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鳴
摘要:由于我國大多數(shù)公路橋梁工程都是選擇在臨海、臨河等區(qū)域展開施工,而這些區(qū)域的土質都是存在軟土土質,并且這些軟土常年受到地下水的沖擊,使得地下土層結構密實性較低,所以其穩(wěn)定性不強。那么,這對公路橋梁工程而言,無疑就是在無形中埋下較大的建筑風險隱患。因此,這就需要利用軟土地基施工技術進行改善,從而提高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公路橋梁工程; 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從當前應用在公路橋梁工程中的軟土地基施工技術類型來看,主要包含有添加固化劑、安裝樁基、使用墊砂層等工藝,而這些發(fā)放,既可以加固軟土地基中的土質結構,又可以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效果。因此,以下將對這三種工藝進行闡述。
1 對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
首先,從軟土地基的性質上看,大多數(shù)軟土地基由于自身性質較軟,導致其所具備的承載力不足以支撐上層公路橋梁建筑物,所以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總是導致軟土上層的建筑物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并且,正是由于上層建筑物與下層軟土地基之間的密合度不高,導致在松動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程度的縫隙,而這種縫隙就很容易讓地下水壓漲起,這就導致建筑物軟土地層出現(xiàn)凸起現(xiàn)象,而當人或物置于凸起區(qū)域內時,凸起的部分又會下陷,這就為公路橋梁施工帶來較大的風險隱患。而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由于軟土地基中含有的土質多由黏土、細土等物質組成,所以在土壤結構上就存在密實程度不高等特性,同時,每個軟土層以下都富含大量的地下水,而這正是導致軟土結構不穩(wěn)的緣由所在。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公路橋梁施工的質量,就必須要注重對建筑物地表的壓實處理工藝,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軟土結構。
其次,由于我國地區(qū)土質類型較多,所以往往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都需要根據(jù)當?shù)赝临|類型的不同而設計施工方案,這就說明因地制宜的原則是公路橋梁施工的主要原則。并且,為了可以避免因軟土帶來的后續(xù)投入使用問題,如橋梁出現(xiàn)浮降問題,那么就必須對軟土層做以特殊化處理,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軟土浮降的程度,從而提高公路橋梁施工質量。
2 軟土地基施工的技術要點
2.1 對固化劑的處理工藝
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除了需要對地下水進行處理外,還需要對建筑地層表面的水資源進行處理。那么,首先應該需要派遣相關工程勘測人員,到公路橋梁的施工現(xiàn)場勘測地表水文信息數(shù)據(jù),然后將這些數(shù)據(jù)歸總成表上報給工程設計部門,這樣就可以依據(jù)這些信息數(shù)據(jù)確定最終的地表水處理方案。其次,在地表水的處理技術中,通常在公路橋梁施工工程中都是利用固結劑來進行處理,因為這種固結劑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越性,主要可以表現(xiàn)為以下兩點:
(1)從固化劑的成分來看,主要是由各種無機或有機材料組成的合成材料,并且還可以與水泥進行聯(lián)用,從而增強固化劑的固化效果。而反觀以往的公路橋梁施工中使用的鋪路建材,主要包括有石灰、粉煤灰、礫石等材料,而這些材料都是從自然環(huán)境中采集得來,久而久之,這就會導致過度濫采礦石資源的問題。那么,固化劑的出現(xiàn)正好代替了這些傳統(tǒng)筑路建材,既提升了公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又提升了公路橋梁工程的節(jié)約環(huán)保能力。(2)當前公路橋梁施工中主要使用的固化劑,可以充分地與軟土地基中的水分結合反應,繼而生產具有固定結構的結晶水,這樣就會附在軟土地基種,從而將軟土地基中的土質結構固定下來。同時,固化劑還可以利用膠團降低軟土地基表層的電流,這樣就會增強軟土中的電解質濃度,然后使的膠團體積逐漸膨脹,這樣就正好填補了軟土地基中的細微縫隙。并且,如果再對已經放入固化劑反應的軟土地基進行壓實操作,這樣就會進一步加固軟土地基結構,從而大大提高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
