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鑫 內蒙古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體育訓練管理中心
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都是以速度快慢來評判勝負的,需要運動員有極強的靈活能力、神經支配能力、強有力的蹬地加速能力。加強運動員的身體協(xié)調性,對運動員進行短跑能力的開發(fā),小肌肉群的彈跳爆發(fā)能力,這些都能提高運動員的速度。
有些運動員在上冰訓練和陸地模仿的訓練中有著不同的狀態(tài)和呈現(xiàn)。在運動會中跑得快、速度快的運動員,在冰上發(fā)揮不出來速度快的能力,陸地模仿的技術也用不出來,這就需要對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運動員做更多更好身體素質的訓練,提高其冰上訓練的專項素質。
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比賽訓練中,要持續(xù)不停地滑動,通過蹬地、蹬冰跑董滑動來拉開距離,這些需要建立在運動員有速度更兼?zhèn)渲土Σ拍苓_到的。在啟蒙期的長期練習中,應該提高長距離的訓練來鍛煉運動員的耐氧力,讓運動員的肌肉增加耐力,擁有更大的能量,增加肺部和肺活量的能力,加強心血管的能力,才能在訓練比賽中表現(xiàn)出更強大的耐力。
對于短道速滑賽事來講,往往采用多輪淘汰制,誰先達到終點,誰就是勝利者,否則將會被現(xiàn)實打敗而慘遭淘汰。一開始,運動員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在首輪比賽站位中,主要通過抽簽決定,其后各輪次均按照上輪比賽的成績分配道次,只有成績優(yōu)異者,才能被排在內道。在比賽途中,不能違犯規(guī)則,但可以隨時超越對手。由此可見,短道速滑運動具有競爭激烈、戰(zhàn)術變化多,比賽氣氛濃且輪次多的特點,運動員必須練就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基本功技術動作。短道速滑項目特點決定了運動員需要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進行對抗強、強度大的多輪次比賽。雖然短道速滑冬奧會個人比賽項目為500m,1000m和1500m,比賽用時在40s至2min40s,根據(jù)短道速滑比賽用時其個人項目屬于無氧或者是混合供氧代謝,但是比賽多輪次間,運動員需要較強的有氧代謝能力幫助其氧化體內高強度比賽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恢復體能,確保運動員在之后的輪次比賽中能夠發(fā)揮出出色的運動表現(xiàn)。所以短道速滑項目是對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要求很高的項目,短道速滑運動員的有氧耐力訓練是訓練中重要的訓練內容。
作為速度滑冰運動員,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不但要熟練掌握短道速滑動作技術,而且還要探求技術形成的途徑,這兩方面對運動水平的持續(xù)發(fā)展將構成重要影響。所以,培養(yǎng)運動員的冰感非常重要,教師要在平時的訓練中,將這方面的技術傳授給運動員,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心理品質。同時,冰感的高度發(fā)展,更能提高運動員在短道速滑中的自我監(jiān)控能力。
短道速滑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冬季運動會不可缺少的運動,國家一定要注重這方面運動人才的培養(yǎng)。由于短道速滑運動過程中需要運動員擁有極強的有有氧耐力,否則難以與對手抗衡,甚至因有氧耐力不足而中途敗陣。所以,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很有必要注重有氧耐力的培養(yǎng),特別要注重方法的選擇,可以采用有氧訓練與專項訓練的相結合,正好符合短道速滑以室內冰場為主運動條件,教練員可以全年開展一些冰上技巧、戰(zhàn)術等的訓練。此外,教練員應當將有氧訓練貫穿專項肌群的力量訓練的始終,有效控制訓練強度,確保短道速滑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到位,增強其有氧耐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部再三強調要以生為本, 要求教師注重運動員的個性特征,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運動員設計訓練方案。在短道速滑運動中,也要做好良好的訓練安排工作,做好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高水平的短道速滑運動員。具體地講,在短道速滑運動員的日常訓練中,教練員必須深入了解每一位運動員的身體狀況,以及當前的短道速滑基礎水平,再對其進行有氧耐力訓練內容的編排,防止運動員承受不了運動強度而出現(xiàn)運動損傷的情況出現(xiàn)。例如:在短道速滑的恢復訓練中,應當從不同運動員的體質、接受能力、恢復能力出發(fā),進而采用最適宜的有氧耐力訓練,保證運動中的負荷量適中。一旦負荷安排不當,“有氧訓練”則會轉變?yōu)椤盁o氧訓練”,所以只有安排適當,有氧訓練才能達到目的。
短道速滑運動最容易消耗一個人的體力,尤其是始終采用一種訓練方法會讓運動員感到厭倦且疲憊不堪,嚴重影響訓練效果。為了扭轉這種不良局面,可以嘗試采用多種訓練方法,并將優(yōu)勢訓練方法進行相結合,靈活運用,全方位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效果。第一,采用間歇訓練方法,心率需要控制在150次/min左右,1min以上的時長,之后休息心率為120次/min時到140次/min,一組結束完,下一組接著以同樣的方法訓練,可以增強短道速滑的有氧耐力。第二,采用超量比賽訓練方法,需要適量延長比賽時間,控制開展次數(shù),培養(yǎng)運動員的有氧耐力。第三,采用速度游戲訓練法,即以連續(xù)跑、斷續(xù)跑為主,在長約5000m的室外小道跑步,可以提升短道速滑的有氧耐力。
速滑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培訓,需要進一步增強教練員的崗位培訓,有關管理與組織部門應該依據(jù)每年比賽時間,合理組織安排速滑教練員參加培訓,并做好有關賽前心理輔導,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短期培訓時,整體提高速滑教學員的能力。在具體培訓的過程中,應該邀請心理學,生理學等有關專家,全方位進行會談,集中性討論賽前心理訓練中的難點和重點。像這種系統(tǒng)的培訓,可以夠全面提高心理訓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與此同時,學校需要選派優(yōu)秀的教練員,參加崗位培訓時能同省外或是國外的優(yōu)秀速滑教練員共同學習,學習其他教學員的先進經驗,總結出適合速滑運動員今后發(fā)展的陽光之路。
合理的基本技術。面對體育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體育事業(yè)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zhàn),速度滑冰教練員一定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堅持以生為本,采用適合運動員身心特點的訓練模式,加強靈活性、穩(wěn)定性的訓練,逐步提升運動員速度滑冰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