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莎莎 趙歡歡 錢永樂
(安康市中心醫(yī)院兒科,陜西 安康 725000)
臨床將表現為喘息癥狀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稱作喘息性疾病[1],該病好發(fā)于小兒,病情易反復發(fā)作,易遷延,治療周期較長,疾病長期滋擾下,極易影響患兒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發(fā)育[2]。兒童喘息性疾病預后較差,病情反復易遷延,需要及早接受科學的醫(yī)療干預,以降低疾病惡性預后發(fā)展風險。本研究分析體外過敏原與潮氣呼吸肺功能聯(lián)合測定對兒童喘息性疾病的鑒別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罹患喘息性疾病患兒130例,依照確診疾病類型分組,42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為A組,43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為B組,45例喘息性肺炎患兒為C組。A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5個月~4歲,平均(2.13±0.37)歲;病程1~7d,平均(3.25±0.61)d。B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4個月~4歲,平均(2.26±0.40)歲;病程1~9 d,平均(3.30±0.87)d。C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6個月~4歲,平均(2.29±0.39)歲;病程2~8 d,平均(3.28±0.74)d。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確診罹患兒童喘息性疾病[3];(2)首診;(3)監(jiān)護人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可耐受相應治療兒。排除標準:對治療藥物過敏;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嚴重全身性感染;研究中途退出。
1.2方法 為三組患兒進行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與體外過敏原檢測,嚴格依照儀器設備使用規(guī)范進行檢驗操作:(1)體外過敏原檢測:取靜脈血2 mL并行常規(guī)血清分離,選擇瑞典法瑪西亞公司研發(fā)的UniCAP 100E酶聯(lián)免疫分析儀進行吸入與食入過敏原的篩查,并檢測患兒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與血清總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2)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購自德國耶格公司,指導患兒取仰臥位,幫助患兒正確佩戴面罩,進行5輪連續(xù)檢測,每輪檢測需要進行至少20次潮氣呼吸,統(tǒng)計儀器反饋的各項檢測數值。
1.3觀察指標 觀察三組患兒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ECP、TIgE與潮氣呼吸肺功能情況:(1)過敏原陽性率:TIgE水平超100 U/mL,評估陽性。(2)潮氣呼吸肺功能:單位質量內潮氣量(VT)、達峰時間比(TPTEF/Te)、達峰容積比(VPTEF/Ve)。
2.1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比較 A組與B組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組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比較[n(%)]
2.2ECP、TIgE水平比較 A組ECP、TIgE水平高于B組,B組ECP、TIgE水平高于C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三組ECP、TIgE水平比較
2.3VT、TPTEF/Te及VPTEF/Ve水平比較 A組與B組VT、TPTEF/Te、TPTEF/Te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組VT水平均顯著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B組TPTEF/Te、VPTEF/Ve水平顯著低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VT、TPTEF/Te及VPTEF/Ve水平比較
兒童喘息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程度不一的喘息癥狀,好發(fā)于學齡前兒童。兒童喘息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與臨床表現與哮喘疾病具有一定相似性,主要病理基礎為氣道的高反應性[4]。過敏原是誘導哮喘病發(fā)的重要危險因素,吸入或食入過敏原,將引起機體氣道各炎癥介質分泌,加重氣道炎癥反應,最終可致患者出現氣道高反應性癥狀,導致程度不一的氣道痙攣表現,最終致哮喘病發(fā)[5]。免疫球蛋白檢測近年來在臨床各類感染性疾病的鑒別診斷中發(fā)揮顯著優(yōu)勢,IgE可刺激肥大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脫顆粒,誘發(fā)機體釋放過敏介質,諸如組胺等,以此滋生各類呼吸道炎癥反應。在慢性呼吸道炎癥反應的發(fā)生與進展過程中,伴隨有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等的參與,分泌ECP,并最終催化白三烯這一炎癥介質釋放入血,進一步加重人體炎癥反應[6-7]。
本研究結果顯示,A、B組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顯著高于C組(P<0.05)。A組ECP、TIgE水平高于B組,B組ECP、TIgE水平高于C組(均P<0.05)。A、B組VT水平高于C組(P<0.05);A、B組TPTEF/Te、VPTEF/Ve水平低于C組(P<0.05)。在兒童喘息性疾病鑒別診斷中,較低的吸入與食入過敏原陽性率或可反應受檢者是否為喘息性肺炎;ECP、TIgE水平可為臨床疾病診斷提供一些鑒別數據依據;進行肺功能檢查能夠幫助臨床掌握受檢者氣道阻塞情況,但鑒別方面難以區(qū)分毛細支氣管炎與支氣管哮喘。
綜上,在兒童喘息性疾病鑒別診斷中應用潮氣呼吸肺功能檢測與體外過敏原檢測擁有一定可行性,能夠一定程度反應不同喘息性疾病差異,但還需結合其他疾病鑒別診斷技術,提升疾病檢出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