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再論中古時期類書編纂的因襲與替代

        2020-11-23 01:54:38劉全波
        孔學堂 2020年3期
        關鍵詞:替代類書

        摘要:中古時期的類書編纂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不能因為朝代的更替而認為中古時期的類書編纂出現(xiàn)了大的變化甚至斷裂,縱觀中古時期的類書編纂,都是在舊有基礎上的連續(xù)事件,這些類書編纂者多半是父子相繼、兄弟相及、師徒交至,在內(nèi)容與體例上更是因襲、替代、創(chuàng)新、發(fā)展并存,內(nèi)容的因襲與替代,體例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是交錯進行的。

        關鍵詞:類書 ?編纂 ?因襲 ?替代

        作者劉全波,歷史學博士,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教授(甘肅 ?蘭州 ?730020)。

        類書是古籍中輯錄各種門類或某一門類的資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編排,以便于尋檢、征引的一種知識性的資料匯編。從魏晉開始,到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時期,近七百年的時間里,類書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多重變化,回顧七百年的類書發(fā)展史、編纂史,由于史料的散佚,我們其實不能將這七百年的類書發(fā)展史、編纂史看清楚,而隨著研究的深入,又十分有必要梳理一下類書在這七百年間的發(fā)展變化,草成此文,不揣淺陋,就教方家。

        一、從《皇覽》到《修文殿御覽》 [見英文版第73頁,下同]

        王應麟《玉?!份d:“類事之書,始于《皇覽》。”《皇覽》是魏文帝曹丕敕令諸儒編纂的一部大型官修類書,被后人追奉為類書之祖。張滌華先生《類書流別》言:“《皇覽》一書,昔人并推為千古類書之權輿。由今考之,其書作者六七人,分部四十余,字數(shù)數(shù)百萬,且歷時數(shù)載始成,較之后世《太平御覽》《冊府元龜》諸大書,未遑多讓。言類書者,此誠其巨擘矣。惟惜其書李唐時已不得見?!?/p>

        對于《皇覽》的編纂,《三國志》是有明確記載的。《三國志》卷二十三《魏志·王象傳》載:“受詔撰《皇覽》,使象領秘書監(jiān)。象從延康元年始撰集,數(shù)歲成,藏于秘府,合四十余部,部有數(shù)十篇,通合八百余萬字?!薄痘视[》編纂完成之后,被“藏于秘府”,那么在沒有大的動亂的情況下,其必然不會被損毀遺棄,荀勖編纂《中經(jīng)新簿》時,仍然提及《皇覽簿》,可知西晉時期《皇覽》尚存。西晉末年,衣冠南渡,在東晉政權建立的過程中,《皇覽》是否安然無恙?這需要考察?!端鍟肪砣摹督?jīng)籍三》載:“《皇覽》一百二十卷??娨u等撰。梁六百八十卷。梁又有《皇覽》一百二十三卷,何承天合;《皇覽》五十卷,徐爰合,《皇覽目》四卷;又有《皇覽抄》二十卷,梁特進蕭琛抄。亡。”通過《隋書》的記載,可知何承天、徐爰、蕭琛皆對《皇覽》做過“合”或者“抄”,這就意味著《皇覽》或者部分《皇覽》從洛陽安全轉移到了南方。

        《宋書》卷六十四《何承天傳》載:“永初末,補南臺治書侍御史……十六年,除著作佐郎,撰國史……尋轉太子率更令,著作如故……十九年,立國子學,以本官領國子博士?;侍又v《孝經(jīng)》,承天與中庶子顏延之同為執(zhí)經(jīng)……先是,《禮論》有八百卷,承天刪減并合,以類相從,凡為三百卷,并《前傳》《雜語》《纂文》、論并傳于世?!焙纬刑焓恰端鍟酚涊d的第一個對《皇覽》進行抄合的人,可惜的是《何承天傳》中并沒有記載此事,但縱觀何承天一生,從其“除著作佐郎,撰國史”,以類相從的刪減并合《禮論》等事跡來看,何承天確有機會和能力對《皇覽》進行抄合。

        《宋書》卷九十四《恩幸傳·徐爰傳》載:“徐爰字長玉……先是元嘉中,使著作郎何承天草創(chuàng)國史。世祖初,又使奉朝請山謙之、南臺御史蘇寶生踵成之。六年,又以爰領著作郎,使終其業(yè)。爰雖因前作,而專為一家之書?!蹦铣我淮畠?nèi),何承天與徐爰皆曾做過“領著作郎”,撰修國史,且何承天草創(chuàng)之國史,在徐爰領著作時最終完成,可見此二人在撰史一事上有先后承繼的關系,更為巧合的是,此二人亦曾先后對《皇覽》進行過抄合。

        《梁書》卷二十六《蕭琛傳》載:“琛少而朗悟,有縱橫才辯。起家齊太學博士。時王儉當朝,琛年少,未為儉所識,負其才氣,欲候儉。時儉宴于樂游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儉坐,儉與語,大悅。儉為丹陽尹,辟為主簿,舉為南徐州秀才,累遷司徒記室。永明九年,魏始通好,琛再銜命到桑乾,還為通直散騎侍郎?!睋?jù)蕭琛本傳記載可知,蕭琛也是博學之人,有才氣,早年得到王儉賞識,位列“竟陵八友”,但其本傳同樣沒有記載其抄合《皇覽》之事。

        何承天、徐爰、蕭琛三人在當時皆是博學之人,且地位較高,他們在宋齊時期之所以能夠見到《皇覽》必然是與其特殊身份有關——參與撰修國史,可以閱覽官府藏書。而《皇覽》或其殘存必然是在官府的藏書中,故使得何承天、徐爰、蕭琛可以見到,但如此重要的一部大書,為何流傳不廣,從何承天的一百二十三卷,到徐爰的五十卷,再到蕭琛的二十卷,《皇覽》逐漸散佚,卻沒有人對之做整理。

        到了南朝齊的時候,出現(xiàn)了一部仿照《皇覽》體例而編的新書?!赌鲜贰肪硭摹洱R本紀上第四》載:“又詔東觀學士撰《史林》三十篇,魏文帝《皇覽》之流也。”對于《史林》的類書性質,我們是堅信的,雖然它的名字會給我們帶來歧義,但是從曹魏直至南朝齊,終于有了一部新書,被稱為“《皇覽》之流”,這是《皇覽》及其體例被認可、被喚醒、被模仿的證據(jù)。

