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王一洋
一對涉惡在逃的“亡命鴛鴦”,為逃避警方的抓捕從來不住賓館,只在野外支帳篷,幾乎不使用電子產(chǎn)品,一路騎車扮演“驢友”逃亡,最后在深山里過起“隱居”生活,以為完美隱匿蹤跡,從此高枕無憂,殊不知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最終仍難逃法律制裁。
2020年6月,黑龍江省巴彥縣公安局輾轉萬里,途經(jīng)13個省市,歷經(jīng)20余天,最終在深山里抓獲2名在逃犯罪嫌疑人。
2019年4月,涉惡犯罪嫌疑人閆某、金某夫婦為逃避公安機關打擊,秘密從巴彥出逃,且不與任何親屬聯(lián)系,仿佛人間蒸發(fā)。警方隨即將二人列為網(wǎng)上在逃人員開展抓捕工作。
2020年1月,偵查員發(fā)現(xiàn),始終沒有蹤跡的閆某、金某曾在河北秦皇島出現(xiàn)。事不宜遲,抓捕組立即驅車千余公里,于1月20日趕至秦皇島,但狡猾的二人讓偵查員撲了個空。就在偵查員欲趕往下一地點開展工作時,疫情發(fā)生,抓捕工作被迫中斷,但憋著一股勁的偵查員并未停止對二人的偵查工作。
4月底,待疫情形勢穩(wěn)定后,抓捕組馬上趕往閆某和金某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廣西桂林、北海,江蘇南京等地,但案件始終沒有實質(zhì)性突破。
就在案件偵破即將陷入僵局時,一條重要線索為抓捕工作帶來了轉機。
在湖南省邵陽市,偵查員通過對當?shù)匾粋€在國道邊經(jīng)營輪胎修理的店鋪老板詢問得知,2019年12月,曾有一對騎著自行車的夫婦來到店內(nèi),稱從黑龍江旅游到此,因勞累欲在其店內(nèi)休息幾天。通過辨認照片,偵查員確定該老板口中的那對夫婦,正是警方要找的閆某和金某。
經(jīng)仔細詢問,修理店老板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原來,閆某夫婦在修理店居住期間,在當?shù)卦I過一匹馬,還在網(wǎng)上買過帆布等用品,準備組裝一輛馬車當作交通工具。偵查員決定順著這一線索開展工作,并找到了當時運送該快遞的網(wǎng)點。但該快遞網(wǎng)點承辦多家快遞公司的業(yè)務,送件量極大,且該網(wǎng)點未實行電腦管理,如果要查找線索,只能從上萬個紙質(zhì)取件存條中逐個查找線索,這無異于大海撈針。
幾名偵查員用了整整一天時間,終于找到了當時送帆布的快遞單,通過對單據(jù)上的信息進行分析,最終確定閆某、金某二人曾于4月份出現(xiàn)在附近的懷化市某地,但二人是否仍在懷化停留,偵查員也沒有把握。
事不宜遲,偵查員馬上驅車趕往懷化市開展工作,并判斷二人的落腳點可能位于懷化市某鄉(xiāng)下的大山深處。在當?shù)鼐降闹С峙浜舷?,偵查員開始大范圍搜尋,最終從一個村民處獲得了線索。
據(jù)該村民反映,自己有一處房子租給一對東北口音的夫妻,很像偵查員要找的兩個人。
偵查員立即趕往該房屋附近,確定了房屋內(nèi)的居住者正是閆某和金某。因二人反偵查意識極強,且房屋位于半山腰,周邊均是樹林,如果在白天抓捕,二人很可能發(fā)覺后躲入山中樹林又一次逃脫,抓捕組決定在凌晨二人熟睡時實施抓捕。
深山內(nèi)晝夜溫差極大,前半夜蚊蟲叮咬,后半夜則是溫度驟降。
5月17日5時許,天剛蒙蒙亮,偵查員按照抓捕方案將房屋包圍,進入室內(nèi)后,迅速將二人控制。經(jīng)確認,他們正是巴彥警方一直要找的閆某、金某。
面對偵查員的“從天而降”,這對“亡命鴛鴦”傻了眼。據(jù)二人供述,他們自出逃以來,為不留痕跡,從來不敢住賓館、旅店,吃住全在帳篷里,出行就靠自行車,后期還自己組裝了一輛馬車。就連在網(wǎng)上買東西,他們也不敢用真實身份注冊賬號,沒想到還是被抓。二人對抓捕的偵查員坦言:“這回不用跑了,太遭罪了?!?/p>
截至2020年6月,犯罪嫌疑人閆某、金某已被巴彥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