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江蘇省沛縣安國中學
素質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體育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完成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德智體美勞是對人的素質定位的基本準則,也是基礎教育展開的指向標,體育課程作為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一環(huán)也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初中體育中的800米跑屬于高強度的體育項目,它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頑強的意志力。但現(xiàn)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差,面對這種高強度且枯燥的體育項目難免會產生抵觸心理。本文,筆者主要從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談一談800米跑的教學策略,具體如下:
實踐證明,初中學生普遍“談800米則色變”,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懼怕800米跑。為此,教師應該從根本出發(f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入手,結合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800米跑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首先,在傳統(tǒng)的800米跑教學中,往往都是以全體學生舒展身體的熱身為開端,然后配合老師的講解和示范來學習體育技能,這種教學模式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讓學生達到體育學習的興奮點,不利于800米跑教學的有效進行。面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的跑步興趣。比如,在上課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任務尋寶”的游戲,在尋寶路上設置一些尋寶任務,如單腳跳、雙腳跳、往返運球、跳繩跑等,尋寶道路恰巧設計為800米左右,進而讓學生感受到800米的距離并沒有那么遙不可及,他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對800米產生感性的積累。通過多樣的趣味性游戲,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還可以起到熱身,鍛煉學生的配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等作用,便于下一步體育教學的開展。
800米跑是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考驗,教學實踐證明,大部分初中生在跑步時都會產心理上的強烈反應,常常會否定自己,主動放棄,難于堅持,長此以往就會對長跑運動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為此,在激活學生興趣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幫助學生構建對于800米跑的自信心。首先,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在上課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亞洲運動健兒在奧運會等國際賽事中奪冠的身影,讓學生明白,身為亞洲人在田徑運動中也一樣可以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進而在燃起學生運動熱血的同時幫助他們建立起自信心。其次,老師要踐行新課改倡導的評價觀,在學生身上找到閃光點,有意識地采用激勵性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比如,在進行800米跑的訓練時,老師可以設置多個教學目標,待學生完成一個教學目標時老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如果學生未能完成,老師應當幫助學生分析問題所在,一起解決并鼓勵學生積極面對,長此以往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800米跑對于初中生而言是一個極限項目,也是難度較大的體育運動形式。800米跑的教學效果與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作為初中體育教師的我們,在穩(wěn)定學生心理情緒的前提下,應該有意識去探索有效的教學效率,力求不斷提高學生的跑步效率。首先,我們可以借助有效的方式將800米跑的極限轉化成舒緩,也就是采用循序漸進的鍛煉過程讓學生順利完成800米跑。其實,學生懼怕800米長跑項目,究其原因是他們害怕自己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測試。為此,我可以剔除時間的限制,借助不計時的慢跑項目來讓學生感受到跑步的魅力,從根本上淡化他們的畏難情緒。慢跑的距離可以設置500米-800米之間,為了鼓勵學生,老師應該深入教學內部與學生共同完成慢跑項目,并在完成慢跑項目后與學生共同分析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比如跑步時如何進行科學換氣等。顯然,相比于讓學生直接去進行高強度的800米測試跑,這種慢跑形式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學生在慢跑訓練中,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為他們后期800米測試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其次,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深化800米的跑步技巧,教師可以將800米拆分成不同長度的幾段,比如以200米,400米或者600米為一段進行練習,分別讓學生去訓練勻速跑、沖刺跑等技巧,如此既可以削弱學生的長跑負擔,又可以讓學生在分段跑步中鞏固和深化跑步的技能,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800米跑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測試,它是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考驗,作為一線老師應該從心理和生理兩方面,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身體素質的鍛煉,并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反思,力求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學生800米跑的速度,推動體育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進而為他們今后的體育課程的學習及生活提供助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