        《四部要略》是蕭子良召集文人學士編纂而成的一部大型類書,卷帙浩瀚,達一千卷?!赌淆R書》卷四十《武十七王·蕭子良傳》載:“(永明)五年,正位司徒,給班劍二十人,侍中如故。移居雞籠山邸,集學士抄《五經(jīng)》、百家,依《皇覽》例為《四部要略》千卷。招致名僧,講語佛法,造經(jīng)唄新聲。道俗之盛,江左未有也?!笔捵恿际鞘挼莱傻膶O子,蕭賾的次子,在他的爺爺編纂了《史林》之后不久,蕭子良領銜編纂了《四部要略》,此書有可能未完成,就算完成了,質量也必是一般,筆者更懷疑此書是因襲殘存的《皇覽》而成,而隨著蕭子良爭奪皇位的失敗,此書很快被歷史潮流淹沒,直至沒有蹤跡。通過史書記載,我們可以看到此《四部要略》是主動學習《皇覽》的新作,所謂“依《皇覽》例為《四部要略》千卷”。

        南朝皇室貴胄,多效仿古代諸侯養(yǎng)士之風,招攬才俊,組成文人集團,蕭子良是當時最有權勢的王子皇孫,聲勢顯赫,召集了眾多學士抄書、編書、譯經(jīng)、講經(jīng)。據(jù)統(tǒng)計,前后出入蕭子良幕府的文人數(shù)量,多達一百余人,主要是世家子弟和一些得道高僧,他們在竟陵王的組織下,從事文學活動,編纂《四部要略》,這無疑會對當時的學風、文風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就算后來蕭子良爭奪帝位失敗而死,但是這些文人學士卻繼續(xù)生活在蕭齊或蕭梁的某個地方,他們當初或者參與過《四部要略》的編纂,或者見聞過《四部要略》的編纂,這些記憶都將是他們開啟新的類書編纂的寶貴經(jīng)驗,都為蕭梁時代的新的類書編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事實也正是如此,此后不久的蕭梁時代,出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類書編纂高潮。

        梁武帝蕭衍得位之初,就詔修類書《壽光書苑》。胡道靜先生《中國古代的類書》言:“這是開國初年詔修的一部類書,在天監(jiān)初年(502)即已開始?!薄端鍟啡摹督?jīng)籍三》載:“《壽光書苑》二百卷。梁尚書左丞劉杳撰。”《壽光書苑》的編纂者劉杳是一位博覽群書,記憶力超群的人物,受到當時的文壇領袖沈約、任昉青睞?!读簳肪砦迨段膶W下·劉杳傳》載:“杳少好學,博綜群書,沈約、任昉以下,每有遺忘,皆訪問焉?!睂τ凇秹酃鈺贰分妹?,多半是因為其編纂之地在壽光殿,后世類書之命名,亦多循此例?!端胃呱畟鳌肪砣短凭煗M月傳》載:“或曰:譯場經(jīng)館,設官分職,不得聞乎?……其處則秦逍遙園、梁壽光殿、瞻云館、魏汝南王宅?!睋?jù)此可知,梁武帝時期的壽光殿還曾是譯經(jīng)的地方??偠灾秹酃鈺贰返木幾氡厝皇窃趬酃獾钸M行的,此處是梁武帝講學、宴請群臣的地方,也是圖書收藏之地,還是譯經(jīng)之所,而博聞強識的劉杳在這里編纂梁武帝時代的第一部類書,并且還可以進一步得知,劉杳不會是一個人在編纂此書,應該還有其他學士協(xié)助劉杳編纂,因為此前此后直壽光省的學士不只劉杳一人。

        梁武帝初期,曾敕令到洽、張率抄甲、乙、丙、丁四部書?!读簳肪矶摺兜角鳌份d:“天監(jiān)初……二年,遷司徒主簿,直待詔省,敕使抄甲部書。五年,遷尚書殿中郎。洽兄弟群從,遞居此職,時人榮之?!薄读簳肪砣稄埪蕚鳌份d:“天監(jiān)初,臨川王已下并置友、學。以率為鄱陽王友,遷司徒謝朏掾,直文德待詔省,敕使抄乙部書,又使撰婦人事二十余條,勒成百卷……七年……俄有敕直壽光省,治丙丁部書抄?!贝朔N抄書與當時或后來的類書編纂皆有關系,張率“撰婦人事二十余條,勒成百卷”,很顯然,張率已經(jīng)編纂成了一部書抄,且卷帙頗豐,達到百卷,此處的“婦人事二十余條”或可理解為二十余部類,而張率“直壽光省,治丙丁部書抄”與劉杳編纂《壽光書苑》恐怕不能沒有關系。通過天監(jiān)初年梁武帝敕令學士抄四部書的事情來看,《壽光書苑》的編纂,或許就如同抄書,只不過劉杳學問廣博,所能聚集、抄撮起來的故事、舊事更多一些而已,而這一點恰恰成為其體例不精的原因,當體例精良的《類苑》一旦出現(xiàn),《壽光書苑》必定是黯然失色。

        《梁書》卷五十《文學下·劉峻傳》載:“安成王秀好峻學,及遷荊州,引為戶曹參軍,給其書籍,使抄錄事類,名曰《類苑》。未及成,復以疾去,因游東陽紫巖山,筑室居焉。為《山棲志》,其文甚美。”劉孝標一生的轉折點就是遇到了一個賞識他的人——梁武帝的弟弟安成康王蕭秀。安成康王秀生于宋元徽三年(475),卒于梁天監(jiān)十七年(518)。安成康王提供書籍,讓劉孝標編纂《類苑》,劉孝標編纂的《類苑》很受歡迎,書未及畢,而已行于世。

        梁武帝令劉杳編纂《壽光書苑》,效果不佳,以至于劉孝標所編纂的《類苑》一出來,《壽光書苑》就黯然失色,梁武帝感覺很沒面子,于是再次敕令編纂《華林遍略》?!赌鲜贰肪硭氖拧秳⒕鳌份d:“及峻《類苑》成,凡一百二十卷,帝即命諸學士撰《華林遍略》以高之,竟不見用?!彪m然史書多言梁武帝嫉妒心強烈,但是在《華林遍略》的編纂這個問題上,梁武帝的嫉妒心很明顯被后人夸大了。但通過這個富有傳奇色彩且流傳極廣的斗氣故事,我們無疑會發(fā)現(xiàn)這個時期的類書編纂很受重視,是文人之間相互較力、比試學問的一個主要戰(zhàn)場,更是贏取名譽、聲望的博學之資。

