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彩陽
華北油田鉆二小學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課程目標中的總目標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在對階段目標的第一學段(1—2年級)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拼圖寫話教學活動,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寫話的興趣,以期更好地達到課程總目標的要求。拼圖寫話教學就是讓孩子通過搜集各種圖片,學會有機地組合,之后進行有目的的擴散思維訓練,達到興趣盎然地寫話的教學過程。
兒童在四歲之前,是形象視覺發(fā)展的關鍵期,二到八歲是想象力的關鍵期,而6-8歲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對抽象概念的理解總是借助于對直觀事物的了解。自由組合的拼圖寫話可以釋放他們這個年齡段豐富、非凡的想象力。
有些家長、教師認為讓孩子早識字,多讀名著好,其實8--14歲才是孩子的黃金閱讀期,讓6-8歲的孩子讀名著,違反孩子年齡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拔苗助長只是父母炫耀攀比的籌碼,卻在孩子心里種下了厭倦讀書的原根、隱患。拼圖寫話教學以圖為引,適合低年級孩子的認知發(fā)展特點,這就是在低年級學生中開展拼圖寫話教學廣受歡迎的原因。
教學中開展拼圖寫話活動,首先要會找圖。
教師要引導孩子在時多收集圖片,對圖片進行分類,以便于在使用的時候能及時使用,同時培養(yǎng)學生整理歸類的能力。
在剛開始拼圖寫話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隨便拿出圖片自由拼、寫,這只是拼圖寫話最低要求,學生易于成功,能產生強烈的成就感。教師在這過程中,要細致觀察孩子的個體差異,以便為今后的教學開展奠定基礎。
當小學生感受到拼圖寫話帶來的樂趣后,教師開始逐步提出要求。
首先教師對圖片的張數要求要明確,千萬不要模棱兩可,幾張就是幾張,否則小學生容易在張數上糾結,忽略了拼圖的目標。
其次選擇的圖片的內容也要有要求。是動物、植物、人物,還是組合?教師要對低年級孩子交待明確。
定主題拼圖才是學生真正學會拼圖的關鍵一步。在布置主題任務時,同樣要給學生明確的要求,比如:今天我們需要大家搜集三張不同的小動物圖片,來講一個關于這三種小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他們在一起團結合作,戰(zhàn)勝了一個大困難。定立主題后,學生根據張數及內容要求,從圖片里自行尋找供自己使用的相關素材進行組合,這就需要孩子對圖片進行辨識、臻別、挑選、確定,為我所用。這個過程,其實恰恰是孩子對寫話內容的初步建構過程。
對于低年級孩子而言,寫話的主題盡量以童話為主。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生活,增進兒童思想性格的成長,一般故事情節(jié)神奇曲折,內容和表現形式淺顯生動,對自然物的描寫常常用擬人化的手法,能適應兒童的接受能力。童話就是周作人說的“鳥言獸語”,是孩子們最早認識世界的方式?;诤⒆幽挲g特點,童話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是最喜愛、最容易接受,并且最擅長表現的。
拼好了圖就要開始寫話了,怎樣才能寫出神奇的的作品呢?
先要給自己的作品起一個好聽的名字,讓別人一看見題目就想往下讀。低年級孩子寫話不要中規(guī)中矩,要讓孩子知道,在題目上就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飛翔。比如:《短尾巴的老虎》《小魚真丑呀》《別吃我的肉》《不不不青蛙》……看,一讀就很有想看下去的欲望,一讀就知道是孩子的作品。
然后讓孩子們重復主題內容,提示孩子在后面的選材、構思時,不要忘記主題是什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低年級開始每節(jié)課都應該做這項訓練,對于今后中高年級學生的寫作都有實際的意義。很多學生在中高年級寫作文的時候,跑題或中心不突出,不能緊靠主題去寫,就是因為在低年級沒有進行強化主題概念的重復提示訓練,一上來就把主題丟掉了,不知所云。
接著讓孩子仔細地觀察圖,看看圖片上的哪些內容和主題有關系,可以拿來用。這步訓練其實是為中高年級選材打基礎。讓低年級孩子選擇直觀且色彩鮮艷的圖片,易于孩子找到和主題相關的內容,當然教師也要有適當的引導提示,反復的訓練,對于學生學會選材很有幫助。
最后就要根據教師定立的主題進行大膽的想象。就是我們教師平時常說的構思巧妙獨特。剛開始構思故事情節(jié)的時候,提示孩子們不用想太細,把大概的故事內容想出來就可以了。然后引導孩子,想象的內容要讓別人想都想不到才最好。另外,故事可以有很多的轉折,讓別人聽不完聽不夠。孩子的想象是無限的,只要老師敢給孩子信任,孩子能把想象飛到宇宙外面去。
拼圖寫話教學在低年級學生中廣受歡迎,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契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摒棄了傳統(tǒng)寫話課讓學生模仿成人思想、情感、語言和作文技巧,無感而發(fā)孤立地寫話,,有了我手寫我心的展開自己的想象能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