2.2 對墊砂層的處理工藝
通常,由于公路橋梁工程中的軟土地基存在厚度較淺的特性,所以往往需要在軟土地基上鋪設一層厚度較高的墊砂層,這樣就可以彌補軟土地基的缺陷。那么,以下將從兩點闡述墊砂層的處理工藝。
(1)不管在任何公路橋梁工程施工前,都需要配置和檢查相應的建筑材料,而墊砂層工藝也不例外。那么,在通常情況下,對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中,需要采用中粗砂填入墊砂層,因為這種中粗砂在物理性質上具有質地堅硬、顆粒級別較高的優(yōu)點,所以適合于對軟土地基進行墊層。并且,中粗砂的碎石需要控制在20~40mm的規(guī)格范圍內,同時在中粗砂中還不能有草根等雜質混入,否則就會影響墊砂層的質量。
(2)待墊砂層的所需材料檢查并無問題后,然后就需要先進行驗槽操作,這樣是為了探明軟土的基槽土質特性,以此在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處理。其次,在驗槽結束后再將軟土地基表層的浮土清掃干凈,還要查看軟土地基周邊的邊坡是否有異樣,以此避免出現(xiàn)施工問題。然后,當軟土地基基坑中沒有其它積水的情況下,開始探測砂夾石墊層的深度,待探明后采取相應的方式,依據(jù)先深后淺的工序對軟土地基基坑進行鋪設墊砂層。不過,在墊砂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輕易挪動墊層下的臥層,否則就會影響墊砂層的穩(wěn)定性。還有,需要保持每層的墊砂層厚度需要保持在150mm左右,并以此類推,再者,在軟土地基表層的墊砂層鋪設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還需要利用平板振動器對其進行反復搗實操作,同時可以利用溜槽等運輸通道配合人工操作。最后,待到墊砂層全部鋪設完成之后,就可以邀請公路橋梁工程檢查人員到場驗工。另外,工程檢驗人員需要按照壓實系數(shù)不低于0.94的方法進行測量,并且保持每100m2就有一個以上的檢測點,這樣就可以最大范圍內保證墊砂層的施工質量,從而保證墊砂的排水效果。
2.3 對于安裝樁基的處理工藝
(1)對于對樁基擋土墻進行施工時,首先需要將孔口處的地面進行整平,然后為了可以有效地避免雨季滲水問題,需要在樁區(qū)內設置地表截和排水設施。同時,還要運用襯砌工藝在孔口下方的0.5m處進行加固,使得可以提升防水性能。其次,為了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還需要針對滑坡變形等情況做好應急的防護措施。同時,由于公路橋梁工程中的圍巖易于松動,所以可以利用分節(jié)開挖的方法進行施工,并且保持每節(jié)的高度在0.6~2m之間。并且,還可以在襯砌內加筑鋼筋,往挖孔內灌注15cm以上的混凝土護壁,最后,再需要按照工程設計要求,執(zhí)行連續(xù)灌注樁身即可。
(2)對于承臺施工工藝,先在此項工藝中需要利用人機配合的方式進行挖掘,當挖掘的進度達到基底標高的30cm處,就需要利用人工方式代替機械挖掘,使得公路橋梁的基礎不會受到影響。并且,如果發(fā)現(xiàn)基坑內存有滲水,那么需要利用排水溝和集水井的方法進行抽水。其次,為了可以有效地進行無破損檢測,可以利用風鎬結合人工的方式鑿除到基樁首端。然后,在對基底進行處理時,可以將5~10cm的碎石墊層作為本次公路橋梁工程的承臺。并且,要求施工人員按照施工要求在承臺上綁扎鋼筋。接著將組合鋼模擠放在基坑坑壁處。最后,當以上操作完成后,這時就可以攪拌混凝土,然后利用運輸車用攪拌后的混凝土分層澆筑。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軟土地基是公路橋梁工程中難免會遇到的問題,但是目前在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工藝中,已有多種方法可以改善軟土地基的土質結構狀況,如固化劑、墊砂層、安裝樁基等工藝方法,從而提高公路橋梁工程中軟土地基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升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啟權.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應用探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10):115.
[2] 閆萍.關于公路橋梁施工中軟土地基施工的技術研究[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