        《華林遍略》是梁武帝時代編纂的最為精良的類書,劉杳、顧協(xié)、何思澄、鐘嶼、王子云等人,歷八年之久才編纂完成?!读簳肪砦迨秳㈣脗鳌份d:“詹事徐勉舉杳及顧協(xié)等五人入華林撰《遍略》,書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華林遍略》的編纂是南北朝類書編纂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類書編纂體例最終確立且流傳開來的標志,《華林遍略》也的確吸取了《皇覽》以來類書編纂的所有經(jīng)驗教訓,尤其是汲取了《壽光書苑》與《類苑》之優(yōu)秀內(nèi)容與體例,最終編纂出一部盛況空前、體例嚴謹?shù)拈_創(chuàng)性著作?!度A林遍略》之后的類書皆是以之為模范,《華林遍略》在中國類書發(fā)展史上的承前啟后之功,不亞于類書之祖《皇覽》,是中古中國類書編纂成熟的標志。

        在梁武帝及其諸子的支持下,多部類書涌現(xiàn),如《眾經(jīng)要抄》《義林》《法寶聯(lián)璧》《經(jīng)律異相》等等。《經(jīng)律異相序》載:“以天監(jiān)七年敕釋僧旻等備鈔眾典,顯證深文,控會神宗,辭略意曉,于鉆求者已有太半之益。但稀有異相猶散眾篇,難聞秘說,未加標顯。又以十五年末,敕寶唱鈔經(jīng)律要事,皆使以類相從,令覽者易了。又敕新安寺釋僧豪、興皇寺釋法生等相助檢讀,于是博綜經(jīng)籍,擇采秘要。上詢神慮,取則成規(guī),凡為五十卷。又目錄五卷,分為五秩,名為《經(jīng)律異相》。將來學者,可不勞而博矣。”《華林遍略》與《經(jīng)律異相》都是奉梁武帝的敕令編纂的,并且他們編書的地點同在華林園,同在華林園編纂類書的寶唱等高僧與劉杳等學士之間不可能處于隔絕狀態(tài),他們之間的資料共享、信息互通現(xiàn)象絕對是存在的。

        殆到《華林遍略》成書之時,其流傳更加廣闊,甚至從南朝流傳到了北朝?!侗饼R書》卷三十九《祖珽傳》載:“后為秘書丞,領舍人,事文襄。州客至,請賣《華林遍略》。文襄多集書人,一日一夜寫畢,退其本曰:‘不須也?,E以《遍略》數(shù)帙質錢樗蒲,文襄杖之四十……又盜官《遍略》一部?!奔热挥腥艘圪u《華林遍略》,可見此書的流傳之廣。

        《修文殿御覽》是北齊后主高緯武平三年(572)以《華林遍略》為藍本,歷時七個月官修的一部類書?!缎尬牡钣[》的編纂者可達60余人,如祖珽、魏收、徐之才、崔劼、張凋、陽休之、韋道遜、陸乂、王劭、李孝基、魏澹、劉仲威、袁奭、朱才、眭道閑、崔子樞、薛道衡、盧思道、崔德立、崔儦、諸葛穎、鄭公超、鄭子信、蕭放、蕭愨、顏之推等。如此多的人才,參與到《修文殿御覽》的編纂中,即使是虛有其名也樂在其中,而被排擠在編纂者之外的宋孝王、劉善經(jīng)則是憤憤不平、惆悵滿腹??梢娔軌騾⑴c到《修文殿御覽》的編纂之中,是一種才學被認可的榮耀,更是一種被時代、潮流所接納的表現(xiàn)。

        南北朝時期,眾多的文人學士、高僧高道乃至王孫公子多參與到類書的編纂中,是此時期類書得到巨大發(fā)展的人才動力,但研究此時期的類書編纂,還須全面了解當時人們的心態(tài),他們?yōu)楹卧敢鈪⑴c到類書編纂中?其實,在當時人們的心里,他們所從事的類書編纂絕不僅僅是后世學者眼中的單純的類書編纂,而是一個大的資料整理、典籍整理、文獻整理的事業(yè),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還有這樣一種感觀——他們的工作是在承繼傳統(tǒng)、承接道統(tǒng),他們是在維系漢末以來的文脈,在拯救分崩離析的天下命運,在為帝國文化的大一統(tǒng)貢獻力量。類書的編纂受到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文人的青睞與重視,只有認識到類書編纂背后的這種文化含義,我們才會理解南北朝乃至其后的隋、唐、宋、明、清時期類書編纂高潮的繁榮與熱烈。

        二、從《長洲玉鏡》到《三教珠英》 [76]

        隋并天下之后,編纂有多部類書,如《長洲玉鏡》《北堂書鈔》《玄門寶?!贰队駹T寶典》《編珠》等,《長洲玉鏡》是其代表。《續(xù)談助》卷四《大業(yè)雜記》載:“大業(yè)二年,六月,學士秘書監(jiān)柳顧言、學士著作佐郎王曹等撰《長洲玉鏡》一部,四百卷?!碧镦隆端弭叱跆祁悤幾肱c文學》言:“楊廣鎮(zhèn)揚州時聚集在府中的揚府文人。揚府文學集團早在楊廣登基之前就已形成,其主要成員一直在楊廣周圍。隋煬帝時期幾部重要的類書,《長洲玉鏡》《玄門寶?!贰侗碧脮n》的主要編者都曾是揚府文學集團的重要成員。他們對隋朝類書的編纂起了重要作用。”《長洲玉鏡》的編纂者有虞綽、虞世南、庾自直、柳顧言、諸葛穎、王劭、蔡允恭和王胄等人,史載《長洲玉鏡》源自《華林遍略》,故我們認為《長洲玉鏡》的內(nèi)容和體例與《華林遍略》相仿,只是避免了復記之弊,并增補了新內(nèi)容,而由于諸葛穎、王劭等人早年參與過《修文殿御覽》的編纂,所以我們認為《長洲玉鏡》也受到了《修文殿御覽》的影響,也就是說,《長洲玉鏡》初步實現(xiàn)了南北類書編纂的融合。

