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興
摘要:本文介紹了陽江核電廠質保期內工程遺留項管理的探索過程,從管理體系的建立、運作方式、與電廠決策平臺的接入、指標控制、創(chuàng)新實踐等方面進行思考與總結,以期拋磚引玉,共創(chuàng)核電工程遺留項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核電廠、質保期、工程遺留項
1 引言
陽江核電廠是我國首個一次批準6臺百萬千瓦級的核電項目,自2013年首臺機組商運以來,陸續(xù)完成了1-6號機組的質保期工程遺留項清理工作。
陽江核電廠采用有別于以往國內早期核電發(fā)展的“大業(yè)主”模式,采用總承包模式即“EPC”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機組商運后尚有一定期限的質保期,是機組與設備、業(yè)主方與工程方磨合的關鍵時期。
核電廠質保期工程遺留項的清理工作具有多機組建設/商運疊加、管理接口繁多、以及人員相關核電經(jīng)驗少的特點,如何在滿足機組安全穩(wěn)定運營前提下,盡可能多的發(fā)現(xiàn)并推動工程方處理設備缺陷,對提升機組設備可靠性、節(jié)約電廠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下面從陽江質保期工程遺留項的管理體系的建立、電子平臺的開發(fā)搭建、指標控制、運作方式、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探析。
2 “EPC”模式下質保期工程遺留項管理體系建立
2.1機組質保期的定義
PAC 遺留項及質保期項目管理,是在機組進入質保期后,針對在移交接產(chǎn)中未處理的遺留項,尚未實施的設計變更,以及在質保期新增的設備缺陷統(tǒng)一進行管理的一項活動。質保期按機組進行管理,其起始點為機組臨時驗收證書 PAC中注明的竣工日期之日,以此為起點之后 1 年時間為質保期。
2.2 責任及分工
依據(jù)《陽江核電廠工程工程建設總承包合同》合同,在質保期內 PAC 簽字尾項及新增 DCL/DCK 整體處理責任方為工程方,生產(chǎn)方給予必要的支持。針對每一項PAC項目,工程方作為A角負責遺留項處理,生產(chǎn)方設置B角對遺留項處理過程、結果進行確認。
2.3 組織及接口
工程生產(chǎn)雙方成立PAC工作組,由PAC遺留項專項小組協(xié)調和處理PAC遺留項及質保期相關問題。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PYE(陽江項目部)負責與質保期管理與陽江核電有限公司接口,其調試板塊、設計板塊、安裝板塊、采購板塊各設立對應協(xié)調負責遺留項處理,如DCL(工程生產(chǎn)聯(lián)系單)流程/DCK(設計變更)的推動處理。
陽江核電有限公司:YSE(設備管理部)負責PAC遺留項管理、以及DCL流程和DCK流程與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接口,電廠其他各部門執(zhí)行專業(yè)設立對應協(xié)調,共同參與遺留項的推動處理。
3 陽江核電廠質保期內工程遺留項管理在實踐中的有效運轉
3.1 建立有效的會議運作機制
陽江核電廠PAC項目管理小組從工作決策需求與工作效率出發(fā),建立科學有效的分級決策機制,提高溝通和決策效率,同時集約高端智囊?guī)煸谥匾椖考袄щy項目發(fā)揮重要作用,推進項目落實。
分級決策機制分為工程師層面-科級層級-經(jīng)理層面-項目總層面四級管理和決策,通過定期的會議就工程遺留項推進工作層層落實、重大項目分級決策,有效提升整體的項目運作效率。
3.2接入并充分利用電廠決策平臺
陽江核電廠建立PAC項目管理小組與日常、大修管理體系的溝通和定期匯報機制,充分應用電廠的決策平臺,推動、協(xié)調工程遺留項的窗口、及確認最終處理方案。各決策機制的接口關系如圖3-1。
3.3統(tǒng)一工程遺留項的管理平臺
陽江核電廠工程建設期間工程遺留項來源眾多,不同類型的遺留項所采用的系統(tǒng)不同,跟蹤處理流程也不同,給跟蹤推動增加了難度:如FW/OT用IMS系統(tǒng),3T用YTIM系統(tǒng)、涉及現(xiàn)場變更又采用PECFUS/DEN/FCR等流程。陽江核電廠通過1號機組的不斷摸索,簡化流程后,明確質保期內統(tǒng)一采用DCL(非改造類工程遺留項)/DCK(改造類工程遺留項)系統(tǒng),進一步提升現(xiàn)場缺陷的溝通、處理效率。
3.4統(tǒng)一工程遺留項的現(xiàn)場處理流程
在機組商運后,為保證工程遺留項的現(xiàn)場處理流程與機組商運生產(chǎn)流程保持一致,統(tǒng)一采用SAP系統(tǒng)作為現(xiàn)場施工管理系統(tǒng)。商運機組較在建機組在現(xiàn)場施工管理、工業(yè)安全方面更為嚴格、風險也更高,為確保工程遺留項的現(xiàn)場施工風險可控,生產(chǎn)在施工包的前期準備、現(xiàn)場施工過程均深入介入,建立工程、生產(chǎn)雙方負責人責任分工機制,確保現(xiàn)場施工過程風險安全、可控。
3.5 制定控制指標
質保期工程遺留項,面臨數(shù)量多、時間短、資源緊張、風險高等問題,為推動工程方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工程遺留項處理,陽江核電廠將質保期工程遺留項處理納入按質環(huán)考核體系,以期起到衡量、預測、預警及質量安全控制的作用。
陽江核電廠從DCL管理、DCK管理、PAC簽字遺留項清除率設置指標,涵蓋設計/采購/安裝/調試等階段,從設計方案、實施率、安全質量偏差等維度落到實處。指標如下:
DCL有效答復率
說明:有效答復率=(生產(chǎn)確認DCL+在生產(chǎn)關閉環(huán)節(jié)DCL+組織實施DCL+已關閉DCL)/已有DCL編號總數(shù)。
DCK按計劃實施率
說明:DCK按計劃實施率= (完成工作包準備遞計劃DCK數(shù)+僅文件修改DCK數(shù))/確定轉DCK的設計變更總數(shù)。
返工或界定為IOE/LOE事件。
說明:IOE/LOE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為工程方,則鑒定責任。
PAC簽字遺留項清除率X(清除數(shù)/總數(shù))
說明:清除率X=PAC簽字遺留項清除數(shù)目/PAC簽字遺留項總數(shù)。
4 結束語
陽江核電廠的質保期工程遺留項管理,在不斷摸索中前進,形成一套完成的管理體系和方法。其組織機構、會議機制、生產(chǎn)工程平臺的對接、指標控制等,對“EPC” 模式的核電廠質保期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李二飛,沈文龍. AP1000 核電工程項目建設經(jīng)驗反饋體系分析[J]. 鄭州: 華電技術, 2011, 33(11): 17-18.
[2]中核核電有限公司. 核電廠重大事故警示錄[Z]. 武漢: 中核核電有限公司,2011.
[3]肖志等. 關于加強國內核安全經(jīng)驗反饋工作的思考[J]. 北京:核安全, 2017, 16(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