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國
(甘肅省永登縣通遠鎮(zhèn)團莊小學 甘肅 永登 730300)
在農(nóng)村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閱讀學習,使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更多的有用信息,促使學生開闊視野的同時,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課外閱讀方式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
1.1 家庭對課外閱讀重視程度不夠。農(nóng)村校園中的學生多數(shù)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工作,許多學生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由于他們知識水平的限制,對孩子的照顧只懂得吃飽穿暖,無法給予孩子精神需求。還有我國的應試教育影響,多數(shù)家長都對課外閱讀存在一定的偏見,覺得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還看與教材沒用的書籍,屬于不務正業(yè),這也是農(nóng)村家長嚴厲禁止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普遍現(xiàn)象。除去家庭教育之外,學校教師也沒有重視課外閱讀,很多教師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很少鼓勵學生積極閱讀課外書籍,甚至在自習課看課外書也是嚴令禁止的,這就造成了當下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脫節(jié),直接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毫無用武之地。
1.2 學生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除了校園中所規(guī)定的閱讀時間之外,學生大多數(shù)將時間浪費在了玩耍中。班級中沒有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更是沒有充足的時間開展課外閱讀。在農(nóng)村家庭中,由于家長受自身條件限制,沒有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也很少督促孩子博覽群書,在加上當下信息社會中的電腦所吸引,更是占用了他們的課外時間。
1.3 學生的課外閱讀范圍較窄。在家長和學生眼中所謂買書,大都是買的試卷和學習參考書以及作文選,學生很少能夠涉及文學名著和科學探索以及神話傳說。這也就造成了學生自認為課外閱讀就是學習教材中的知識,這節(jié)阻礙了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積極性,使他們對課外閱讀有一種抵觸心理。
2.1 學校宣傳促進家庭重視。課外閱讀完全在校內(nèi)開展是不現(xiàn)實的,這需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在家中進行。可是由于學生年齡都很小,沒有形成良好的自覺性,良好的課外閱讀是離不開家長督促的。但是由于農(nóng)村學生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很少能夠有時間陪伴孩子,雖然有的家長在家,但又因為繁重的家務無暇顧及孩子的課外閱讀。并且還有的家長并沒有將孩子的學習重視起來,認為孩子放到了學校,孩子學習好壞完全是教師的責任。對于這些現(xiàn)象,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通過家長會的方式,讓家長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對于留守兒童,教師可以電話與家長聯(lián)系,建議他們?yōu)楹⒆余]寄一些有益的書籍。很多在外打工的家長完全可以在城市中買一些農(nóng)村無法買到的書籍,在回家的時候能夠作為禮物送給自己的孩子。這些留守兒童都會非常重視父母送予自己的禮物,他們會對這些有益的書籍反復閱讀,不但能夠豐富學生知識,還能夠體會到其中的濃濃親情,可謂一舉兩得。
2.2 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結(jié)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散學生思維,在課余時間要有計劃性的擴大閱讀范圍,建立起課內(nèi)精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聯(lián)系,不但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理解更深刻,還能夠豐富課外閱讀。但是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農(nóng)村學生并沒有將在課堂上所學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之中。他們的課外閱讀只是簡單的對書籍瀏覽,至于書籍中所蘊含的道理并沒有去思考。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我是這樣做的,首先,同類型閱讀;其次,拓展型閱讀,在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都是根據(jù)原作改編或者篩選的,可以要求學生找出原作之后讀完整本書;最后,推薦型閱讀。
2.3 教師要推薦適合小學生學習的課外讀物。小學生的思想觀念還沒有成熟,他們不具備較強的鑒別能力,課外讀物良莠不齊,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時候,要幫助他們選擇出適合他們閱讀的課外書籍,教師在選取這些書籍的時候要與學生多交流和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興趣以及年齡特點,推薦與他們年齡特征和興趣相符的書籍,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使然下積極閱讀課外書籍,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將一些連環(huán)畫和童話故事的書籍推薦給他們,比如《安徒生童話》還有《一千零一夜》等書籍來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此外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講解一部分書中趣味十足的小故事調(diào)動學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閱讀的時候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閱讀效率,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不管是我們成人還是孩子,課外閱讀都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作為一名農(nóng)村語文教師來說,我們有義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空間,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