        《長洲玉鏡》的編纂帶動了一批類書的編纂,即參與《長洲玉鏡》編纂的諸學士又開始了新類書的編纂工作,如虞世南撰《北堂書鈔》一百七十三卷,虞綽等撰《類集》一百一十三卷,庾自直撰《類文》三百七十七卷,諸葛穎撰《玄門寶海》一百二十卷,他們對《長洲玉鏡》的編纂體例和內(nèi)容是熟悉的,他們勢必會將編纂《長洲玉鏡》的經(jīng)驗和教訓運用到新類書的編撰之中,甚至是打破陳規(guī),開啟新體例。

        另外一個問題,隋唐時代的類書編纂者,很多是南北朝時期的人物,他們隨著朝代的更迭進入隋唐,即使有些人物去世了,但是他們的子孫卻繼承了他們的類書編纂傳統(tǒng)。南朝入隋的文士多曾參與楊廣的幕府,而他們就是隋煬帝編纂類書的主流人物。北朝的文學世家也有編纂類書的傳統(tǒng),杜弼家族是北齊玄風、玄談的主要倡導者,其子杜臺卿曾參與《修文殿御覽》的編纂,而入隋之后,隋文帝時期,杜臺卿獻上其所編類書《玉燭寶典》,杜弼之孫杜公瞻以文學侍隋煬帝,編纂有類書《編珠》。可見,南北朝時代的類書編纂傳統(tǒng)非但沒有因朝代更迭中斷,而是在后世扎根發(fā)芽乃至開花結果。

        南北朝至隋唐之間的王朝更替,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斷裂的認知,會感覺南北朝與隋、與唐是不同的時代,但這種觀點并不正確——雖皇帝更迭,王朝更替,然而很多人是生活在這個時期的,他可能既是北齊人,又是北周人,更是后來的隋人、唐人。故我們可以見到虞世南生活于南陳、隋、唐,諸葛穎生活在北齊、北周、隋,而在北齊參與編纂《修文殿御覽》的諸葛穎無疑到了隋朝又參與編纂了《長洲玉鏡》,歐陽詢雖然沒有參與《長洲玉鏡》的編纂,但他在隋參與編纂過《魏書》,肯定是知曉《長洲玉鏡》的,而到了唐他則參與編纂了《藝文類聚》,他們參與或者見聞了前朝類書的編纂,而在新的時代又參與了新的類書的編纂,而這其間的聯(lián)系是我們認知類書編纂前后相繼、推陳出新、因襲替代的重要前提。

        唐初編纂了多部大型類書,如《藝文類聚》一百卷,《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瑤山玉彩》五百卷,《累璧》四百卷,《東殿新書》二百卷,《策府》五百八十二卷,《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玉藻瓊林》一百卷。其中,《文思博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其編纂地點在文思殿,編纂開始時間是貞觀十五年(641),編纂完成時間應該在貞觀十六年(642)七月前。《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三》載:“《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目》十二卷。右仆射高士廉、左仆射房玄齡、特進魏徵、中書令楊師道、兼中書侍郎岑文本、禮部侍郎顏相時、國子司業(yè)朱子奢、博士劉伯莊、太學博士馬嘉運、給事中許敬宗、司文郎中崔行功、太常博士呂才、秘書丞李淳風、起居郎褚遂良、晉王友姚思廉、太子舍人司馬宅相等奉詔撰。”如此多優(yōu)秀的文人學士參與其中,是《文思博要》編纂質量的保障,《文思博要》對其后來的類書編纂影響很大,《三教珠英》《太平御覽》等書,都是以《文思博要》為參考進行編纂的。

        《文苑英華》卷六百九十九《文思博要序》載:“帝乃親縈圣情,曲留玄覽,垂權衡以正其失,定準繩以矯其違,頓天綱于蓬萊,綱目自舉,馳云車于策府,轍跡可尋,述作之義坦然,筆削之規(guī)大備。”此處記載是說,唐太宗親自參與到了《文思博要》的體例編定之中,并且經(jīng)過唐太宗君臣之努力,《文思博要》達到了綱目自舉、轍跡可尋的效果。由此可見,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唐太宗對《文思博要》的編纂是很重視的,并且,由于唐太宗名義上的參與,此《文思博要》編纂的性質發(fā)生了變化,即此《文思博要》的編纂不再是某個人事業(yè),而成了代表王朝文治的集體工程。

        《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三》載:“《東殿新書》二百卷。許敬宗、李義府奉詔于武德內(nèi)殿修撰。其書自《史記》至《晉書》,刪其繁辭。龍朔元年上,高宗制序?!薄稏|殿新書》是唐高宗敕令編纂的一部官修類書,其編纂完成時間在顯慶元年(656)五月,其編纂地點是武德內(nèi)殿,其主要的編纂者有許敬宗、李義府、薛元超等人,其主要內(nèi)容來自于從《史記》到《晉書》之諸正史,其性質是有類抄撮之書抄,但是其無疑又具有雜史之性質。唐高宗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生活在唐太宗與武則天的陰影之下,其實,唐高宗時代是一個很積極上進的時代,還是一個斗志昂揚的時代,唐高宗本人亦是躊躇滿志,甚至是志在必得,這在典籍編纂尤其是類書的編纂方面表現(xiàn)尤為明顯,雖然唐高宗時代編纂的類書,卷帙上沒有超越唐太宗時代的《文思博要》以及武則天時代的《三教珠英》,甚至沒有重要的跨時代的類書杰作出現(xiàn),但是,在整個唐高宗時代,仍然不斷地、花樣百出地編纂了眾多的各式類書典籍。

