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丹
基于職業(yè)素養(yǎng)需求的“四位一體”健美操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研究
喻 丹
(湖南安全技術職業(yè)學院,湖南 長沙 410151)
健美操課程思政項目特征體現在健美操課程的“體育”功能、健美操課程的“德育”功能、健美操課程的“智育”功能、健美操課程的“美育”功能。基于學校體育 “四位一體”的目標,文章提出健美操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的資源開發(fā)與對策:一是“四位一體”貫穿整個課程教學,二是注重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打造“四好學生”形象,三是開發(fā)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培養(yǎng)協同育人理念。
職業(yè)素養(yǎng);健美操;課程思政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018年9月10日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再次發(fā)表的重要講話,對學校體育提出了“四位一體”的目標,即: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要做到同向同行,達到協同效應,就必須注重德育與智育、專業(yè)課與基礎課協同育人的管理和運行機制,為落實立德樹人,促進學科、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教改資源開發(fā),拓展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要實現立德樹人、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總目標,教師必須注重其課程思政資源開發(fā),該項目是高校發(fā)展的必經之路。體育教育要加強新時代年輕人對健體、強身、鑄魂的教育和引導、加強體育精神的挖掘與培養(yǎng)。教師做學生錘煉意志、鍛煉品格的引路人,將“體育”與“德育”始終貫穿于課程教學全過程,踐行“立德樹人”為中心環(huán)節(jié),貫徹落實總書記“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示。研究與探討健美操課程思政資源開發(fā)與改革,恰恰也是貫徹思政教育的途徑與要求。
高職院校肩負培養(yǎng)社會一線從業(yè)人員的重任。打造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職業(yè)素養(yǎng)、為社會提供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校構建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重要目標。
本文在對健美操課程思政、培養(yǎng)高職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歷程和研究現狀進行研討探究的基礎上,分析“課程思政”視域下的健美操課程教學實現學校體育“四位一體”目標及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具體措施等。形成“價值引領、能力培養(yǎng)、知識傳授、運動參與”四維一體的健美操育人導向模式,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上關于“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高職體育課程思政同向育人目標,完善培養(yǎng)高素質職業(yè)從業(yè)人員為目的的體育教學改革和實施途徑的構建。
(1)在知識傳授和價值導向相統(tǒng)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
(2)體育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能力有所欠缺。
(3)教學內容多注重運動技能、技術講解及完成參與方面,對身體健康重要性的教育講解較多,缺少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德育教育以及有目的的與職業(yè)素養(yǎng)需求相關的愛國主義、拼搏精神、競爭意識、團隊意識、紀律規(guī)則意識、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引導、培養(yǎng)等。
(4)考核評價多與技能達標掛鉤,育人的導向性不強。
(5)上級領導部門對協同育人的要求不夠明確,許多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或者完成任務階段。教學效果評價仍處于學生技能掌握程度層面,沒有形成具體的協同育人導向標準。
健美操項目充滿陽光與時尚,活力四射,動感熱情,剛柔并濟,非常符合青少年體育鍛煉要求,提高參與者力量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等,發(fā)展學生心肺功能、協調能力等。課程的特征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其中,體育鍛煉的習慣得到培養(yǎng),為學生增強體質、錘煉意志找到實施途徑。
健美操項目,尤其是引入啦啦操項目特征的的健美操課程,是一種講究團隊精神的大眾體育運動。每一個項目參與者都要出色的完成任務,無論站在團隊的那個位置,團隊成員之間更需要相互配合,溝通協作,這對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換位思考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協調決策能力都有很好的培養(yǎng)和提高。團隊項目就會存在各種個人差異,學習訓練中一定會出現動作不規(guī)范、表現比不強、個別練習強度不足、動作完成質量差等現象,整個小組想要得到預計效果和團隊整體實力的展現,集體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與發(fā)展,同學們必然要在練習過程做到互相幫助、協同合作,從而增強學生抗挫、抗壓能力,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性格脾性。
健美操課程的學習與練習,除了強身健體之外,還有“開智”的作用。往往該項目在動感十足的音樂伴奏下開展,賞樂、享藝與肢體展現相融合,促進大腦皮層興奮性,愉悅身心,潛移默化的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素養(yǎng),尤其在引入啦啦操項目的動作與隊形、口號與主題融入健美操套路組合創(chuàng)編中,注重激發(fā)創(chuàng)編、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力得到施展,自信心得到鍛煉,智力發(fā)展、大腦反應更加靈敏,教育的“智育”功能能到充分體現。
健美操項目要求從事者體態(tài)優(yōu)美、姿勢挺拔、動感有力,表現的富有活力和激情,用動作在音樂的伴奏下完成“表意”,這就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多去感受文化、藝術、服飾、音樂的美,受其熏陶,從而達到整套動作所展現出來的主題與視覺效果。長此以往,“美育”功能自然流露,參與者的審美能力、資質水平得到本質的提升。
體育課是所有大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公共課程,而其中的健美操課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在健美操課程中開發(fā)課程思政資源,注重“隱性”能力培養(yǎng),能充分發(fā)揮體育課課程的育人功能,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實施“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落腳點以及重要抓手,也是改革、完善體育課程思政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健美操課蘊含的豐富的課程思政內涵,從而懂得課程為什么教:即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為目的找到健美操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契合點;教什么:即找到健美操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突破口,從信念、文化、知識、精神等各個方面切入;怎么教:即完善課程思政視域下健美操教學提升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協同育人途徑及實踐,全面融入、提升教師德育能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課內課外豐富德育形式與內容。
