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炫炫
摘要:文物是經歷了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而留存下來的物質遺存。目前,在文物保護工作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凸顯了一些現實的困境,急需相關工作人員及時找到困境的根本原因,并且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保證文物保護工作的健康發(fā)展。本文對文物保護宣傳教育和文物保護工作的策略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文物保護;宣傳教育;保護意識
中圖分類號:G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6-0208-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51
一、文物宣傳教育的主要作用
文物保護宣傳部門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文物宣傳活動,向社會公眾開放一些文物歷史遺址,吸引社會公眾關注文物保護工作,并逐步提高社會公眾的保護理念和意識,進而激發(fā)文物保護工作的熱情。通過開放歷史遺址,讓社會公眾了解關于該文物的歷史背景及相關的歷史文化。通過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文物保護宣傳活動,引導社會資金、資本向文物保護行業(yè)和相關領域投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的發(fā)掘保護,建立起全員保護文物的管理機制。
二、文物保護的部分問題研究
1.人民文物保護意識薄弱。由于文物離人們現實生活過于遙遠,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時刻接觸到,并不了解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導致文物保護意識薄弱。
2.文物保護團體的素質參差不齊。現階段,從當前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現狀來看,文物保護工作依然屬于小眾的工作,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的人數十分有限,并且專業(yè)素質參差不齊,很難高效、高質地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文物保護工作涉及了發(fā)現、挖掘、修復、保護、宣傳以及研究文物等眾多工作內容,對工作人員的文物相關知識和技能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受到就業(yè)形勢和教育規(guī)劃的影響,文物考古專業(yè)的學生數量比較少,而且就業(yè)困難,使文物考古專業(yè)學生數量不斷減少,并且很多學生在畢業(yè)后也沒有從事文物保護工作。
3.文物保護經費缺乏。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才能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提高檢測監(jiān)控設備的運行水平。一方面對于已被移入館中的文物由于缺乏建設資金投入,導致目前很多博物館難以達到文物保護的標準,如文物保護基礎環(huán)境差、防潮工作不到位、警報監(jiān)控系統功能差等。另一方面對于無法移動而保留在外的文物,文物保護單位因缺乏充足的文物保護經費,難以組建一批專項工作人員對其進行保護和管理,造成很多保留在外的文物極易受到人為或自然因素的破壞。
三、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策略
1.加大文物保護宣傳力度,增強社會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當前國內社會公眾文物保護理念不夠先進、保護意識不強,進而導致國內很多文物被違法破壞的事情經常發(fā)生。國內文物相關保護部門應該針對文物破壞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進而制定相關的管理措施。文物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加大文物宣傳工作的力度,尤其應在學校內部開展相關宣傳活動,將文物保護理念和意識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里,讓全體師生充分認識到通過開展文物保護工作有利于發(fā)揚國內創(chuàng)新文化和傳統。此外,文物保護工作人員也需要向社會公眾開展教育活動,在社區(qū)開展相關的文物保護宣傳和講座活動,為社會公眾建立文物保護管理信息平臺,通過信息平臺來聯系社會公眾。此外,政府部門的宣傳工作人員也可以開展線上的宣傳教育活動,建立微信公眾號、微博,利用新媒體渠道向社會和全世界推廣中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促使全社會參與到歷史文物保護、開發(fā)建設的工作中來。
2.加強資金投入,完善相關制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正確意識到文物保護工作對促進我國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樹立長遠的發(fā)展意識,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筛鶕數匚奈锏臄盗?、城市發(fā)展水平、文物工作開展情況等方面制定相應的資金投入標準,同時加強籌資工作的開展力度,鼓勵企業(yè)、個人都能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相關政府及部門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以此來約束和規(guī)范工作人員及參觀游玩的旅客,對不良行為和惡意破壞進行相應的懲治,確保文物保護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下,可通過開展文物保護來促進國內歷史文化的宣傳和發(fā)揚,因而國內的文物保護工作需要從學生做起,在學校內部開展相關的文物宣傳活動,將文物保護意識傳達到學生的心里。此外,文物保護單位還需構建完善的文物宣傳機制和文物保護制度,向社會公眾宣傳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提高社會公民的文物保護意識,讓全體社會公眾都積極參與到文物保護的事業(yè)中來。
參考文獻:
[1]劉席威.提高全社會文物保護利用意識——以遼陽市為例[J].農家參謀,2019(15):168.
[2]趙文韜.加強文物保護宣傳教育提高文物保護意識[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