        《累璧》是唐高宗時期編纂的另一部重要類書,諸書對它皆有記載。《舊唐書》卷四《高宗上》載:“龍朔元年……六月庚寅,中書令許敬宗等進《累璧》六百三十卷,目錄四卷?!薄杜f唐書》卷四十七《經(jīng)籍下》載:“《累璧》四百卷。許敬宗撰?!薄杜f唐書》中兩次出現(xiàn)關于《累璧》的記載,內(nèi)容有差異,首先是卷帙不同,但是很顯然,這兩種記載無疑都是記載的《累璧》,不會是其他典籍,而為何《舊唐書》中對此書的卷帙記載會有如此大差別,只能存疑。對于《累璧》的作者,文獻中只提及許敬宗,許敬宗是唐初編纂類書的高手,多部類書在其領銜下完成,此《累璧》亦是在其領導下完成?!杜f唐書》卷八十二《許敬宗傳》載:“然自貞觀已來,朝廷所修《五代史》及《晉書》《東殿新書》《西域圖志》《文思博要》《文館詞林》《累璧》《瑤山玉彩》《姓氏錄》《新禮》,皆總知其事,前后賞賚,不可勝紀。”《累璧》肯定不是許敬宗一人的作品,肯定是唐高宗時期諸文人學士共同編纂完成的。許敬宗在唐太宗時代參與過《文思博要》的編纂,早年參與編纂《文思博要》的經(jīng)驗,必然對他領修新書極有幫助,而早年的經(jīng)驗、教訓必然會指導新的類書編纂,這是促進類書編纂進步,提高類書編纂質量的保障。

        《瑤山玉彩》是由太子李弘領銜撰成的,編纂者主要有許敬宗、許圉師、上官儀、孟利貞、郭瑜、楊思儉、顧胤、董思恭、高智周、姚璹等人,成書于龍朔三年(663)?!缎绿茣肪砦迨拧端囄娜份d:“許敬宗《瑤山玉彩》五百卷。孝敬皇帝令太子少師許敬宗、司議郎孟利貞、崇賢館學士郭瑜、顧胤、右史董思恭等撰。”龍朔年間,許敬宗、許圉師、上官儀等人的官職比較高,且在當時政治中的地位亦比較重要,或許他們并未全力投入到《瑤山玉彩》的編纂之中,其間許圉師被下獄貶官,上官儀亦在麟德元年(664)被殺,但是他們的出現(xiàn),或者短時間的參與,無疑展現(xiàn)了唐政府對《瑤山玉彩》編纂的重視。

        《碧玉芳林》與《玉藻瓊林》皆是署名孟利貞所編纂的類書,前者四百五十卷,后者一百卷?!杜f唐書》卷四十七《經(jīng)籍下》載:“《碧玉芳林》四百五十卷。孟利貞撰?!薄啊队裨瀛偭帧芬话倬怼C侠懽??!泵侠懺诋敃r的文壇是很有名的,他雖然是《碧玉芳林》與《玉藻瓊林》的署名人,但是他的本傳卻沒有記載這個事情。筆者認為《碧玉芳林》與《玉藻瓊林》的編纂絕不可能是孟利貞一人所為,必然是一個團隊的功勞,而在武則天稱帝之前的某一段時間里,也就是《三教珠英》編纂之前的某一個時間里,這群文士們在參與政治活動之余,集體編纂了大量的如《碧玉芳林》與《玉藻瓊林》之類的典籍。

        《策府》亦是一部大型官修類書,它的卷帙達五百八十二卷。《舊唐書》卷四十七《經(jīng)籍下》載:“《策府》五百八十二卷。張大素撰?!薄缎绿茣肪砦迨拧端囄娜份d:“張大素《策府》五百八十二卷?!倍鼗臀墨I中有《兔園策府》一書,與此書或有淵源。如果此書果真與《兔園策府》一樣是賦體類書,那將是十分豐富的寶庫,當是當時科舉與時事的匯合?!恫吒酚械臅r候還被稱為《冊府》,與宋初之《冊府元龜》略有神似,如果二者果真有關聯(lián),那么此《策府》還有可能是一部類事類書,因為《冊府元龜》是類事類書。

        明胡應麟撰《少室山房筆叢》載:“然貞觀中編《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金輪朝編《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簡帙皆多于宋。又許敬宗編《瑤山玉彩》五百卷,張?zhí)鼐帯秲愿肺灏侔耸?,視今傳《合璧事類》等書,亦皆過之……今《博要》《珠英》等書,俱久廢不傳,惟唐人《初學記》三十卷,《藝文類聚》一百卷行世,二書采摭頗精,第不備耳,中收錄詩文事跡,往往出今史傳文集外,使諸大部傳,必各有可觀,惜哉?!焙鷳胨苑翘?,歷代編纂的諸多類書,皆不能長久地流傳下來,我們今天只知道它們的名字而已。這些典籍沒有流傳下來,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或許是編纂質量差,沒有可流傳的價值,但是,這些文學之士在當時都是有真才實學的,后來也多被收到《文苑傳》之中,一群有才學的人編纂了卷帙浩繁的無用之書,也是令我們不能理解的;或許是,諸書編纂完成之后,被當作王朝文治興盛的代表,炫耀一番之后,就被藏入秘府,故不得流傳。另外一個解釋,就是典籍的自然替代,這些類書被后來的類書因襲,故其本身自然也被替代。

        《三教珠英》是有唐一代編纂的卷帙最大的類書,卷帙達一千三百卷,此后幾百年也無人能出其右,但是,由于此書是張昌宗等人領銜編纂的,且是在剿襲《文思博要》的基礎上成書的,故一直不被重視,甚至有些被人看不起。王蘭蘭《〈三教珠英〉考補與發(fā)微》認為《三教珠英》的始撰時間是圣歷三年(700)改元久視前,撰成時間是長安元年(701)十一月,可見,如此卷帙浩瀚的《三教珠英》編纂時間僅一年多?!缎绿茣肪砦迨拧端囄娜份d:“《三教珠英》一千三百卷?!赌俊肥?。張昌宗、李嶠、崔湜、閻朝隱、徐彥伯、張說、沈佺期、宋之問、富嘉謨、喬侃、員半千、薛曜等撰?!薄度讨橛ⅰ返木幾胝咭啾姸?,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徐堅、張說二人,建議參考《文思博要》編纂《三教珠英》的主意就是他們出的,而《三教珠英》后來也果真被如此編纂了出來?!杜f唐書》卷一百二《徐堅傳》載:“堅又與給事中徐彥伯、定王府倉曹劉知幾、右補闕張說同修《三教珠英》……堅獨與說構意撰錄,以《文思博要》為本,更加《姓氏》《親族》二部,漸有條流。諸人依堅等規(guī)制,俄而書成,遷司封員外郎?!备鼮橹匾氖?,到了唐玄宗時代,唐玄宗感覺《修文殿御覽》等書,卷帙龐大,不利于皇子們學習使用,于是敕令徐堅、張說編纂皇子教科書《初學記》,此時的徐堅、張說二人,在兩部千卷大類書的基礎上,再次編纂類書,他們早年編纂《三教珠英》所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必然會促進《初學記》的編纂,加之唐玄宗的個性化要求,于是一個新的類書體例的踐行者——《初學記》誕生了,如果沒有早年的經(jīng)驗、教訓,徐堅、張說二人是難以編纂出質量如此高的《初學記》的。

