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紅
摘要:提高高職生心理健康是高職院校的重點工作之一。繪畫心理技術由于其具有的操作簡便、能夠降低防御性和互動性強的特點,能夠較好的應用于高職院校,提高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該文在分析了當前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繪畫心理技術的適用性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基于繪畫心理技術視野下開展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關鍵詞:繪畫心理技術;高職生;心理健康
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為學校工作的一個重點。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就業(yè)等等,使得當今高職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幾率越來越大,心理健康成為影響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個關鍵因素。如何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減少由于高職學生心理問題帶來的困擾,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問題。繪畫心理分析技術在我國已經(jīng)有了十多年的發(fā)展歷史,經(jīng)過了本土化的研究,繪畫心理分析技術在心理咨詢中也逐漸被廣泛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注意到了繪畫心理分析技術在大學生中和應用。繪畫心理技術屬于藝術治療方法的一種,通過利用繪畫表達出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內(nèi)心想法,呈現(xiàn)出潛意識的沖突,達到了解心理的目的。繪畫是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平時并不被人慣用。但它特別適用于那些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存在強烈的焦慮、退縮等情緒的人,它是一種非常好的能夠澄清人內(nèi)心情感的方式,對于那些無以言表的人來說,它也十分安全,不會因為表達而讓個體受到傷害。繪畫心理技術的形式和操作有多種多樣,涉及的主體包括自我意識、情緒以及行為等,有助于來訪者的心理健康。
一、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概述
當今社會發(fā)展變化快速,信息化給高職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信息化,網(wǎng)絡化讓高職學生有更多的途徑和渠道進行自主學習,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的表達欲望得以通暢,高職學生在網(wǎng)絡上尋找情緒表達和宣泄的窗口。特別是對于不善于交流和表達的高職學生,網(wǎng)絡提供了一個滿足他們開展人際交往需要的平臺,但與此同時,網(wǎng)絡是一個虛擬的環(huán)境,與現(xiàn)實中的互動不一樣,使得一些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中,降低了他們對現(xiàn)實社會的適應能力。簡而言之,當今環(huán)境的發(fā)展對高職學生在認知、情感等反面的影響是雙面的。高職心理健康機構要結合時代信息的發(fā)展,考慮應用何種工具,何種手段來促進高職生的心理健康。
與普通的大學生相比,高職生和他們之間既有共性也有個性,高職教師要有的放矢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針對高職生存在心理問題的主要特點和高職生的心理特點,積極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讓學生能將心理健康的理念牢記于心,并掌握相應的心理保健知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就當前提高高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理論和技巧都有不少的研究,國內(nèi)外許多已經(jīng)普遍得到應用,并形成了相應的體系。從上述所知,將繪畫心理技術應用于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由于繪畫心理分析在我國的起步較晚,在高職生中的應用探索仍需要時間。
二、繪畫心理技術應用于提高高職生心理健康的適用性
從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視角來看,繪畫心理分析是一種能夠滿足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和教師教學要求的技術。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讓高職生形成健康的、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適應大學生的生活,提高他們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提高他們抗挫折能力,讓學生學會探索,了解自我,最終形成健康的、完善的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在應用技術教育引導學生的過程中,要能夠有針對性的、大范圍內(nèi)的使用技術,使更多的高職生收益。繪畫心理技術具備這一操作要點。
此外,繪畫心理技術是一種表達性藝術治療,它通過用繪畫表達所思所想,能夠增加學生參與興趣,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較為新穎的一種方式。繪畫心理技術的應用是即時性的,學生繪畫完畢,既能通過繪畫內(nèi)容、繪畫形式表達內(nèi)心,又能通過繪畫的過程釋放心中的壓力。與此同時,和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同,繪畫心理技術的表現(xiàn)更為直觀和形象,能夠在教師和高職生之間產(chǎn)生互動,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繪畫心理技術在高職生中進行應用,還有一個優(yōu)勢即能夠減少個體的防御機制,參與的高職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呈現(xiàn)的是他本人的真實狀態(tài),他的認知、情感和體驗等都能通過繪畫及繪畫分析的過程進行整合,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操作簡便也是繪畫心理技術的一大優(yōu)勢,特別是對于多民族地區(qū)來說,由于不需要借助言語,而是形象的圖畫的方式來看展治療,減少了溝通上帶來的誤差。