(1)“增強體質”:優(yōu)化課程設置,調整課程結構
動感時尚的健美操,深受現代學生的喜愛與追捧。教師可根據學生素質的具體情況優(yōu)化教學內容,減少枯燥的操化練習,將當下流行的、時尚簡短、難度低的舞蹈、操化內容引入課堂,例如現下十分流行的抖音熱舞等,學生感興趣了,過程中體能基本功自然會下功夫,身體素質也會在愉悅輕松的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
(2)“錘煉意志”:教學內容嚴在經常,不留“死角”
實踐課的分組教學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更能培養(yǎng)學生骨干的主人翁意識和小組成員的角色定位,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選出小組長,讓“小老師”將教學內容落實到每一位“課堂主體”,帶動課堂氣氛。小組間進行表演、比賽,從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會合作、能包容、公平競爭、積極進取、勝不嬌敗不餒、遵守規(guī)則、頑強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學生的團隊意識、集體觀念、參與感、成就感提升,課堂氛圍自然良性循環(huán)。每節(jié)課都有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不學會不罷休、不克服不下課,讓學生明白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道理。
(3)“健全人格”:轉變教學方式,活躍教學氣氛
理論課教學中的競賽視頻欣賞、評分規(guī)則解讀、課堂討論等等,能培養(yǎng)良好的愛國情懷、拼搏精神;提升守規(guī)矩、懂法則的健康競爭意識,增強紀律觀念。
(4)“享受樂趣”:改進評價方式,融入啦啦操元素,拓展課外考量
健美操課程中可以引入啦啦操元素,該項目具有振奮精神,提振士氣等特點。將啦啦操團隊協作、奮發(fā)向上,自信、熱情、朝氣蓬勃等元素融入健美操課,更是可以注入關注生命、關注公益、關注大自然的主題內容,豐富課程內涵。打這樣的情愫旗幟,主要是健美操課程考核不僅要考量技術與表演,也要做到課程思政,與思政教育通向同行。例如布置作業(yè)即考核內容就會要求學生們在校園、街區(qū)、公園等進行表演的同時,做出主題宣傳活動,呼吁社會周遭愛護環(huán)境、尊老愛幼、珍惜生命等。分組將這樣深入社會的小活動推廣下去,用視頻記錄下來,納入期末考核,會使得整個健美操課更加的生動,將課程思政落到行動中,學生在過程中享受樂趣,體驗成就感。
從健美操課程伊始,就樹立“四好學生”形象?!八暮脤W生”效仿CCA全國啦啦操委員會評選啦啦操“四號運動員”方法與要求:行動與口號宣傳培養(yǎng)愛國愛家愛校情懷、集體主義精神;積極參與校園勞動,自覺維護校園內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勤做家務、儀表整潔、舉止文明、誠實守信,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熱衷公益事業(yè),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學習成績優(yōu)異,上好每堂課,高質量完成學業(yè);塑造優(yōu)美體態(tài)、提高氣質形象、提高藝術修養(yǎng);強健自身體魄,鍛煉身體素質,提高技術能力。潤物無聲的將課程思政帶入到了整個健美操課程教學,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作為新時代人民教師,因提高自身的政治意識,發(fā)揮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協同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關注和加強自身“課程思政”能力,把“課程思政”落到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學校應充分解讀“課程思政”,加強對全體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專項課程思政資源開發(fā)、協同育人意識的培養(yǎng),有針對性的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培訓班;開展相關研討會和示范公開課;舉辦“課程思政”優(yōu)秀教案與實踐教學比賽、“課程思政”說課比賽等,引導教師在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的創(chuàng)新、授課形式與評價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推進協同育人改革。
高校堅持注重立德樹人,關鍵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思政教育,實現育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通過將“課程思政”與高職體育健美操課程教學融合,促使學生養(yǎng)成健全的人格,擁有健康的體魄,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法律意識,幫助學生精準定位自身,奠定學生就業(yè)與發(fā)展的基礎,提升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為社會輸出高質量畢業(yè)人才。
健美操課程就是“課程思政”的“化身”。項目特點與發(fā)展方向也契合“課程思政”的要求,使教師有較強的“課程思政”意識和國家戰(zhàn)略意識;學校要搭建實踐平臺,構建保障、督導與評價機制,共同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培養(yǎng)文化自覺,最終實現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人文、審美、藝術素養(yǎng)的升華,達到習總書記對學校體育提出的“四位一體”的目標,讓學生享受健美操課程的快樂、在增強體質的同時錘煉自己的意志品質、健全健康自身人格,做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馮莉.“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體育課程的途徑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8,8(29):78-79.
[2]李紅.思政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9):192-194.
[3]周利方,沈全.“課程思政”運行機制與途徑拓展探索[J].課程與教材,2019(2):66-71.
[4]楊如麗.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19,9(3):76-79.
[5]錢慧文.高職體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1):127-128.
[6]張艷,胡琦.課程思政視域下公共體育課程的創(chuàng)新研究[J].體育世界,2019,8(794):66-73.
[7]張柏銘.立德樹人視閾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高校學刊,2018,7(15):129-134.
On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ith "Four-in-One" in Aerobics Course Based on the Needs of Professional Literacy
YU Dan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afet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51, Hunan, China)
喻丹(1982—),講師,研究方向:體育學、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