        唐代開國以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皆編纂過大型類書,《藝文類聚》《文思博要》《瑤山玉彩》《三教珠英》等橫空出世,走向全盛的唐王朝四夷來服,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遣唐使必然帶回了大量的典籍,其中必然有類書,回國之后的遣唐使,處處以唐王朝為樣板,類書編纂必然也是如此,于是《秘府略》在這樣的背景下得以編纂成書。唐文宗太和五年(831),日本淳和天皇(824—833在位)天長八年,敕令漢學家、東宮學士滋野貞主(785—852)及諸儒裒輯古今文書編纂成漢文類書《秘府略》,共一千卷,目前僅存卷八百六十四(百谷部中)與卷八百六十八(布帛部三)。《文德實錄》卷四載:“天長八年,敕與諸儒撰集古今文書,以類相從,凡有一千卷,名《秘府略》?!薄睹馗浴肥侨毡竟糯鷺O為重要的著作,是日本學術水平高深興盛的表現(xiàn),更證明了日本對于中國文化的接受與升華??傊?,類書不僅在中華大地綿延流傳,在域外也大量地流傳,共同構成了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東亞類書共同體。

        三、從《藝文類聚》到《初學記》 [78]

        《藝文類聚》是唐高祖李淵下令編修的,受詔參與編修的共十余人,目前能考知姓名的有給事中歐陽詢、秘書丞令狐德棻、侍中陳叔達、太子詹事裴矩、詹事府主簿趙弘智、齊王文學袁朗,《藝文類聚》100卷,分46部,727個子目,百余萬言。歐陽詢《藝文類聚序》載:“以為前輩綴集,各抒其意,《流別》《文選》,專取其文;《皇覽》《遍略》,直書其事。文義既殊,尋檢難一。爰詔撰其事且文,棄其浮雜,刪其冗長,金箱玉印,比類相從,號曰《藝文類聚》,凡一百卷。其有事出于文者,便不破之為事,故事居其前,文列于后,俾夫覽者易為功,作者資其用,可以折衷今古,憲章墳典云爾?!笨梢姡端囄念惥邸返木幾胧强涨敖^后,它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類書編纂體例,即所謂的“事文并舉”模式,并且,《藝文類聚》對后世類書編纂的影響巨大,后世類書多以之為范本。

        《初學記》是唐玄宗敕令官修的著名類書,全書共30卷,分23部,313個子目,其體例先為“敘事”,次為“事對”,最后是“詩文”?!洞筇菩抡Z》載:“玄宗謂張說曰:‘兒子等欲學綴文,須檢事及看文體?!队[》之輩,部帙既大,尋討稍難。卿與諸學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類相從,務取省便,令兒子等易見成就也。說與徐堅、韋述等,編此進上,詔以《初學記》為名。賜修撰學士束帛有差,其書行于代?!薄端膸烊珪偰俊分冻鯇W記提要》又載:“其例前為敘事,次為事對,末為詩文。其敘事……其所采摭,皆隋以前古書,而去取謹嚴,多可應用。在唐人類書中,博不及《藝文類聚》,而精則勝之。若《北堂書鈔》及《六帖》,則出此書下遠矣。”通過這些記載,我們可知《初學記》一書編纂質量之高,《藝文類聚》已經(jīng)是比較經(jīng)典的類書,而《初學記》還略勝一籌。

        劉安志《關于中古官修類書的源流問題》言:“《初學記》引文與《藝文類聚》《太平御覽》之異同,尚有不少,限于篇幅,這里僅引錄上揭數(shù)條。從中不難看出,《初學記》引文多與《太平御覽》同,而與《藝文類聚》存在較大差異,說明其與《藝文類聚》并非出自同一個源頭,而《藝文類聚》又主要依據(jù)南朝《華林遍略》而來,據(jù)此可知,《初學記》與南朝類書并沒有直接的淵源承襲關系。又因《太平御覽》所引隋以前的條文,主要依據(jù)北朝《修文殿御覽》,而《初學記》引文又多與《太平御覽》同,因此可以初步判斷,《初學記》所引隋以前條文,同樣依據(jù)《修文殿御覽》而來?!眲仓鞠壬鷮τ凇冻鯇W記》與《藝文類聚》之源流的論述很重要,是當前學術界比較主流的觀點,他認為《初學記》與《修文殿御覽》《太平御覽》關系密切,是一個源流,而《藝文類聚》與《華林遍略》關系密切,是另一個源流。

        筆者通過對《初學記》與《藝文類聚》之“體例”“目錄”與“詩文”內(nèi)容的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之間的諸多聯(lián)系,他們不是沒有關系的彼此,而是關系十分緊密的兩個文本。筆者認為唐玄宗時期《初學記》的編纂者們,必然是參考了《修文殿御覽》之外的其他古類書并將其作為底本,而《藝文類聚》無疑就是那個被遺忘甚至是被隱藏起來的底本?!冻鯇W記》之“詩文”部分的編纂中,毋庸置疑的參考、因襲了《藝文類聚》之體例與內(nèi)容,只不過《初學記》的因襲是有節(jié)制的,他們在《藝文類聚》的基礎上做了很多工作,刪并、增補同時存在,其實,在《初學記》編纂的時代,可供參考的“事文并舉”類書之“詩文”部分是很少的,而《藝文類聚》就是他們參考、因襲的模范與底本。

