xié)執(zhí)行委員的席位?!辈茇壬鹨粚忛喠酥袊瘜W代表團名單,滿意地說:“老中青都有了,年輕學者不少,后繼有人?!毙廊辉谥猩瘯蛭幕砍仕偷摹罢埵緢蟾妗鄙锨f重地簽名、蓋章。
考慮到曹禺先生年事已高,我們原商定只談半小時,不料先生興致極高,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個半小時。臨行前,他還潑墨揮毫,為《中國莎學年鑒》題詞,對孟教授贈送的《中國莎學簡史》大加稱贊,說:“有40 萬字,簡史不簡,我向你深深致謝?!?/p>
握別曹禺先生,先生一定要送我們?nèi)说诫娞菘?,我們攙扶著他,緩緩而行。先生目送我們進入電梯,揮手道別,臉上堆著笑容。誰能想到,這竟是我們與先生最后一次情重意長的愉快相見!
綜上所述,十多年來,曹禺先生對我的關(guān)懷和指導,是推動我不斷深入研究戲劇藝術(shù)、研究曹禺劇作的強大動力。
大學畢業(yè)、工作50年來,繼《攝魂——戲劇大師曹禺》之后,我先后又出版了專著《走向世界的曹禺》《曹禺劇作演出史》《曹禺經(jīng)典的新解讀與多樣化演繹》、文學評傳《曹禺成才之路》《神州〈雷雨〉》(主編)、《世紀雷雨》(主編)以及廣播劇《一聲驚雷》、六場話劇《神童曹禺》、《杰出的戲劇家曹禺》(電視傳記片)等作品,并且以曹禺劇作研究為起點擴展到戲劇的其他領(lǐng)域,出版了專著《莎士比亞在中國舞臺上》《莎士比亞的春天在中國》《“劇聯(lián)”與左翼戲劇運動》《1994上海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jié)論文集》(副主編)、《影視劇創(chuàng)作心理研究》《中外戲劇》《中外戲劇鑒賞》《現(xiàn)代戲劇家熊佛西》(主要執(zhí)筆之一)、《顧仲彝論文集》(主編)等著作。
緣于曹禺劇作的戲劇情結(jié),將永遠激勵我孜孜以求、不斷探索戲劇藝術(shù)——尤其像曹禺、莎士比亞劇作這樣真正的戲劇精品——攝人魂魄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