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關區(qū)靜寧路小學
學習困難者簡單地說就是在學習中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難,學習成績也比同齡兒童落后的學生。在小學數學中,產生學習困難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也有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原因。作為教師,應該針對這些學習困難者的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他們向學習優(yōu)秀者轉化。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析和闡述。
興趣是學好一門學科的前提,然而,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愛好,有些學生天生就對數學沒有興趣,上課時總是處于半昏睡狀態(tài)。其實,興趣有天生的,但也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獲得。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教學的策略,喚起學生的興奮細胞,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知識不斷探索的興趣。比如,在進行《時、分、秒》的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對時間探索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新年倒計時的視頻片段,用這種生動形象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一起跟著大屏幕喊著倒計時5、4、3、2、1。接著,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本節(jié)課的主題——時、分、秒。
師:真是激動人心的一刻,隨著“5、4、3、2、1”的結束,新的一年到來了,那你們知道這些數字用的是什么時間單位嗎?
生:秒。
師:我們之前學過的時間單位還有哪些呢?
這樣,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學生的興奮細胞很快就被調動了起來,自然而然進入了課堂的主題。趣味教學的方法還有很多,如通過趣味語言、結合生活實際、組織課堂活動等,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加探索,激發(fā)學生對數學探索的濃厚興趣,促進學習困難者的有效轉化。
抽象性是數學固有的特點,有些學生抽象思維發(fā)展比較緩慢,因此,對數學知識理解起來就存在一定的困難,這也是造成數學學習困難者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加強直觀教學,幫助學習困難者更好地理解知識。比如,在進行《倍的認識》的教學時,“倍”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師直接講解“倍”的含義,很多學生理解不了。為此,教師可以在黑板上貼上2個蘋果和6個桔子的圖片,讓學生拿粉筆在黑板上2個一圈,把它們圈起來,實際感受一下1份蘋果,3份桔子,桔子就是蘋果的3倍的含義。然后,教師再讓學生以圓圈中“同樣多”為紐帶理解1倍的含義,促進學生對“倍”的形象認識。這樣,通過實物圖片的展示和學生的實際圈畫,將“倍”的概念形象地展現在了學生面前,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直觀教學的方式還有很多,如借助表格、線段圖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加強對直觀教學的探索,為學習困難者降低理解的難度,促進他們的有效轉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總有一些知識,不僅學生課堂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且課后也很容易忘記和與其他知識混淆,這也是數學學習困難者轉化過程中的一大障礙。為此,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微課直觀、形象、可反復觀看的特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比如,在教授《三角形的特性》時,對于鈍角三角形高線的畫出是本課的一個難點,許多學生常常記不住操作步驟,原因是有兩條高線是在三角形之外的,需要學生做輔助線完成,步驟比較復雜。為此,教師可以將具體操作過程和相應的解說錄制下來,制作成一個3~5分鐘的微視頻課程,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可以清晰地掌握每一個操作步驟。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將微課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照著視頻中的操作步驟實際畫一畫,這樣,對于看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在聽課時就會更加注意,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針對性。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再帶領學生跟著微視頻中的操作步驟實際畫一畫,讓學生親自動手畫出鈍角三角形的兩條高線。在課下,如果有些學生忘記了操作步驟,他們還可以打開微視頻繼續(xù)學習和鞏固。這樣,通過微課教學,為數學學習困難者提供了反復學習的機會,幫助他們有效地突破了學習的難點。
總之,小學階段出現學習困難者是難免的。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面對數學學困生,教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困生對數學知識探索的興趣,幫助他們突破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促使他們向優(yōu)等生的行列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