        對于類書的體例,前輩學者亦多有研究,針對中古時期的類書發(fā)展、編纂情況,筆者建議用類事類書、類文類書、類句類書、類語類書、賦體類書、組合體類書六種模式進行考察。類事類書自始至終是中國類書的發(fā)展主流,此種體例亦有多種模式,有出處、書名、人名在前者,亦有出處、書名、人名在后者,更有不具出處、書名、人名者,但是此種體例以引用、排列段落、長句為主,《皇覽》《史林》《四部要略》《壽光書苑》《類苑》《華林遍略》《修文殿御覽》《長洲玉鏡》《文思博要》《東殿新書》《三教珠英》等,所采用的體例就是類事類書。類文類書有些學者認為其不成立,但筆者通過考察認為此種體例是存在的,夏南強先生的研究中即單獨將類文類書獨立出來作為一種類書分類方法,當然,單獨的類文類書或許早已經(jīng)獨立于類書之外,但是存在于經(jīng)典類書之中的類文部分還是存在的,它是我們研究類文類書的基礎,此種體例的形成當與類事類書有關,排列組合模式亦相同,至唐初《藝文類聚》編纂之時,將此二種模式合并成新的“事文并舉”體例,并被后世廣為沿襲。

        類句類書的出現(xiàn)時間是比較早的,至少是南北朝時期,追求大知識量,追求博學多識的類句類書作為新的類書體例,被類書編纂者創(chuàng)造出來并大量使用,且一直傳承下來,類句類書比類事類書、類文類書簡潔明了,知識點也更加凸顯,比較適用于私人使用,其典型代表是《北堂書鈔》《白氏六帖事類集》等等,但筆者認為《北堂書鈔》之前的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有類句類書在流行。類語類書是類句類書基礎上的花朵,類句類書追求知識量的豐富與簡潔,而類語類書則以二、三、四言詞語的形式出現(xiàn),在知識量豐富的同時變得更加的簡潔,同時類語類書還追求辭藻的對偶,很多時候都是成對出現(xiàn)的,這與中古文學的發(fā)展關系密切,類語類書的典型代表有《語對》《編珠》《籝金》等等??傊?,從南北朝至隋唐時期,類句類書與類語類書已經(jīng)逐漸成熟完善起來,并迅速擠占官修類書之外的私纂類書舞臺。

        賦體類書也是類書分類里面一個比較受關注、受質疑的問題,或有學者說類書是賦導引而來,所以后世產(chǎn)生的賦體類書的性質,明顯就是回歸“賦”的行為,且言賦體類書的重點是“賦”而不是類書,甚至有學者直接建議將“賦體類書”歸入“賦類”,從類書中徹底獨立出來。對于類書的源頭,的確有大量的文學家認為類書是賦導引而來的,筆者曾對這個問題做過考察,毋庸置疑,閱讀大賦之后,的確有一種臚列事物、排比故事的感覺,類書何嘗不是臚列事物、排比故事?但是通過研究筆者認為類書不一定是也不必是賦導引出來的,類書的源頭是多元的,與賦或有關系,但是直接關系真的沒有?!妒骂愘x》是賦體類書的代表,《事類賦》最先的名稱是“一字題賦”,后來才成為今天我們見到的“事類賦并注”?!端膸烊珪偰俊分妒骂愘x提要》載:“先進所著,一字題詞百首,退惟蕪累,方積兢憂,遽奉訓詞,俾加注釋,又稱:前所進二十卷,加以注解,卷帙差大,今廣為三十卷,目之曰《事類賦》云云?!币簿褪钦f吳淑最先編纂的“一字題賦”沒有得到認同,加入了注釋之后才大流行于當時與后世,這顯然告訴我們《事類賦》的重點是類書與“事類并注”而非“賦”。賦體類書與賦之側重點明顯不同,雖然賦體類書亦是賦,但是其只是用了賦之模式以組織事類,所以我們認為賦體類書的發(fā)展不是賦的直接作用,而更有可能是類句類書、類語類書的產(chǎn)物,將類句類書、類語類書之內(nèi)容,用賦的形式連接起來而已。

        學界原來以為《事類賦》是賦體類書的開創(chuàng)之作,而隨著各類文獻的不斷涌現(xiàn),尤其是敦煌類書《兔園策府》的出現(xiàn),讓我們知曉了唐初即有賦體類書的事實,而日本藏《翰苑》殘卷的重現(xiàn),更是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新的認知,即唐初編纂的賦體類書不僅有一個《兔園策府》,還有一個《翰苑》,這都是賦體類書的杰出代表。此外,張大素所編纂的《策府》亦有可能是一部卷帙極大的賦體類書,如此來看,唐初的賦體類書已經(jīng)非常成熟,且廣為流傳,西到敦煌,東到日本,皆有其蹤跡。晚唐時代李途所編纂的《記室新書》向來不為學界所重視,有時甚至認為它是一部類語類書,而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了它賦體類書的本質??梢?,唐初就已經(jīng)開始的賦體類書編纂并沒有停止,只是由于資料的散佚,讓我們產(chǎn)生了錯誤的認知,我們再將《記室新書》置入賦體類書的編纂史、發(fā)展史中,一個中古時期的賦體類書編纂史、發(fā)展史就逐漸顯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是一個從《兔園策府》《翰苑》《策府》到《記室新書》再到《事類賦》的完整的編纂史、發(fā)展史。

        事文并舉類書模式其實是一個組合模式,它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是它是由類事、類文、類句、類語等類書基本元素組合起來的,如《藝文類聚》是類事、類文之組合,《初學記》是類事、類語、類文之組合。后來的發(fā)展中,在這些基本元素之外,還出現(xiàn)了敘說、總論等說明性的文字,但是我們認為只要保留著類書的基本模式,這些隨著時代發(fā)展新出現(xiàn)的敘說、總論等,不改變類書的基本性質。這種組合體類書的編纂,難度是很高的,所以私人編纂類書多不采用這種模式,而只有在官方組織、人才濟濟的情況下,才可以作出如此經(jīng)典的文本,《藝文類聚》《初學記》之所以可以流傳千年,并成為經(jīng)典,主要還是和它們的編纂體例有關,這是它們不可能被淘汰的質量保障。