可見,基于繪畫心理技術視野下開展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三、基于繪畫心理技術如何開展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利用繪畫心理技術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問題
高職學校在校學生人數(shù)多,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就當前許多高職學校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形式而言,其多采用問卷調(diào)查、心理量表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具有高效性,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搜集許多學生的信息。但一般由于量表普查是一種“強制性”要求學生參與的測驗,學生的態(tài)度和配合度等都會影響到最終結果的可靠性。特別難以發(fā)現(xiàn)那些有意隱瞞情況的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況。一些學生為了趕時間,草草了事,致使搜集到的測評信息存在失真的可能。而繪畫心理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愿意花時間進行繪畫,而且渴望教師能夠給出相應的評價。此外,由于繪畫心理技術可以減少學生的防御,盡管學生有意想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在繪畫的內(nèi)容中仍然可以察覺出一些蛛絲馬跡,通過“對質(zhì)”可以獲得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途徑。應用繪畫心理技術調(diào)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教師同樣可以總結分析出高職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針對問題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二)利用繪畫心理技術提升高職生的自我認知
“自我”是人生中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對于處在青春期的高職生來說,讓他們學會正確的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和激勵自我,是幫助他們完成人生課題的重要工作。自原始時代,人類就使用繪畫進行表達和溝通。繪畫心理技術中可以選擇“自畫像”的主題,通過讓高職生繪畫自己的自畫像,并經(jīng)由有經(jīng)驗的教師進行解讀,提高高職生的自我認知能力。高職生繪畫中呈現(xiàn)出的人物結構比例、五官,繪畫的線條連貫性、筆畫的輕重性等,都是切入到對高職生自我了解的一個窗口。教師通過對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信息進行反饋,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自我,了解自身與他人的差異,升華人格。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工作也是一個引導、教育和塑造學生良好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過程。
(三)利用繪畫心理技術幫助學生澄清情緒,規(guī)劃未來
由于學校教學內(nèi)容相對滯后性以及對于學生未來職業(yè)的引導較少,高職生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往往存在許多的模糊性。這在大學生的繪畫作品中也能得到直接的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過有關的職業(yè)測驗等讓高職生對自己的興趣、適合的職業(yè)有初步的了解,但這些測試結果往往是理性的選擇,較少包含直觀的感性體驗。繪畫心理技術則通過“未來我”等主題繪畫,為學生建立一個更加直觀的、形象的平臺,了解自身的職業(yè)需求。教師幫助學生探索,了解內(nèi)心的狀態(tài),讓學生有動力繼續(xù)朝著目標前進,主動參與到長遠的職業(yè)規(guī)劃中來。高職生在校的幾年時間,是他們?nèi)松凶钪匾膸啄?,其社交、情緒等都會得到發(fā)展,進而又影響到他們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繪畫心理技術能夠讓學生較好的了解自己的個性特征,準確進行自我定位,為未來打下結實的基礎。
此外,繪畫心理技術在不斷的發(fā)展和細化,大學生中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如人際交往、學習壓力、自我認知等,均有對應的主題來進行探索,如“雨中人”“安全島”等繪畫主題,其在分析方法上萬變不離其宗,教師也可以根據(jù)高職生本人的情況展開繪畫心理技術的探索,為學生的健康人格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繪畫心理技術由于其具有的操作簡便、降低防御性、互動性強等特點,將其應用于高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較好的適用性?;诶L畫心理技術的視野,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繪畫心理技術的優(yōu)勢,了解在校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學生處理好自我認知、學習壓力、情緒困擾等常見問題,提高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楠.繪畫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心理素養(yǎng),2017(09):98-100.
[2]李娜,左全順,楊航等.房樹人投射測驗(HTP)在 大 學 新 生 心 理 普 查中的應用[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06):2631.
[3]嚴虎,黃菲.大學生心理畫[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
[4]莫斯奇里(Moschini, L.B) .繪畫心理治療:對困難來訪者的藝術治療[M] .陳侃,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 2.