        筆者之所以重點強調(diào)從《藝文類聚》到《初學記》的轉變,主要目的是從類書的編纂體例方面討論中古時期類書的發(fā)展變化,在上述大類書發(fā)展的同時,中古時期類書的體例也得到了充足的發(fā)展,從類事、類文到類句、類語,甚至是賦體類書,都得到了充足的發(fā)展,且體例鮮明,影響巨大,而《藝文類聚》與《初學記》是類書體例發(fā)展成熟的集中表現(xiàn),是類書體例臻于極致的標志。宋以前的中古類書體例最為典型與純粹,但是諸體例從產(chǎn)生到成熟也是經(jīng)歷了幾百年的發(fā)展歷程的,并且類書體例的每一次進步都與當時的時代密切相關,文學、史學、科舉、蒙學等,都把自己的鮮明特點烙在了類書之上,類書體例的不斷完善成熟、因襲替代,所展現(xiàn)的亦是類書編纂者在不同時代對類書編纂本身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

        四、結語 [80]

        筆者之所以要不厭其煩地對中古類書的發(fā)展史、編纂史進行一個如此煩瑣的文本上的比較與考察,主要是想考察中古時期類書編纂之間的因襲與替代問題。類書編纂的南朝模式與北朝模式是歷代學者皆極為關心的問題。而通過研究,筆者認為在隋代,即《長洲玉鏡》編纂之時,已經(jīng)初步實現(xiàn)了南北類書編纂模式的融合;到唐代,類書編纂的南朝模式與北朝模式更是早已經(jīng)融合在一起,沒有所謂的涇渭分明之說。另一個就是類書編纂的底本問題,因為這也是一個經(jīng)常被提及的問題,由于史書的記載有選擇性,故有些問題是我們所不知道的。而當我們認真地考察中古類書時,發(fā)現(xiàn)《皇覽》之后的類書之間,明顯是有因襲、替代關系的,《史林》《四部要略》是《皇覽》之流,《四部要略》甚至是《皇覽》的翻版,《壽光書苑》的編纂又受到了《四部要略》的影響,《華林遍略》是《壽光書苑》《類苑》的結晶,《修文殿御覽》直接剿襲《華林遍略》,《長洲玉鏡》亦是受到了《華林遍略》的影響,而參與編纂《修文殿御覽》的諸葛穎、王劭又參與編纂了《長洲玉鏡》,如此種種,可見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類書編纂不曾斷裂?!端囄念惥邸吩谥袊悤飞系牡匚恍枰o予重視,《藝文類聚》的開創(chuàng)之功極大,鑒于此前類書之種種弊端,《藝文類聚》開啟了新體例,形成了新風格。但是反過來,之所以能夠開啟新體例、形成新風格,必然是對原來體例、風格的反思與揚棄,如果說《藝文類聚》脫離了此前類書發(fā)展形成的窠臼,則對,如果說《藝文類聚》脫離了此前的類書發(fā)展史,則非?!段乃疾┮返木幾胝叨嗍怯伤迦胩频闹爻肌⒗铣?,他們必然也無法脫離整個的時代發(fā)展潮流,而他們選擇的類書編纂體例,完美地展現(xiàn)了他們的思想,他們沒有采用《藝文類聚》的新體例,而是延續(xù)了從《皇覽》直至《長洲玉鏡》的舊體例,《三教珠英》更是直接剿襲《文思博要》,但是作為后來者,他們也的確做了諸多努力,最直觀的努力就是他們在其時代,將類書的卷帙推向新的高峰,一千二百卷的《文思博要》,一千三百卷的《三教珠英》,皆是不容置疑的極致,此后幾百年也無人能超越。唐高宗時代被夾在中間,但是通過多部類書的涌現(xiàn),我們認為此時期絕不是低谷,《東殿新書》《累璧》《瑤山玉彩》《碧玉芳林》《玉藻瓊林》《策府》皆是極其有特點的官修類書,只可惜它們皆散佚殆盡,故我們不能知道它們的面貌,筆者猜測它們的編纂質量不會很差,因為類書發(fā)展至此,如果編纂出一部殆同書抄的類書出來,是交不了差的,是不容于時代潮流的,所以筆者認為唐高宗時代的類書編纂,必然是在某些方面發(fā)揮了特色的,以《策府》為例,如果此書是一部賦體類書,它的價值還會有人小覷?一部《策府》足以撐起唐高宗時代類書編纂的天空,何況還有其他多部?!冻鯇W記》是中古類書編纂的精華之精華,幾百年的發(fā)展歷程,至此才算完美,體例極其精良、內(nèi)容相當豐富、卷帙適中、應用廣泛,都是對《初學記》的客觀評價,但是,當我們回首類書發(fā)展史、編纂史,《初學記》因襲其他類書的痕跡,亦是處處可見,正是沒有傳承,何來發(fā)展,遑論創(chuàng)新,《初學記》仍然是中國類書發(fā)展史上的一朵浪花。類書的編纂是很復雜的任務,在沒有底本可參考的情況下,原創(chuàng)一部極其高水平的類書是需要多年的積累的,而官修類書成于眾人之手,在編纂時間很短的情況下,其必然要有底本可參考,不然難于成書。當然,歷代類書編纂者也不是無原則的剿襲,他們的學問與人品我們還是要認可與信賴的,他們必然是在原有底本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探索,他們完成了自己的時代使命,在他們的時代,萃取了諸底本之精華,而又編纂出一部部與眾不同的新作。

        (責任編輯:張發(fā)賢 ? 責任校對:羅麗娟)

        猜你喜歡
        替代類書
        方案問題中的分析小妙招
        家富隋珠 人懷荊玉
        ——論唐代類書編纂的特點與價值
        唐都學刊(2019年5期)2019-09-23 11:19:42
        西夏類書《圣立義?!饭适滦驴既齽t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40
        論中古時期佛教類書的編纂
        敦煌學輯刊(2017年2期)2017-11-09 03:02:29
        電能替代方法論
        推動清潔和綠色能源替代
        試論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誤區(qū)與反思
        普通臺機替代工控機成功應用
        資產(chǎn)證券化與商業(yè)銀行之間的關系
        社會科學(2015年6期)2015-12-29 09:05:59
        類書考略*
        中文字幕亚洲在线第一页 | 欧洲亚洲第一区久久久|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 | 深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亚洲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骚货人妻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国产av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妇女bbbb插插插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午夜福利| 亚洲美女av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地址| 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青青青爽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视频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午夜久久|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十八禁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熟女不卡|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图片| 伊人22综合|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美女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动态120秒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发布白白色|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